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当今的器乐演奏中,大多是古典传统作品及专业性较强的技巧式作品,非专业的普通大众对作品的内容难以准确的理解,致使出现曲高和寡的局面。器乐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它们可以说是与时俱进的。能够让当时大多数听众所接受,是器乐作品创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今后器乐创作和演奏的总体方向。

  • 标签: 器乐作品 时代性 大众
  • 作者: 崔玉娟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们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然而,学生们对他们所不熟悉的古琴音乐欣赏时,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关于这个戏(《情叹》),第一版原有个男琴师兼帮腔,他叫钟锦涛,是川剧界至今无人可比的全面乐手。他吹拉弹唱样样拿手,每次我们在国外演出他都很出彩,也很受观众欢迎,他的妻子李群英是这戏的女帮腔。

  • 标签: 作品 第一版 帮腔 观众
  • 作者: 赵殿维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二胡演奏的作品分析,对于二胡演奏艺术而言,是一项“软系统”,常常被人忽视,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但是,根据笔者多年来二胡演奏的艺术实践与切身体会,深感作品分析之重要,故将自己的看法书之于后,以期引起关注与重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修宏宇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在李安的电影中,音乐落地有声,极有存在感,他影片的配乐,已隐然成旁白,清晰地道出了每个角色心中无法言喻的多重情绪。《卧虎藏龙》和《断背山》,曾让李安的电影两度夺得奥斯卡的最佳电影配乐奖,虽然那更多是音乐家的荣光,但在电影音乐评论家罗展凤看来,“能够令两部电影音乐夺得殊荣,一点也不简单,可见这位华人导演的确独具慧眼,能为自己杰作找到好搭档,锦上添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宇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对美的兴趣爱好,以及表现美的能力。美育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美术教育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非常重要的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舞台美术的伊甸园──评中国“青艺”的舞台美术创作蔡体良《万尼亚舅舅》舞美设计1954年青艺舞台和它的舞台美术创作,有过风雨,更有过辉煌。它没有固守在一种模式和一种倾向里,整体的无风格却展现了多风格的创作风貌,展现了每一出的舞台、每一位艺术家的风格。舞...

  • 标签: 舞台美术 舞台时空 现实主义风格 《上海屋檐下》 假定性 导演
  • 简介:传统手工制作艺术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一些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的发展以及传承面临严峻挑战,而高校艺术教育是发展与传承传统手工制作艺术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传统手工制作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融合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传统手工制作 高校艺术教育 融合
  • 简介:选择《长恨歌》的原因: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是上海唯一的国家级话剧院,从剧目建设上来讲,应该关心上海人的昨天、今天及明天,立足于表现上海的人文、历史、民俗及上海人的精神风貌,树立自己的品牌。改编《长恨歌》,体现了我们这一追求。

  • 标签: 《长恨歌》 戏剧艺术 艺术形式 话剧 剧目建设 制作人
  • 简介:孙志纯,1957年10月生于福州,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 标签: 作品选登 福建师范大学 美术家协会 油画 美术出版社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