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统解剖钢板与LISS在股骨远端关节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股骨远端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122例并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实施传统解剖钢板治疗,实验组采用LISS钢板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术后和术中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骼愈合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低,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而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结论实施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关节骨折可减少手术的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骨骼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股骨远端关节骨折 传统解剖钢板 LIS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多媒体训练治疗与传统遮盖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弱视儿童,选取研究对象66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名),研究组患者使用多媒体训练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遮盖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皆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儿童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P<0.05。结论对弱视儿童使用多媒体训练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弱视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弱视儿童 多媒体训练 遮盖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微课程与传统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区别。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四个班级18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随机选取两个班级共92名学生作为观察组,使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另外的两个班级共94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性评价。结果微课程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75.82±8.09)和操作考试成绩(92.23±4.74)均高于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70.49±11.24)和操作考试成绩(87.31±6.5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课程进行外科护理学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微课程 外科护理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的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本中心实施180例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A组,同时进行常规开放手术120例(B组),两孔腹腔镜手术60例(C组)。对比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瘢痕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单孔、两孔组与开腹组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与两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结论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不破坏腹股沟管解剖结构,高位结扎;直视下探查嵌顿疝内容物损伤情况;可以探查对侧有无隐性疝。该技术安全、有效、微创,是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 标签: 外科手术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儿童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脑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1.5±0.3)h、住院时间(13.3±3.0)h、术中出血量(44.9±4.1)ml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30例,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为26.7%,观察组30例,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为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开颅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和DR对肋骨骨折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共64例,共骨折82处,分别进行X线检查和DR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在所有82处骨折中,DR检出70处,检出率为85.37%;X线检出54处,检出率为65.85%,两种方法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X线是骨折的主要检查方法,但检出率不高,容易漏诊误诊,DR对于一些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其数字化特点以及清晰的图像,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 DR 肋骨骨折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孕妇学校干预方式对于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抑郁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产科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正常妊娠孕妇共计12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的门诊咨询及孕期检查,观察组孕妇在该干预基础上参加孕妇学校的培训。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及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产前焦虑程度及产后抑郁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孕妇学校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缓解初产妇的产前、产后抑郁程度,该干预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孕妇 分娩方式 孕妇学校 产后抑郁
  • 简介:探讨工读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T读学校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对647名工读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工读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学校适应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学生 社会支持 自我效验 适应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股沟斜疝患者接受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修补术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所选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3月,依据其就诊时间差异分组,对照组实施传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则实施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腹股沟斜疝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腹股沟斜疝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修补术相比,腹股沟斜疝患者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能够取得更高的价值。

  • 标签: 无张力修补术 腹股沟斜疝 传统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儿腹股沟疝采取腹横纹下小切口与传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80例腹股沟疝患儿分两组分别采取腹横纹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切口组,40例)、传统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疼痛评分、平均自主活动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小切口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疼痛评分、平均自主活动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比对照组比较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且以小切口组更优(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疝采取腹横纹下小切口治疗的效果较传统手术治疗更胜一筹,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小儿 腹股沟疝 腹横纹下小切口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电话督导与传统督导方式对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效果。方法随机抽样2015年4月—2017年8月笔者所在疾控中心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督导方式,分析组采取不同电话督导方式(县村两级),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分析组患者治愈率、规律服药率、规律复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督导方式,县村两级电话督导应用于肺结核患者中更具疗效,有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不同电话督导 传统督导 肺结核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和传统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的差异性。方法随机选择86例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数量相同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可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机体组织损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传统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气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70例。对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传统疝气修补术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出血量、抗生素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此外,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气患者应优先考虑采纳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重大,手术耗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传统疝气修补术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腹股沟疝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护理方法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0例泌患者作为实验组,并将同期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给予对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以及手术前、手术中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并发症率为6.7%,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3.3%,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护理方法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95例患者(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进行观察,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针对对照组甲状腺腺瘤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术,针对实验组甲状腺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观察两组甲状腺患者手术治疗后手术时间、对瘢痕满意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切口长度、切口感染率。结果对照组甲状腺腺瘤患者与实验组甲状腺腺瘤患者之间对比的各项观察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甲状腺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切口美观程度较高,预后较好。

  • 标签: 改良小切口 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 甲状腺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对于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张家口市尚义县医院进行胆管结石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2015年2月—2017年4月)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T管拔除时间(28.84±1.65)d、术中出血量(39.56±4.97)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0.84±5.45)h,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腹腔镜较传统开腹术,对胆管结石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适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传统开腹术 腹腔镜治疗 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外伤伤口患者处理中采取传统缝合方法或者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伤口缝合法,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优良率为100.00%,较同期对照组患者的66.67%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处理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短(P<0.05)。结论对于急诊外伤伤口患者采取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效果优于传统缝合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并缩短愈合时间。

  • 标签: 急诊外伤伤口 传统缝合方法 医用胶粘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法与传统法煎煮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较。方法使用微波法与传统法对供式汤剂进行制取,对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总黄酮和盐酸小蘖碱的含量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并以此作为总固体量的参照本标准,对两种煎药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使用微波和传统法煎药的效果不存在差异(P>0.05)。但是使用微波方法进行煎煮,具有省时省力、高效节能的优势。结论可以使用微波煎煮法代替传统的煎煮法,完成对中药的煎煮过程。

  • 标签: 微波法 葛根芩连汤 煎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小儿疝气的患者110,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传统手术组与小切口微创手术组,每组各55例。其中传统手术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而小切口微创手术组患者采取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恢复,但是小切口微创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平均出血量等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传统手术 小切口微创手术 小儿疝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96例胆囊息肉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各自手术治疗的所用术时、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及住院时间对比。结果经比较得知,实验组手术耗时64.8±29.4(min)、术中出血量66.7±12.8(mL)、肠胃恢复1.5±0.8(d)、住院时间4.2±3.3(d);参照组手术耗时102.6±32.2(min)、术中出血量158.8±26.2(mL)、肠胃恢复3.2±1.2(d)、住院时间8.4±3.8(d);实验组术后并发症4例,参照组术后并发症17例。采取腹腔镜手术的实验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各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息肉实施腹腔镜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减少术中出血,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胆囊息肉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