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病因是脊髓和神经被牵拉,随后出现下肢感觉、运动和/或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圆锥位置正常,即圆锥位于腰2椎体下缘以上的TCS,但由于这类TCS发病隐匿,诊断困难,常被漏诊误诊。目的:对圆锥位置正常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其发病特点,以期帮助临床医师对TCS更加深刻的理解并及时对TCS进行诊断,减少误诊漏诊。方法:检索并阅读1956年8月至2017年7月PubMed数据库所有TCS相关英文全文文献,共纳入127篇文献,341例TCS病例,其中记录圆锥位置的有208例。仔细阅读文献,记录TCS患者的基本资料、圆锥位置、临床表现,通过SPSS软件对圆锥位置正常和低位圆锥型TCS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1例TCS病例中记录圆锥位置208例(61.0%),其中圆锥位置正常型36例(17.3%),低位圆锥型172例(82.7%)。36例圆锥位置正常型TCS病例中脂肪瘤浸润、终丝变性、脊柱裂是前3位病因;172例圆锥低位型TCS病例中脂肪瘤浸润、椎管内术后、终丝变性是前3位病因。由脊髓纵裂引起的圆锥位置正常型TCS病例数明显多于圆锥低位型TCS病例数(P=0.020)。二者在脂肪瘤、非脂肪瘤性肿块、酒窝样凹陷、多毛、皮窦、皮赘、皮肤色素沉着、腰骶部尾样结构、疼痛、鞍区感觉异常、下肢功能异常、大小便功能异常及膝反射和肛门反射异常等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圆锥位置正常TCS病例中腰骶部血管瘤病例(11.1%)明显多于圆锥低位TCS病例(0.6%,P=0.003);圆锥低位型TCS下肢感觉异常的病例(44.8%)明显多于圆锥正常位置型TCS的病例(19.4%,P=0.005);圆锥低位型TCS跟腱反射亢进的病例(2.3%)明显少于圆锥正常位置型TCS的病例(13.9%,P=0.009);圆锥低位型TCS跟腱反射减弱的病例(19.2%)明显多于圆锥正常位置型TCS的病例(5.6%)(P=0.047)。结论:对于表现为TCS的病例

  • 标签: 脊髓栓系综合征 圆锥位置正常 病例分析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从教学资源转化视角审视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研教改研究成果。方法从教研教改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最终实施途径来研究如何通过教研教改,将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结果通过将教研教改与教学资源相联系,并通过必要性、可行性及转化途径研究发现,个人从业者与社会均对教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较高要求,实施过程发现其符合教育与医疗发展规律,且转化途径多样,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路径。结论教学研究成果可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以此推动教育与医疗共同发展。

  • 标签: 教研教改 教学资源 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