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甘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的疗效。方法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A)组和预混胰岛素(B)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FPG、2hPG、HbA1c、BMI、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及程度等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PG、2hPG、HbA1c下降(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程度及MAGE均低于B组(P<0.05);A组体重下降0.48kg,B组体重增加1.38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可平稳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低血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的100例患者选择甘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卡波糖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甘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甘胰岛素与口服药物联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甘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差异,对比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甘胰岛素与口服药物联用的治疗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口服药物 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74例,36例行腹腔镜下索静脉高位结扎患者作为观察组,38例行开放式结扎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再复发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五种疗法(生物反馈治疗法,包皮整形加埋线法,SSRIs法,中药法,安慰剂组)治疗前、后,盆底肌电反应图,血中5-羟色胺、儿茶酚胺,浆中Mg2+、ACP、α-Glu、果糖值的变化,来观察盆底肌、神经递质、浆等因素与早泄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门诊PE患者符合标准者100例,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法,包皮整形加埋线疗法,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疗法,中药疗法及安慰剂疗法五种方法,随机分组各20例进行治疗与干涉,通过监测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各组盆底肌电反应图、血中5-羟色胺、儿茶酚胺、浆中镁离子(Mg2+)、酸性磷酸酶(ACP)、α-葡萄糖苷酶(α-Glu)、果糖值,依结果分析各方法所影响的指标揭示盆底随意肌、阴茎敏感度、神经递质等对早泄的影响度以及如何组合才有长期疗效。结果在治疗第4周、8周、12周后中药组、包皮整形加埋线组、SSRIs组、生物反馈治疗组,盆底肌电反应值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血中5-羟色胺、儿茶酚胺值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浆中镁离子(Mg2+)、酸性磷酸酶(ACP)、α-葡萄糖苷酶(α-Glu)、果糖值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治疗措施均可以不同程度影响早泄患者的性交时间阴茎敏感度的改变对早泄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浆成分对早泄具有不同的影响,神经递质的改变与早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各疗法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延长性交时间的远期疗效方面,我们建议各种疗法综合治疗。

  • 标签: 早泄 神经递质 精浆 盆底肌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李施德林漱口水中薄荷脑、桉油的含量。气相色谱法。FID测器,检测器温度280℃,进样口温度250℃,柱温110℃。氮气流速1.0ml·min-1。结果桉油、薄荷脑回收率分别为、99.2%、98.7%。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李施德林漱口水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李施德林漱口水 气相色谱法 桉油精 薄荷脑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甘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注射甘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和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注射甘胰岛素联合口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口服药物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两孔腹腔镜法和开放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观察组行两孔腹腔镜下索静脉高位结扎,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康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改良双孔腹腔镜下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具有创伤较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并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 两孔腹腔镜法 开放手术 精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T2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58例),前者单纯予以甘胰岛素治疗,后者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BMI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相关指标及BMI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甘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T2DM患者效果显著。

  • 标签: 甘精胰岛素联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实施重组甘胰岛素联合冬门胰岛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重组甘胰岛素联合冬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实施诺和灵N联合诺和灵R皮下注射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重组甘胰岛素联合冬门胰岛素治疗,对血糖控制,降低胰岛素使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甘精胰岛素 冬门胰岛素 糖尿病 2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8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侧索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78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行左侧静脉腹壁下静脉搭桥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结果78例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6天。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病情观察,耐心的心理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对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腹壁下静脉搭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2例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甘胰岛素治疗,实验组应用二甲双胍+甘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糖、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低血糖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二甲双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针对60例患者,首先开展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随机分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甘舒霖30R治疗,其中观察组给予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白(HbAlc)各项指标控制情况及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治疗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指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为(18.2±4.3)U/d,对照组为(35.3±6.5)U/d,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1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3.3%,对照组9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30.0%,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较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而且降低了低血糖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1日~2015年7月31日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性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诺和灵治疗,观察组予以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在本次对照研究中,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6.405)。结论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应优先选择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该疗法能起到显著的降糖效果,且操作简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甘胰岛素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空腹血糖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为显著,而且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胰岛素与瑞格列奈应用于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11月21日—2016年10月8日我院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完全随机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预混胰岛素治疗,予以观察组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分别为(5.33±0.89)mmol/L、(6.93±1.05)%、(8.31±0.97)mmol/L、(-3.78±0.12),相比对照组均更优,P值小于0.05;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15.00%、夜间低血糖5.00%,相比对照组数据均更低,P值小于0.05。结论2型糖尿病予以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利于病情控制,效果较佳。

  • 标签: 2型糖尿病 瑞格列奈 甘精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注射治疗,观察组进行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8%,两组对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情况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甘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瑞格列奈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对比甘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甘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降低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降低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降低,但是两组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与甘胰岛素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的效果相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地特胰岛素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甘胰岛素联合亚莫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甘胰岛素联合亚莫利组和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的变化和依从性。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均较基线明显降低(P<0.05),降糖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甘胰岛素联合亚莫利组和BIAsp30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3%、13.0%,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7.0%、65.2%。甘胰岛素联合亚莫利组体重的增加明显少于BIAsp30组(P<0.05)。结论甘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片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安全、平稳、迅速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依从性较好,体重增加不明显。

  • 标签: 糖尿病 2 甘精胰岛素 亚莫利 低血糖 体重增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索静脉结扎术联合中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8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中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腹腔镜下索静脉结扎术进行治疗,疗程均为三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精子密度、精子活率、a级精子、(a+b)级精子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精子质量各参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精子质量情况对比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8%,对照组为33.33%,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索静脉结扎术联合中药治疗可促进生和精子发育,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精液质量,以提高生育能力。

  • 标签: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 中药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 精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