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症状积分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并评价加味黄连甘草汤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脾积热型ROU患者,观察中医症候评分,榆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2R、IL-6、IL-10)水平,并用统计软件SPSS分析中医症状积分与TNF-α、IL-2R、IL-6、IL-10的相关性。通过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方法,治疗组采用加味黄连甘草汤颗粒+极低剂量维生素B2片(维生素B210%的药量);对照组维生素B2片+极低剂量加味黄连甘草汤颗粒(含加味黄连甘草汤10%的药量),疗程为2周。评价患者的证候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患者TNF-α、IL-6较正常值明显升高,IL-2R明显降低(均P〈0.05);而IL-10无明显差异。经相关性分析,溃疡症状积分与TNF-α、IL-6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IL-2R、IL-10无明显相关性。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NF-α、IL-6值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IL-2R较前增加而对照组较前降低,但都在正常范围内变动;IL-10两组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与ROU溃疡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加味黄连甘草汤颗粒对心脾积热型ROU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R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加味黄连甘
  • 简介:目的观察青黛凉血方联合阿维A及卡泊三醇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我院62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维A口服联合卡泊三醇外涂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青黛凉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积分(PASI)情况,并统计疗效差异,同时分析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的变化情况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17、IL-6及TN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青黛凉血方联合阿维A及卡泊三醇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佳,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达到治疗效果,用药安全,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银屑病 青黛凉血方 阿维A 卡泊三醇
  • 简介:目的观察活血祛痰法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DN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观察各组大鼠24h饮水量、24h尿蛋白量、血肌酐、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病理切片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采用一步法定量PCR检测肾组织NF-κB基因的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P65蛋白质含量.结果治疗后,模型组尿蛋白量较正常组呈上身趋势,中药组治疗后,24h尿蛋白量、血肌酐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NF-κB基因在肾脏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中药组NF-κB基因在肾脏中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调(P<0.01);相对于模型组P65蛋白表达上调,中药组治疗后P65蛋白表达量下降,接近正常组.结论活血祛痰法可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DN大鼠肾脏中NF-κB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活血祛痰法 NF-kB P65蛋白 信号传导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205例GDM患者(GDM组)及325例健康妊娠妇女(健康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结果:GDM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TNF-α及IL-6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对GDM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对大鼠胶元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血清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及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从细胞因子角度以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探讨其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来氟米特组、穴位埋线治疗组、来氟米特+穴位埋线治疗组。动态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各项关节炎活动指标、HE染色观察滑膜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7和TGF—β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能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以及关节炎指数;提高血清中TGF-β1含量和降低血清中IL-6、IL-17含量,各治疗组能有效减轻CIA模型滑膜组织关节炎炎症及病理形态的改变。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可能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而显著减轻关节炎症和破坏。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穴位埋线 Treg/Th17 细胞因子 病理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流程重组应用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39名药学技术人员进行两组均分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药物配置人员采用常规静脉药物配置方式,实验组内药物配置人员则将流程重组应用于其中,在完成相关的管理工作后,分别在两组内调选静脉用药处方500份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差错率。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实验组内用药处方的差错率相较于对角色来说明显更低,组间经对比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流程重组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用药管理 临床研究
  • 简介: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的研究团队透过最先进的基因工程重组技术,运用合成生物学的概念,成功地将沙门氏菌改造成一种名为“YB1”的厌氧细菌,此细菌能有效地抑制癌肿瘤生长,又不会危害正常细胞。研究团队最近已成功为“YB1”厌氧细菌取得美国专利,

  • 标签: 厌氧细菌 肿瘤生长 癌症 研究团队 合成生物学 重组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前后口咽部细菌分布与耐药性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手术110例(110眼),分别于用药前、用药(10±1)d与停药(23±3)d3个时间点取咽拭子送检,对分离菌株做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后共收集318份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共检测出15种细菌;检出率最高的4种菌为甲型链球菌、卡他奈瑟菌、表皮葡萄球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在用药(10±1)d与停药(23±3)d时,有部分菌群的检出率出现下降与回升的现象;甲型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用药(10±1)d时出现上升。结论抗生素滴眼液对口咽部细菌检出率存在一定影响并有可能改变细菌的耐药率。

  • 标签: 白内障 老年性 滴眼液 抗生素 口咽部 细菌
  • 简介: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急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0.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实验组给予0.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持续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结果:用药1周后,实验组细菌清除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P〈O.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2%(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复方血塞通胶囊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疗效显著,起效迅速,作用时间长,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复方血栓通胶囊 细菌性结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养阴活胃合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lymphoma-2,Bcl-2)和三叶因子1(trefoilfactor1,TFF1)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16只。除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自由进食水外,均采用2g水杨酸钠加入100mL的30%乙醇溶液中给大鼠灌胃,每天1次,每次3mL,配合隔日喂食不禁水法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分别运用中药低、中、高剂量及维酶素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Bcl-2及TFF1表达阳性细胞数,光镜观察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中的LSD法。与空白对照组(18.08%)比较,各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43.41%)比较,应用养阴活胃合剂治疗后,中药高、中剂量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95.66%)比较,各组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5),除中药高剂量组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接近于空白对照组外(P〉0.05);与模型组(84%)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TFF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养阴活胃合剂对CAG大鼠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提示养阴活胃合剂可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TFF1表达起到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养阴活胃合剂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三叶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