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2006年11月4日至11日,第五届北京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如约再次在北京电影学院与大家见面。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79部短片在本届影展上进行了展映。异彩纷呈的短片不仅让我们享受到了别样的影像盛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丰富的文化风情,同时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各个国家在进行影像表达方面独具个性的艺术魅力。

  • 标签: 交叉共融 作品展印象 共融北京
  • 简介:本文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连续五年(2013—2017年)对海外华语观众进行的纵贯式调研数据为基础,描述海外华语观众收视行为和收视心理的变化概貌,分析其规律,进而就如何提高海外传播的实效进行了若干探讨。

  • 标签: 海外传播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 华语观众
  • 简介:第四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90年2月9日至20日在柏林举行,我院导演系教师谢飞因“他的一部表现中国现实的动人影片《本命年》”获该电影节“个人杰出成就”银熊奖。

  • 标签: 柏林国际电影节 成就 个人 谢飞 《本命年》
  • 简介:本文节选自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论文,该文对历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相关的中外学生作品进行了多个角度的比较研究。本文选取其中创作层面的作者比较研究,从题材情节、故事背景、艺术动机的角度予以分析。

  • 标签: 中外学生 作业作者 创作比较研究
  • 简介:应意中友好协会和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国际短片电影节的邀请,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国民率领的中国电影家协会代表团于今年7月4日至21日参加了在意大利蒙特卡蒂尼举办的国际短片节,并顺访了罗马和威尼斯,与有关方面就中意两国电影与电影人进一步展开交流事宜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同时就一些具体的意向交换了看法,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关系、增强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电影节 中国电影 威尼斯 罗马 国民 具体
  • 简介:始创于1981年的广州飞达音响专业器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电影还音设备、专业舞台音响、卡拉OK音响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家庭影院系统"于一体的国际化综合性音响企业。总部飞达国际产业集团设于香港,负责海外业务的发展;在广州市花都区建设有9.2万平方米的现代花园式工业园。经过32年的稳健发展,

  • 标签: 飞达国际产业集团 电影放映 技术贡献 何欢潮 董事长 广州市花都区
  • 简介:2018年12月13日至16日,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组委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市场2019新片推介会在海南省三亚市隆重举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以搭建电影制片、发行、放映面对面沟通交流平台举办新片推介会,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电影行业,把更多的优质影片推向市场,助力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让优秀的中国电影影响世界。

  • 标签: 中国电影市场 国际电影节 海南岛 推介 新片 电影发行放映
  • 简介:1月28日,中国首个THX认证影厅于中影国际影城(上海长泰广场店)隆重开业,200余位电影业界的受邀嘉宾都见证了这一令人雀跃时刻。中影国际影城(上海长泰广场店)由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环银影业有限公司斥6300万巨资打造,其10个豪华数字影厅约1800余观影席,拥有全国首家经THX认证的杜比全景声中国巨幕影厅。

  • 标签: 中国 认证 广场 上海 国际 开业
  • 简介:导演是电影的灵魂,是创造力的代言。列奥·卡拉克斯,出生于1960年,84年以电影处女作《男孩遇见女孩》轰动法国影坛。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导演,卡拉克斯曾经以离经叛道的叙事、风格强烈的影像,震撼并影响了许多人。如果说摄影机是电影导演手中的笔,那么对于卡拉克斯来说,摄影机更像是生命的图

  • 标签: 上海国际 做电影 国际电影节
  • 简介:丹麦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后再度引起世界影坛的关注,逐渐向国际化阶段过渡。作为亚文化范畴的丹麦电影以民族志的书写范式为标准,在"街角"和"宗教"两大社会基本主题上颠覆传统思维,实现了艺术突破,既摆脱了全球化进程中民族电影内容匮乏的困境,也为国别电影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新的策略参考。

  • 标签: 丹麦电影 民族志书写 街角 宗教 国际化
  • 简介: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动画电影又成为论坛的一个主题。从1906年美国人斯蒂·沃德制作的《滑稽面孔的幽默形象》算起,世界动画电影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就中国动画而言,从1926年上海的万氏三兄弟的作品算起今年也正好诞生80周年。最近,国家

  • 标签: 动画片 电影制作 民族性 原创 产业发展 作品
  • 简介:2010年,华语电影进入了"百亿时代",这一突破使得华语电影工业再次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新的历史机遇带来了新的研究内容和思路。如何在"百亿时代"继续拓展华语电影版图,全球的华语电影学者思考甚多。为了提供一个交流与表达的平台,激发华语电影工业研究的进一步发展,2011年6月

  • 标签: 华语电影工业 历史方法 国际学术
  • 简介: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年人才就是一个国家电影的未来。在电影产业化的今天,如何培育青年导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2010年6月14日,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之"新坐标——华语电影,青年制造"举行,两岸三地众多电影人围绕"青年制造"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上海国际 制造综述 华语电影
  • 简介:在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大背景下,在裹挟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好莱坞大片席卷全球影视市场的今天,中国本土的影视创作如何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宝藏,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研讨会综述 神话剧 国际化 现代化 传统文化元素 元帅
  • 简介:台湾电影的市占率从2005年的1.59%,快速成长到2010年10.6%的百分比,此发展趋势显见台湾电影的市场正逐步摆脱困境,让“电影”转变成为具有市场经济价值的“商品”;另一方面,海峡两岸加强交流所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与台湾当局的“五年旗舰计划”,更为台湾电影拓展了生存的空间与视野,期望透过“合制”与“协拍”这种新的发展趋势,长期发展台湾电影立足本土,拓展大陆,最后迈向国际市场的目标。

  • 标签: 台湾电影 合制电影 协拍电影 《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 简介:2010年6月8日下午,上海电视节"EAA"论坛就国际传播中的亚洲形象问题进行探讨。在国际间,纪录片的传播和交流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如何表达才能让对方理解自己,如何表达才能够清晰和准确,如何说出关键词,什么是国际

  • 标签: 上海电视节 中的亚洲 亚洲形象
  • 简介:在今年举办的法国FIPA(飞帕)电视节上,英国布鲁内尔大学传播学硕士冷凇与FIPA评委、瑞士尼翁真实电影电视节主席吉恩·佩雷特(yeanPerret)进行了一次有关纪录片创作的深入访谈。本刊将此次访谈全文刊载,希望对国内业界同仁的工作有所帮助。吉恩·佩雷特(JeanPerret),1952年出生于瑞士。电影剧作家,在瑞士多所大学任教,是符号学、美学、社会学、电影学等方面的专家教授。吉恩·佩雷特同时担任瑞士“真实电影”纪录片组织总经理,1995年创办瑞士尼翁真实电影电视节(尼翁真实电影电视交易市场)至今,任主席。曾于2001年造访中国,任第六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委员会委员。

  • 标签: 四川电视节 纪录片创作 真实电影 国际化 瑞士 主席
  • 简介:2005年11月6日至12日。历时7天。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第四届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此次影展放映了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101部作品,涉及了国外48所院校。中国大陆25所院校,港台6所院校。国内外的部分作者应邀参加了影展。

  • 标签: 影视作品 国际学生 第四届 学生情况 教育比较 调研
  • 简介:四中外参展学生对影展的反馈意见此项调查有四个内容:“影展”中最好的电影、最差的电影、对中国学生作品的看法、对“影展”的建议。“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影视作品展”已经成为影视教育成果展示的盛会。为了继续办好“影展”,区别于一般的观众,听听参展学生对“影展”的评价。

  • 标签: 学生情况 影视作品 国际学生 教育比较 中外 第四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