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完成东西伯利亚和远东采、输气和包括向中国及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出口天然的供气统一系统的规划制定工作,由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经济发展部、外交部、自然资源部和天然工业股份公司的代表组建跨部门工作组。这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政府首脑在能源合作领域定期会晤的俄罗斯小组代表团宣布的。

  • 标签: 天然气工业 东西伯利亚 远东 俄罗斯 制定工作 统一系统
  • 简介:三、矿场实例这口井从多层砂岩储层采。产气层平均孔隙为14%,含水饱和为30%,有效厚度为155英尺。原始储层压力为1850磅/平方英寸。在该井处把储层表征为一个两层系统,渗透率比(permeabilityratio)为9。这两个层是连通的,但是储层窜流出现在距井足够远的地方,以至于在井的开采初期层状动态占优势。在最初完井时对该井进行了压裂增产处理,初始采气量超过了10×10^6立方英尺/日。

  • 标签: 储量分析 致密气藏 多层 砂岩储层 平均孔隙度 含水饱和度
  • 简介:本文介绍了几位作者以前做的研究工作的延续部分,这项工作是研究用于不连通多层致密藏的普通储量分析技术。致密藏向油藏工程师提出了独特的挑战。一个重要问题是估算致密藏的最终可采储量。在致密系统中形成边界控制流动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与需要在井的开采初期准确估算基于开采动态的可采储量相冲突。另一个复杂因素是把单层技术应用于多层混合完井层段。

  • 标签: 致密气藏 储量分析 多层 可采储量 开采动态 技术应用
  • 简介:阿拉斯加中南部的库克湾盆地是一个弧前盆地,其巨大的第三系煤沉积中含有丰富的甲烷,表明它有巨大的煤层资源。煤层出现在中新世一渐新世Kenai群河道沉积中,厚度0.6~15m,气体含量1.6~7.8cm^3/g。业已证实,这些煤可能是该盆地常规砂岩藏超过8万亿ft^3天然产量的来源。库克湾的煤主要分成两组:(1)Tyonek组中的烟煤含有大量热成因甲烷,只分布在盆地东北部(马塔努斯卡山谷)和别处的深层位中;(2)在Tyonek组和上覆的Beluga组地层中的亚烟煤,其埋深浅(<1524m),含有大量生物成因甲烷,分布于盆地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由岩心和经过修正的岩屑解吸分析得知,烟煤平均气体含量为7.2cm^3/g,亚烟煤为2.5cm^3/g。两种煤级样品的等温线图表明烟煤为甲烷所饱和,而沿盆地中西部侵蚀边缘分布深度较浅的亚烟煤局部不饱和。初步预测库克湾盆地天然地质储量为140万亿ft^3。

  • 标签: 阿拉斯加中南部地区 库克湾盆地 煤层气 天然气资源 地质构造 地层
  • 简介:古海洋数据都曾被用来表明,甲烷水合物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期间可能引起甲烷释放的机理却了解得甚少。尤其是在天然水合物区域下面的游离带的大小和作用,大都因为其游离带的底界并不是一个相界,而相对来说并不受限制,所以也就无法进行系统描述。在本文中,我们评价了在上伏沉积物中,通过由断层滑动所引起的阀盖开关作用而使得连通游离带的最大厚度在机制上得到调整的可能性。我们所得到的结果表明,临界天然柱就存在于盆地环境中大多数天然水合物区域的下面,这意味着上述这些区域就是引起机械断裂的原因,因此,对极端条件下的变化应予以高度重视。据我们估计,全球游离储层可能含有捕集在水合物中总甲烷量的1/6~2/3。如果这些藏沿被动大陆斜坡都是巨厚的,那么我们便可计算出,在海底温度每增加5℃就会导致从游离带释放出约2×1012吨甲烷,同时这就为在全球变暖事件中,快速释放甲烷提供了机理。

  • 标签: 下面临界压力 临界压力条件 区域下面
  • 简介:地球物理测井作为传统的资源评价方法是天然水合物勘探中的有效评价手段。本文从水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储层测井特征出发,总结了水合物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根据水合物测井响应,对含水合物地层的孔隙和饱和进行研究,综合评判了电阻率法、时间平均方程法、Wood加权平均法,印度尼西亚方程等对评价水合物地层的适用性,取得了一定的结果。

