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戏剧研究,自然早已进入学术阶段。中国开始转型时期以来,由小农经济而不断走向市场经济,随着大文化背景的战略性的调整与重组,戏剧研究也发生了策略性的转换与结构性的律动,而赋予一种新的科学精神。从戏剧观大讨论开始,伴随着形形色色的舞台实验,中国戏剧研究以另一种声音,对戏剧实践乃至整个文学艺术实践发言,从中使灰色的理论得到复活,在呐喊中恢复自我尊严,并在风雨洗礼中领略了涅槃新生,将我血我情的精神深深地印刻在转型时期中国戏剧实践发展的历史深处。

  • 标签: 中国戏剧 戏剧研究 律动 戏剧观 舞台 声音
  • 简介:<正>一“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足见衣冠服饰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远古的“食草木之实,衣禽兽之皮”的茹毛饮血的年代,到发明衣冠服饰,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衣冠服饰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次文化的表现形态,它与人类的进化行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衣冠服饰的敷演、变化、发展和沿革中,可以清晰地折射出历代的生产方法、阶级关系、礼仪习俗、文物制度等的全部概貌,从中呈现出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从古代有绘画为凭、有文字可查的文明史开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地社会变迁,时代更替,在这漫漫的悠长岁月中,我国的历代腰饰,不断地相承、发展、创新,其款式样品、形制特色是极为丰富、绚烂而多样的。研究它,不但可以发掘我国古代服

  • 标签: 民族服饰 古代服饰 礼仪习俗 敦煌壁画 衣冠 发展历史
  • 简介:“1905年-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回顾展”6月28日开始在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维多里亚诺宫举行。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长布蒂廖内、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董津义及其他意中友好人士共4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影展期间,人们将能欣赏到不同时期、从不同侧面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19部中国经典影片,

  • 标签: 中国电影 罗马 2005年 1905年 意大利 文化遗产
  • 简介:本文旨在研究学校演剧(校园戏剧)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并对其未来作一展望。学校演剧在中国引进现代戏剧和其发展起落的整个历史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既是主流戏剧的源头,又在主流戏剧狂飙突进的时刻起到基础作用,甚至在主流戏剧处于低谷时承载了发展开拓的历史使命。研究中国话剧主流的这个重要支流,对总结历史、预见未来话剧艺术的发展和市场开拓都有现实意义。

  • 标签: 学校演剧 主流戏剧
  • 简介:中国当代历史剧与史剧观(中)谭霈生〔上接1993年第4期(上)〕一关于《武则天》《武则天》写成于1960年,是郭沫若的又一部“翻案戏”。根据剧作家自己的表白,此剧受胎于游览洛阳龙门石窟的感受。经过翻查大量历史资料,参照此前别人写过的同题材剧本的经验教...

  • 标签: 武则天 剧作家 历史剧创作 《王昭君》 当代历史剧 勾践
  • 简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抓住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文化战线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增强微观活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依法加强管理,促进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 标签: 科学发展观 山东 文化市场 文化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
  • 简介:16世纪末,意大利的一帮佛罗伦萨人试图复兴想像中的古希腊悲剧的音乐朗诵调,于是西方就出现了歌剧这个品种。在这个品种随后的发展中,音乐是绝对的主子,表演只是极为次要的因素,剧本也大多服从于音乐。

  • 标签: 中国 作曲家 戏剧家 歌剧 发展前景 戏曲演员
  • 简介:舞台美术的伊甸园──评中国“青艺”的舞台美术创作蔡体良《万尼亚舅舅》舞美设计1954年青艺舞台和它的舞台美术创作,有过风雨,更有过辉煌。它没有固守在一种模式和一种倾向里,整体的无风格却展现了多风格的创作风貌,展现了每一出的舞台、每一位艺术家的风格。舞...

  • 标签: 舞台美术 舞台时空 现实主义风格 《上海屋檐下》 假定性 导演
  • 简介:在整个炎热的夏天里,上海的戏剧界都沉浸在一片惊喜之中,《中国梦》的上演给剧坛带来了爽人的凉风,令人为之振奋。它的作者之一,便是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孙惠柱。孙惠柱这个名字是与学术著作《话剧结构新探》连在一起的,那是他在上海戏剧学院攻读研究生时的硕士学位论文。说起他进入戏剧圈,还真有些戏剧性呢.孙惠柱有着“老三届”所共有的遭遇,插过队,又到过社办的瓷厂劳动,一九七四年,他被推荐进入当地的中等师范学校学习。一次,学校里举行文艺会演,他与同学合写了一个快板剧,不料演出后大受欢迎,并且意

