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采用ST+V模式与S/T模式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比对。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患者,且两组患者均已确诊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疾病,均已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对照组患者采用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ST+V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RR水平、HR水平、Pa02水平、PaCO2水平以及血PH值,实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RR水平、HR水平、PaCO2水平经治疗有明显的下降(P<0.01),Pa02水平及PH值比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1),但观察组的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使用ST+V模式比使用S/T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ST+V模式 S/T模式 治疗 COPD合并呼吸衰竭 效果比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观幸福感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是一个特殊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我们对有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出了影响中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内部和外部因素,并且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方案。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纳入的急性心肌梗死500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做分析总结。结果可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54.8%、超重/肥胖53.0%、高血压50.2%、糖尿病19.2%、血脂代谢异常7.8%;存在≥3个可纠正危险因素26.8%、8.6%无可纠正危险因素。3.8%存在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76.2%存在饮食肥腻情况,80.6%存在运动缺乏情况。女性患者年龄比男性高,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情况多;男性患者吸烟/吸烟史及血脂代谢异常病史患者比女性多;≤55岁28.0%,男性88.6%。结论约25%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3个可纠正心血管危险因素,约50%存在吸烟史及超重/肥胖、高血压等情况,约80%存在饮食肥腻及运动缺乏等问题。

  • 标签: 中国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多种新型临床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方法结合既往临床护理带教中反映的主要难题、临床本科室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特点,积极探讨多种如个性化临床路径、情景模拟等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结果提高带教护理队伍的自身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改善学生重理论考试、轻实践操作的现状,同时通过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专业品德及行为。结论通过制订和实施多元化、全方位、有效的护理带教模式,以点带面,全面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及护生的满意度,有利于培养实习护生的学习能动性。

  • 标签: 教学方法 临床护理带教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护理管理中实行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从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均有50例患者的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实行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的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整体护理、健康教育、病案管理)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期间有15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发生率为30%,该组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有11例,满意度为78%;实验组患者护理期间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发生率为4%,该组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有1例,满意度为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不同临床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3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收治时间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为常规护理方法,后者为优质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所得护理总有效率数值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而言,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 急性胃穿孔 优质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30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时间和护理模式,将30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病例均给予洗胃、补液、解毒剂、促进毒物排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优化护理模式。观察比较2组病例有效抢救时间、用药时间、48h内抢救成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抢救时间和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48h内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优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重要器官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度有机磷中毒 急救护理 优化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调整和实际效果。方法2013年4月我院急诊科对护理组织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包括排班模式、护理人员权责等方面的调整,对比调整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在调整护理组织管理模式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有所提升,和调整前,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理组织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调整,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 组织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7年3月—2018年8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模式80份管理资料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80份资料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清洗器械不合格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效果显著,器械清洗不洁检查问题减少,有助于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及临床满意率,降低管理过程中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毒供应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法将108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均优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获得较常规护理更佳的效果,可缓解患者应激反应,提升舒适度。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方法在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妇产科的围产期产妇,共200名,按随机数字评分表的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生产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所有产妇护理至产后,比较两组产妇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即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产后康复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围产期经个性化护理后的第一、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产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方法对围产期产妇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有效缩短产妇在生育过程中的生育时间,还可减少产后出血及住院时间,进而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围产期产妇 个性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临床优质护理模式的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将9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均于手术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均于手术治疗期间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46例患者各项康复指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患者2例(4.34%),相比对照组共出现术后并发症患者6例(13.02%),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达95.56%,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76.12%的护理总满意度,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同期开展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同时,良好改善护患关系,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胆囊结石 手术治疗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产后出血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高症产妇94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7),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予以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38%(3/47)明显低于对照组23.40%(11/47),护理满意度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38/47),P<0.05。结论在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产后出血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将78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腔镜治疗,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护理),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完成率均为100.00%,但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30.77%),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行腹腔镜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临床预后,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腹腔镜 优质护理 卵巢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对病人的家庭护理是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必然趋势,它将成为现代护理实践的基础之一,发展家庭护理体系,能使护理工作更为有效,且这种类型的护理体系是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加强“家庭卫生保健”的发展所必须的。

  • 标签: 家庭护理 健康保健 社区卫生
  • 简介:摘要精神科护理管理对病人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新时期,精神科病情状况日趋复杂化,因此,要不断加强精神科护理管理,积极探索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改进管理办法,实现科学化、现代化护理管理,满足精神科护理的现代化要求。本文主要对新时期几种精神科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探讨和思考,并对几种管理模式进行基本的应用阐述。

  • 标签: 新时期 精神科护理 管理模式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各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产妇的疼痛程度和产后出血量,缩短分娩时间,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护理 产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