  • 标签: 孔隙度 饱和度 储层评价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物理测井
  • 简介:已经研究出各种方法来评价储集层渗透率。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实验室测量岩心渗透率,并用这个岩心渗透率作为其他渗透率值(可从当地经验关系式、地层压力测试、磁共振和地球化学测井推导出)的一个标准。使用天然水合物作为一种替代能源的最新进展增添了人们了解含水合物储集层及其有关渗透率的兴趣。天然水合物是冰状固体物质,是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水和天然的化合物,通常能在深海环境中的浅部沉积层和北极地区的永冻层下部发现。迄今为止许多天然水合物勘探一直是在深海环境中的浅部未固结沉积层中。评价未固结沉积层中的渗透率和有关天然水合物稳定性的边界问题都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困难。实验室岩心渗透率测量困难,因为岩石通常太疏松以至不能保持孔隙空间的完整。而且,由于水合物是一种具有最小固有渗透率的固体,几乎所有的初始储集层渗透率是与非水合物孔隙空间有关。因此,任何渗透率测量都需要考虑地层天然水合物稳定的压力、温度标准,确保水合物不会开始分解为水和天然。在本文中作者评述了推导Nankai海槽浅部含天然水合物地层渗透率的几种方法。已经在该地层采集了大量的测井和岩心资料。讨论的关键问题是:一些独特的岩心实验,过套管电缆地层压力测试的使用,由电缆测井资料求出渗透率。

  • 标签: Nankai海槽 天然气水合物 渗透率 过套管 双封隔器
  • 简介:未来4年国内天然供应缺口将达到200×108立方米!这是从广东油气商会主办的2006年中国LNG国际会议上获悉的消息。近年来,中国LNG项目发展之快前所未有,需求也迅猛增长。据预计,2010年中国天然需求将达1100×108立方米,而国内生产能提供的只有900×108立方米。对此,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唐振华表示,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途径,来解决未来国内天然供应的紧缺问题。

  • 标签: 中国天然气 天然气缺口 缺口达到
  • 简介:运用常规状态方程、理论图版、经验公式计算富含CO2天然的偏差因子会产生较大偏差。以实验数据为基础,采用常用的气体偏差因子计算模型及校正方法计算不同CO2含量的气体偏差因子,并与实验值进行对比,从而评价出富含CO2天然偏差因子计算模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校正模型的计算精度普遍高于未校正模型;GXQ校正法的计算误差普遍小于WA和CKB校正法;最为准确的是结合了GXQ校正的DAK模型,其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93%。另外,基于DAK模型和GXQ校正法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富含CO2天然偏差因子随温度、压力及CO2含量的变化规律。

  • 标签: 偏差因子 CO2计算模型 精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本文讨论了确定天然等温压缩系数的两种通用方法,即1957年发表的Trube法和1975年发表的Mattar等人的方法。Trube法作图表示了对比压缩系数Cr=CgPc是对比压力和对比温度的函数,而Mattar等人的方法则作图表示了CgPcTr或CrTr是对比压力和对比温度的函数。本文对1957年建立的Trube图解法用Dranchuk和Abou-Kassem的十一系数的压缩因子Z的状态方程重新进行了计算。重新作出的Trube曲线图有更宽的适用范围,并且比原始曲线更加精确,尤其是在临界范围内。本文也提出了计算气体压缩系数的新方法,该方法导出了作为对比压力和对比温度的函数的无因次压缩系数CgP的表达式,结果以图解和计算机应用的子程序两种形式提出。

  • 标签: 天然气 压缩系数 计算方法
  • 简介:本文图示了影响天然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的物理化学过程,这些图是基于实验研究和从地球化学数据中选取重要和综合性参数应用基本地质统计学做出的.从11种化学和同位素比值中,统计分析(PCA)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参数,第一个参数是主要用与成熟相关的气体的C2+组分,第二个参数包含甲烷的比例和δ13C值,主要指示分离运移.其正值表示气体聚集远离其烃源岩,而负值对应于部分流体泄漏之后的残留气体.文中通过实验重建了巴西的EspiritoSanto和Reconcavo两个盆地的天然历史.

