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1995~1999年共完成心内直视手术约150例,其中发生升主动脉插管意外3例。现就其临床经过及处理报道如下。  1病例  例1:女,9岁。体重22kg。术前诊断室间隔缺损(VSD)。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并行循环开始动脉灌注流量(20~30)ml.kg-1.min-1,泵压高达34.66~40.00kPa,平均动脉压(MAP)2.67~4.00kPa,心脏胀满,以左心为著。经台上反复调整未能奏效,后请上级医师调整插管方向,方恢复正常体外循环,泵压立即降为16.00kPa,全过程约7~8分钟。术后给予适当高流量灌注,保持酸碱平衡,用甲基强的松龙600mg,20%甘露醇60ml加强脑保护。术后7天痊愈出院,无并发症。

  • 标签: 主动脉插管 体外循环升 升主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刺与中药抢救小儿肺炎并发呼吸循环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将2013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接诊的52例小儿肺炎并发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根据患儿年龄与病情,给予氧气治疗。另一种治疗方式则利用水雾设备,给患儿吸入水蒸气,可有效预防痰栓的形成,避免呼吸受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2例患儿经针刺与中药救治,呼吸衰竭症状均已得到控制,各项体征也稳定在正常水平,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针刺与中药抢救小儿肺炎并发呼吸循环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使治疗效果更加理想。

  • 标签: 针刺与中药 抢救小儿肺炎 呼吸循环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中心处方管理,提高中心处方质量。方法运用PDCA管理工具,对中心处方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可行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通过一个循环周期的管理,使中心处方的质量合格率上升1%,干预率有所下降19.8%。结论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提高中心的处方质量很有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PDCA循环管理发现药剂科问题及对策。方法选取88例患者来运用PDCA循环理论分析数据,从而寻找问题的因素,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策略。对照组选用PDCA循环前,研究组选用PDCA循环后,观察两种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情况,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的药品临床情况。针对药物不合理方面的嘱托,了解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药品临床情况。结果对于药物不合理医嘱方面,研究组在药品有效率、药品去向等方面都对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药品不合格方面,对照组低于研究组。结论研究组的方法对帮助对照组管理药剂科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可以规范医院中的药品管理,从而提升药品的管理质量,进而改善不合理用药。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药剂科 问题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中主要提及新形式的管理方式,即PDCA循环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通过这一管理方法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医疗事业全方位的发展。方法文中以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的150例患者为参考,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其中75例为对比组,另外75例为研究组,前者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后者采用本文提到的管理方法,根据这两组的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前者的满意度为75%,后者的满意度为98%,事实证明,PDCA循环管理具有显著的效果。结论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该采用PDCA循环管理。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质量 儿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处于眼科患者给予 PDCA 循环护理在风险管理中所产生的应用效果的探究。 方法 研究人群取 2017 年 7 月 ----2019 年 9 月本院收治的 68 例患有眼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平均为 34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 PDCA 循环护理。最终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评分。 结果 经过 PDCA 循环护理以后,实验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给予 PDCA 循环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PDCA 循环护理 眼科 风险管理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环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诸多因素,采取预见性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相关法律法规、护理安全和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工作流程,重视细节管理,落实安全预警制度,加强规范化培训,健全和落实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结果护理人员护理安全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增强了法律观念。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和护理技能训练,提高了护理人员履行职责,执行规章规范的自觉性,消除了不安全因素,有效地保障了护理安全。结论护理安全隐患的预见性管理落实,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护理不安全性,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 标签: 循环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预见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体位对麻醉效果和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产妇麻醉穿刺成功后采用左倾15-30°体位,对照组采用平卧位,观察、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对照组麻醉后10minMAP明显低于麻醉前和试验组(P<0.05);试验组牵拉反应VRS评级Ⅰ、Ⅱ级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松程度评级Ⅰ、Ⅱ级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左倾15-30°体位使麻醉药扩散更充分,麻醉效果好,是防范产妇低血压的较好方法。

  • 标签: 体位 剖宫产术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体外循环对胎儿的影响,探讨妊娠期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2006.5~2008.9对9例妊娠期因严重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患者实施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年龄23~30岁,平均24.8±2.7岁;孕龄13~24周,平均17.7±3.8周;先天性心脏病6例,心脏瓣膜病3例,其中8例伴有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过程全程监测胎心;7例采用常温或浅低温、高流量灌注体外循环灌注,2例采用中、深低温,中低流量灌注方式;术中维持平均动脉压60~80mmHg,流量3.0~3.6L/㎡,SvO2>70%,Hct>26%,依血气分析调整内环境;麻醉后给与黄体酮20~25mg。结果8例预后良好,康复出院;1例在术后18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围手术期无死胎及自然流产现象发生;麻醉诱导插管、体外循环开始、主动脉阻断及开放等操作对胎儿心率有明显影响;低体温和低流量可导致胎儿心率明显降低。结论保持高流量体外循环灌注及缩短低温灌注时间可减少心脏手术中死胎及流产发生。

  • 标签: 妊娠期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80例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8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58例,年龄2-17岁,平均8岁,室间隔缺损2-20mm,膜周部74例,干下5例,肌部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或乱圆孔未闭20例,右室流出道狭窄2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0例,术前均有明确的超声诊断,予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合并房间隔缺损予房间隔缺损修补,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行右室流出道狭窄疏通术。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3例出现残余分流,分流量较小,未予特殊处理,密切随诊,6-14天出院,无其他并发症。结论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手术修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高术中的操作技巧,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体外循环 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毒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医院是一个遍布细菌的严重灾区。所以,做好医院环境及空气的卫生处理,保持良好的卫生质量,确保患者不发生院内感染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本文主要探讨一种循环风空气净化的消毒技术。希望本文对相关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消毒技术 循环风空气净化 研究与应用
  • 简介:摘要内科学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系统,那就是循环系统了,它的发展是比较快的,它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内容,好多人都很难理解它里面的知识。内科循环系统里面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 标签: 多媒体 内科循环系统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PDCA循环+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17年的12月份到2018年的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的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健康教育,评估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循环和健康教育共同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知识的认识水平和改善护患关系,同时还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康复护理 PDCA循环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循环内科,顾名思义,病患的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同时病患的年龄又普遍比较大,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难度比较大,护理的风险也比较高,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护理和妥善的处理,极易发生医患纠纷,甚至演变为刑事案件,后果不堪设想。本文从循环内科护理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其特点,并对其现在风险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旨在能够对潜在的风险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缓解医患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标签: 循环内科 护理风险 病患 医务工作者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工作中积极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探讨其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在2016年10至2017年10月和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的2个时间段内分别选出150份样本资料,样本资料的主要内容为物品包装、无菌物品管理、手卫生、物品清洗等;并且在该时间段选取符合本次研究的80例由护士、护士长以及医生组成的调查对象。PDCA循环管理模式于2017年的11月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应用,将此种管理模式应用前后的质量检查状况和各科室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在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管理中积极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之后无论是各环节的质量检查状况还是科室满意度都明前优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之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合理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供应室各环节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并且可切实提高临床科室的满意度,具有较大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