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腹股沟滑疝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3例行开放式手术治疗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滑疝临床特点,采用高位游离还纳疝囊方法,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疗效。结果全组患者术后第1天普通饮食,下床活动,术后3~7d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均无切口感染、疝复发、肠梗阻等发生。慢性疼痛轻度及中度各1例。结论腹股沟滑疝虽术前明确诊断较难,但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可疑者术中不必切开疝囊,采用高位游离还纳疝囊,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滑疝
  • 简介:目的利用犬动物模型研究海水浸泡股骨开放性骨折的伤情特点及早期救治方法。方法20只华北成年犬,随机分为对照与海水浸泡两组。于股骨中段截骨制备开放性骨折的动物模型,实验组犬浸泡于海水中3h,对照组于笼内放置3h,两组均于3h后行伤口清创、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①对照组和海水浸泡组分别有1只和3只动物伤口感染(P>0.05);②病理结果显示海水浸泡组软骨骨痂较多;③生物力学测试两组骨愈合刚度分别为(451、49±183.00)N和(150.15±20.16)N(P<0.05);④影像学观察两组骨痂形成及骨愈合无明显差别。结论①海水浸泡使开放骨折感染率有增高趋势。②海水浸泡使骨折愈合质量下降,骨折愈合过程有延迟倾向。③生物力学测定示海水浸泡开放骨折愈合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④内固定有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但在股骨这一特定部位可选择性应用。

  • 标签: 海水浸泡 开放性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扩大翼点入路手术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50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医治;实验组患者接受扩大翼点入路手术医治。对比2组患者医治干预后的临床医治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几率为52.00%(13/25),高于对照组几率(28.00%),P<0.05;实验组患者死亡率为28.00%(7/25),低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52.00%),P<0.05。结论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扩大翼点入路手术医治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几率,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额颞对冲性颅脑损伤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 疗效
  • 简介:背景:自从1981年以来,我们采用了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以避免传统椎板减压术所引起的问题。本文旨在阐述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的长期疗效以及探讨术后出现的问题。方法:对54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男43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5.5年。25例患者为退行性椎管狭窄,13例为腰椎滑脱引起的椎管狭窄,12例为复合性的椎管狭窄(同时存在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6例为增生性椎管狭窄,(2例同时存在增生性狭窄和滑脱的患者分别包括在两个组内)。术后临床疗效评价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计算恢复率。影像学结果分析包括:椎管横断面积、腰椎后凸情况、腰椎活动度及椎板间融合率。结果:在末次随访时,退行性椎管狭窄的平均恢复率为69.2%,复合性椎管狭窄为66.5%,增生性椎管狭窄为65,2%,滑脱性狭窄为54.7%;恢复差的主要原因为惠者年龄大和减压不充分。随访中有7例JOA评分降低,6例病变在椎板扩大处有发展和5例滑脱处有发展,22例(41%)发生椎板间融合。结论:在术后平均5.5年的随访中,多数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保持了满意的疗效,该手术的最佳适应证是活动较多的年轻人,并且是中央型椎管狭窄的患者。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系列病例[无,历史的,对照组]。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椎管扩大成形术 治疗 腰椎管狭窄 影像学
  • 简介:摘要: 临床经常会选择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但是手术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创伤。 在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中 ,选择合适的护理方式一直都是医疗行业所关注的重点。近年来 ,医学也在倡导突出人性化 ,因此 ,关于在围术期应该采用的护理模式也被临床深入研究起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 ,可根据患者围术期情况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优化患者术后镇痛、早期的肠内营养协调等 ,降低患者对创伤的应激水平 ,进而达到快速恢复的目的。 选择 2017年 12月 - 2018年 3月本院 10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果的作用 ,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术后恢复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护理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科诊治的患者80例,对80例患者均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其中40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另40例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实验结束后统计2组患者留置针导管堵管的发生率。结果由此观察得出,观察组患者经过PDCA循环护理,使得患者堵管发生率减少,相对于对照组效果较好。结论最终得出PDCA循环护理,不仅能大大降低患者的堵管率,而且减少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1,是值得推广的护理路径。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 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服务管理风险并制定相应对策。(方法)对外院器械从服务协议签订、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环节发生的问题与改进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区域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必须对签订清洗消毒灭菌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不定期进行现场检查,严禁其违规自行清洗、包装和灭菌复用医疗器械。(结论)做好对外服务的管理风险控制必须做到对外院器械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工作质量管理的严格控制及操作流程的落实。

  • 标签: 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 对外服务 管理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外阴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外阴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先入院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后入院治疗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的是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知,对于观察组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和伤口开裂等并发症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外阴癌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根治术治疗,患者术后采用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外阴癌 根治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外科伤口感染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7 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外科手术室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伤口感染率与伤口愈合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伤口感染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 P < 0.05 ) ; 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 P < 0.05 ) 。 结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外科伤口感染率,提高伤口愈合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干预 外科 伤口感染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90例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就护理满意度看,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为9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总并发症率看,对照组为20%,观察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外伤性脑内血肿 优质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对外伤脱落牙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2例外伤脱落牙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2月-2021年0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给予延期种植修复治疗和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天、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WES评分和P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外伤脱落牙患者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美学修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即刻种植修复 前牙外伤脱落牙 美学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排螺旋CT诊断对于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外伤后于本院就诊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开展多排螺旋CT扫描,对CT诊断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中40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脾破裂患者,CT诊断出37例,确诊率为92.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开展CT扫描,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能够对脾出血部位和损伤程度有效评估与诊断。

  • 标签: 螺旋CT 外伤性脾破裂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APP开放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8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组。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对应的手术治疗和康复项目、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实施TAPP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TAPP开放手术 腹股沟疝 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开放性胸腹联合伤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997年4月~2000年10月收治的开放性胸腹联合伤12例,对其损伤类型、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12例,11例治愈,1例死亡。死亡率8.3%。结论及时正确诊断,并根据不同类的损伤进行合理的治疗,大多数伤员预后良好。

  • 标签: 胸腹联合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TAPP开放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6年 3月 -2018年 6月 84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组。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对应的手术治疗和康复项目、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 P< 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实施 TAPP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TAPP开放手术 腹股沟疝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开放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要点及其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行开放腹膜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共330例次(292例患者)进行术中的观察及术后随访。分析开放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方法、特点及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3min,并发症率7.3%(24/330),复发率0.91%(3/330),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1d。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月。结论开放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 标签: 腹股沟 外科手术 疝修补术 腹膜前
  • 简介:腕部开放性挤压伤是指由于直接外力致腕骨多发骨折、脱位,同时伴有神经、血管、肌腱的损伤。本病临床较为常见。我院自1998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了48例开放性腕部挤压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治疗 挤压伤 腕部 多发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