  • 标签: 中国梦 快板剧 上海戏剧学院 合写 硕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
  • 简介:周婧:1980年出生。1992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工程派青衣。1999年参加了”99程派新秀“专场演出。同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沈世华、李鸣燕、陈琪等名家。2001年荣获中国青年艺术新人选拔赛青年组银奖。2003年入中国京剧院工作。2005年荣获第五届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荧屏奖”。

  • 标签: 中国京剧院 青年演员 中国戏曲学院 简介 专场演出 中国青年
  • 简介:著名学者、书画大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因病于今日凌晨二时二十五分在此间逝世,享年九十三岁。精于书法丹青、古典文学、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一九四九年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副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至今。

  • 标签: 中国著名 书画大师 启功逝世
  • 简介:<正>本文试图描绘一出中国戏剧的西方化过程。1946年,这出元末明初的中国老戏在美国被改为了百老汇版。无论从历史还是文化的角度,其改编背后的故事都是耐人寻味的。《琵琶记》的情节完全符合中国戏剧的传统,聪明善良的书生蔡伯喈万般无奈进京赶考,心中不舍年迈的父母和新婚的爱妻。在京城他得中状元,却被宰相招为女婿,住进了相府。不久,他的家乡陈留遭遇饥荒,父母双亡,原配五娘赴京寻找

  • 标签: 《琵琶记》 百老汇 中国戏剧 西方戏剧 赵五娘 现实主义
  • 简介:一、背影透视谈论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不可忽视在此以前发生的两件事:第一是1988年2月,《红高梁》(张艺谋导演)荣获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是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取得一系列成绩后达到的第一个高峰,据统计,当年共有三十二

  • 标签: 中国 九十年代 发展 电影事业 市场 精品战略
  • 简介:转型改制,这是当下中国文艺界的热门话题,热门到了焦灼乃至恐慌.各地除了为数不多的几家具有示范性的院团,如重点的京剧、昆剧、芭蕾、交响乐等团体,将继续得到政府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之外,绝大多数文艺院团将直面"断奶",由事业制改为企业制,一方面可以说是自谋生路,另一方面则意味着自生自灭.这种危机不仅来自院团本身,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些地方剧种的存亡.

  • 标签: 转型期 中国文艺院团 企业文化 企业价值观 人力资源观 人才观念
  • 简介:一、为什么排《红星照耀中国》——文本的解读(一)背景:红星照耀世界1.70年前的一本奇书《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埃德加·斯诺。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到11月仅一个月时间就发行五版,可见当时海外人们对这本书的重视。

  • 标签: 《红星照耀中国》 导演阐述 戏剧艺术 信仰 浪漫主义 《西行漫记》
  • 简介:2001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杂协代表团的12位代表和解放军、各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杂技界代表36人相聚北京,满怀激情地参加了新世纪第一个文艺盛会——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下午,中国杂协代表团的12位代表来到中国杂协,由代表团团长林建、临时

  • 标签:
  • 简介:《西游时空》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以“大闹天宫”为主要故事情节,以杂技技艺为主体,融合舞蹈、戏曲、武术、时装、音乐、说唱等艺术元素,加上现代舞台美术、灯光、音响的处理,以鲜活的人物形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明朗、昂扬的基调,托起一个中国神话的五彩梦。这是一出创意独到的大型综艺晚会,一出能够让观众欣赏杂技的险峻之美与多种艺术手段营造的意境之美的大型舞台剧目。它的创作演出单位是贵阳市杂技团。

  • 标签: 中国神话 托起中国 杂技托起
  • 简介:本刊讯:2004年11月27日一早,全国各地,北至黑龙江,东到台湾省,西到新疆.南到海口和香港特区的票友从四面八方来到上海黄浦江畔与上海本地的票友、戏迷近干人汇集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验区——上海浦东新区,兴致勃勃地参加第五届《中国京剧》票友节的开幕式。镶嵌着巨幅京剧脸谱图案和锣鼓齐鸣、彩旗高挂的浦东新区文化馆,

  • 标签: 票友 京剧脸谱 剧情 戏迷 锣鼓 纪实
  • 简介:中国画是最具有民族特质的一种艺术体系,在整个世界画坛独树一帜.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和中国独特的艺术审美密切相关联.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审美也经历了"真趣"到"理趣"到"天趣"的一个发展历程,在每一种审美心理的指导下,必须会产生历史上各代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这种审美心理对我们今天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同样也是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

  • 标签: 中国画 审美心理 “六法” 绘画技巧 张彦远 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