  • 标签: 天然气 地球化学特征 多变量 成熟度 运移估计
  • 简介:美国国内天然的短缺和全球石油的供应不足将会在美国落基山脉地区引起能源工业的迅猛发展。目前的高油价能持续多久?是暂时的还是一个新的客观现实问题?我们将在某些地区和全球范围内进行勘探以控制今后油价的这种变化,并对当前直至本世纪中期的油价趋势做出一个评价。替代能源的出现将会怎样影响石油和天然的价格及能源工业的发展呢?风险和机会是什么?我们又能从过去的工作中学到些什么?靠传统方法在落基山脉地区勘探和开发石油天然有诸多困难,但廉价的个人计算机将会促进世界级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快速发展,改变我们在能源工业方面的政策和策略。

  • 标签: 天然气价格 石油价格 技术 政策和策略 落基山脉
  • 简介:在研究体积法计算煤层储量以及煤层含量的测定方法时,发现现行的《煤层资源/储量规范》存在一些问题,如规范性引用文件已经滞后,体积法公式基准选取欠妥,原煤基、空气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三种基准的含气量换算公式不当,原煤基含气量的测定方法操作性不强等。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影响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表1参9

  • 标签: 煤层气 体积法 含气量 原煤基 空气干燥基 干燥无灰基
  • 简介:物质平衡方程计算动态储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藏开发研究中,但该方法对地层压力精度要求较高,地层压力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储量计算结果的准确。在低能量储层及致密气层中,常规的试井测压要测得准确的地层压力需要较长的关井时间,会影响到藏的正常生产。当气井进入拟稳定流状态后可以利用流动物质平衡对气井单井动态控制储量进行计算,该方法主要依据容易获得的井口压力,较好的解决了地层压力资料较少情况下动态储量的计算问题。在应用物质平衡法计算低渗透气藏动态控制储量时,为避免认识上的偏差和计算结果的失真。应该首先判断流动是否达到拟稳定流,并应用拟稳定以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不能笼统地将所有数据点回归为一条直线。

  • 标签: 气藏 拟稳态 流动物质平衡 单井控制储量
  • 简介:西加拿大沉积盆地(WCSB)西部边缘附近前陆地区内的二叠和三叠系裂缝型碎屑岩一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天然存在同位素倒转现象(甲烷δ^13C〉乙烷δ^13C〉丙烷的δ^13C)。甲烷δ^13C值(-42-24%_00),天然干燥程度和有机质成熟(R_o〉2.2)都表明此处的天然为成熟天然,并且从东南向西北天然的成熟随着储层年代而逐渐增加。乙烷δ^13C值的范围在-44-25之间,而且在我们气田东北部同位素正常天然中乙烷δ^13C值偏高。为了解释西加拿大盆地前陆地区天然发生同位素倒转的原因,我们使用了封闭系统页岩的概念,即同时对干酪根、石油和天然加热,产生的天然乙烷δ^13C较轻而甲烷的δ^13C重。在拉拉米造山运动引起的变形和逆冲断裂作用的期间,这些天然从页岩中释放,并在脆性碎屑岩一碳酸盐岩裂缝型褶皱中聚集,形成一些极丰富的天然藏。这些天然实际上属于成熟页岩。局部地区较高的H_2和CO_2可能是富合硬石膏夹层和底层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结果,形成的H_2和CO_2在构造运动过程中混合进了释放的页岩中。未发现TSR会引起天然的同位素倒转的证据。乙烷δ^13C的变化可能是不同地区在热史、天然从页岩中释放的时间以及断层和褶皱发育时间上的差别引起的。研究区油田东北部和下伏泥盆系碳酸盐岩中的乙烷δ^13C值偏高(导致同位素正常天然)可能反映了其属于一个比较开放的页岩系统,该系统中早期形成的天然已经散失。我们认为,同位素倒转局限于封闭体系的成熟作用中,而且发生同位素倒转的程度很可能与页岩中残留气体的相对量有关。

  • 标签: 天然气同位素 西加拿大沉积盆地 裂缝型储层 倒转现象 页岩气 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