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是支撑旅游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目前实践中主要依靠经验方法判别,可靠性不高,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方法。基于ArcGIS旅游资源信息采集系统和空间分析平台,采用空间集聚度、开发潜力评价和组合集群识别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并以蓬莱市进行了案例分析。结论认为:(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可以建立旅游资源单体数据采集、数据库构建、等级规模分析、空间分析与可视化、区域旅游功能与布局、空间管理的一体化方法,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2)区域旅游资源存在空间分布和等级分布的差异性,开发利用中应识别不同区域的优势资源群及其开发潜力,据此来结合市场消费需求、交通条件等外部环境等进行产品设计和时序安排;(3)旅游资源单体普查是旅游规划设计的基本技术手段,仍需改进旅游资源单体分类标准,根据科学评价结果对当前产品体系进行类型和结构优化,巩固发展优势,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本研究可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评价提供依据,并为未来的旅游资源评价和区域旅游规划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 标签: 城市旅游 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评价 蓬莱市
  • 简介:声景即声音景观,是人文地理景观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既塑造了特定区域的文化地理特征,也是地方感知的重要依托,声景主观感知评价对声景的创设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六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实地声景为例,选取九组语义对,利用语义细分法进行声景主观评价实验,初步分析了客观声学参数与主观语义评价的定量关系。在对普通学生与本土人群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应关注对本土受众意义重大,反映本土地理、人文的声音及其发生场所和行为习惯,以期为历史区域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也是从声景角度进行人文地理的探索。

  • 标签: 历史文化街区 声景 语义细分法 观评价 原生性
  • 简介:都市圈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之一。随着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的相互融合发展,都市圈的竞争力问题已成为多个学科关注的重点。在综合国内外都市圈竞争力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整合力、硬实力及软实力三个方面,构建涵盖39个指标的都市圈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据此对国内12大都市圈的竞争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比较结果提出提升南京都市圈综合竞争力的策略。

  • 标签: 南京都市圈 综合竞争力 提升策略
  • 简介:行前信息搜索是游客旅游决策过程的首要步骤之一,而信息则会进一步影响游客的系列消费行为及其满意度评价。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黄山风景区为例构建了国内游客行前信息搜索测量量表和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测量量表,并通过因子分析萃取出了上述量表的因子结构,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事后多重比较法检验了游客行前信息搜索行为的组间差异、检验了游客对目的地满意度评价的组间差异。典型相关分析则发现,“信息搜索的媒体导向”、“深入性信息”、“信息搜索的经验与中介导向”和“保健性信息”等国内游客行前信息搜索因子与目的地游客满意度评价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游客对“深入性信息”、“信息搜索的媒体导向”的关注程度较为有限。基于上述检验与发现,文章提出了黄山风景区提高游客满意度的若干举措。

  • 标签: 行前信息搜索 旅游目的地 满意度评价
  • 简介:<正>区域人文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区域人文地理学,可以为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便为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服务。50年代,由于我国全盘苏化,错误地批判了人文地理学,严重影响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致使中国人文地理学无人问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战略性的大转变,使人们摆脱了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的束缚。在这种背景下,

  • 标签: 中国人文地理学 科学依据 区域 生产建设 严重影响 地理分区
  • 简介:借助于遥感技术的应用,探讨了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设计成果与实施效果监测之间脱节的现实问题,以棠张镇总体规划为实例进行监测分析,评价了其总体规划实施三年来所面临问题的成因,明确了遥感技术在未来城市规划实效性监测中将有广阔的前景。

  • 标签: 遥感 城市规划 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