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探讨控制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的对策。方法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到的3246例微生物检验标本,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不合格率,分析导致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质量控制对策。结果3246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共有107例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为3.30%,其中,不合格百分比按照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分泌物标本、粪便标本、无菌液体标本;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取样操作不规范、样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条形码错误;在尚未进行沟通前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为7.08%,经过沟通后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下降为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想进一步降低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率,则需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教育,制定严格的标本接收制度,并与其他科室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切实有效的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 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阴道内念珠菌感染情况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阴道内念珠菌感染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凝集法进行检验,参照组患者给予显色法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及两组患者的念珠菌分布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32例念珠菌中,可柔丝念珠菌3例,白色念珠菌18例,光滑念珠菌2例,热带念珠菌6例,其它念珠菌3例;参照组患者的16例念珠菌中,可柔丝念珠菌1例,白色念珠菌10例,光滑念珠菌1例,热带念珠菌4例,其它念珠菌2例;研究组患者中检出念珠菌的阳性检出率为32(71%),参照组患者中检出念珠菌的阳性检出率为16(36%);研究组患者中检出念珠菌的阳性检出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4286,p<0.05)。讨论凝集法对阴道内念珠菌感染情况的临床检验有显著效果,可增加检测率的准确性,为临床医师提供真实的治疗依据,进而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不同微生物检验法 阴道内念珠菌感染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辽宁朝阳地区综合ICU医院感染流行病学情况、微生物病原菌分布情况,旨在为ICU的医院感染防治提供依据和治疗性建议。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4至2016年入住朝阳地区3家3级医院综合ICU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明确不同感染部位、不同病原学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微生物感染的变化情况等。结果所有的医院感染病例当中,培养结果呈阳性的结果例数为980例;其中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7.65%、20.00%、12.35%,数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的分别为肺炎克雷柏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中呈主导地位的是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血行感染总数的61.3%、28.7%、7.6%。结论辽宁朝阳地区重症医学科中常见微生物病原菌与文献报道中常见微生物病原菌分布情况大体相同,但不同部位病原学分布及增长情况有其自身特点,此次结果对于指导和制定院内感染防治措施有很大影响,应该加强医院感染防治,从而降低ICU病原菌感染率及死亡率。

  • 标签: 重症医学科(ICU) 院内感染 病原微生物 革兰阴性杆菌 革兰阳性杆菌真菌 感染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对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我院的2415例标本来进行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应用我院规范化标本采集流程,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使用标准化检验技术,规范流程操作,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2544份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30.2%,对照组是33.8%,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大便标本和肺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13.8%、11.1%、25.1%,对照组是7.6%、7.0%、9.1%,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率是19.7%,对照组是16.6%(P<0.05)。结论规范标本采集方案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标本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医院血培养标本的阳性报警率与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7年04月30日-2018年04月30日我院收治的500例血培养标本纳入本次研究,对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500例血培养标本在12小时阳性报警率为40.0%,24小时阳性报警率为72.0%,48小时阳性报警率为89.0%以,72小时之内阳性报警率为96.0%。病原菌构成中,大肠埃希菌共113例,肺炎克雷伯杆菌共4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共36例。常见肠杆菌科细菌对于哌拉西林耐药性强,超过70.0%;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以及美罗培南之外)耐药率超过75.0%。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以及环丙沙星耐药率为43.0%,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62.0%。革兰阳性球菌之中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有很高的耐药性,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果在医院的血培养分离病原菌主要是以肠杆菌科为主,不同的菌属细菌对于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比较大,耐药形势比较严峻,对病原微生物分布和耐药率进行监测,能够为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提供相关依据。

  • 标签: 妇科 微生物检验 炎症感染 培养法 效果 镜检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康复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我院产科住院顺产产妇50例,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5例。对参照组采取盆底肌训练,对实验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分析50例产妇的盆底肌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阴道静息压、收缩压、收缩持续时间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存在(p<0.05);实验组PUVA和UVJ-M值低于参照组,D值高于参照组,经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产后产妇行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获得显著效果,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肉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柔肝方联合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肝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肝将酶及抗病毒治疗;联合组在対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活血化瘀柔肝方及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肝功能(ALT、AST、ALB、TBI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活血化瘀柔肝方联合肝病治疗仪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肝病患治疗效果,加快患肝功能恢复速度,临床意义显著。

  • 标签: 活血化瘀柔肝方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 慢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Brunnstrom分期脑梗死患者腕背伸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7年8月120例脑梗死患者,BrunnstromI-II期与BrunnstromIII期患者分别为60例,其中BrunnstromI-II期患者中对照组27例,实验组33例;BrunnstromIII期患者中对照组28例,实验组3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施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治疗前,两个时期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个时期的实验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Brunnstrom分期脑梗死患者腕背伸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Brunnstrom 分期 脑梗死 腕背伸功能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真菌感染患者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炎症真菌感染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三种不同检验方法对患者真菌感染情况进行检验,分别用镜检法、凝集法及培养法对患者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三种检验结果的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与镜检法、凝集法检出率相比较,阳性检出率差异性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法检出率与凝集法相对比,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妇科炎症真菌感染的患者,应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微生物检查,培养法是检验妇科炎症最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该种检查方法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方法 妇科炎症 真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GBS检出情况,并探究阴道微生物对于GBS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所有纳入者均处于妊娠35-37周,并是初次进行GBS检测共1560例。观察并评估妊娠晚期孕妇阴道GBS及其他微生物检出率,年龄对妊娠晚期孕妇阴道GBS检出情况的影响,妊娠晚期孕妇阴道GBS感染与生殖道其他病原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GBS检出率与阴道清洁度之间相关性。结果1560例妊娠晚期孕妇GBS检出率为5.26%,真菌检出率为7.56%,滴虫检出率为0.71%,细菌性阴道病检出率为3.33%;不同年龄段孕妇GBS阳性检出率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阳性组和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组孕妇GBS检出率明显高于对应阴性组(P<0.05),滴虫阳性与阴性组GBS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检出率与阴道清洁度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阴道真菌和细菌阳性、阴道清洁度对阴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有影响,临床检测时需注意。

  • 标签: 妊娠晚期 阴道微生物 B族溶血性链球菌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02月--2018年02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念珠菌阴道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镜检法、培养法、凝集法检验,比较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镜检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凝集法,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培养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凝集法,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结论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时,镜检法阳性检出率最高,值得临床将其作为首选。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念珠菌阴道炎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地特胰岛素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维持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基础胰岛素水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分析,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92.0%,餐前血糖达标率为90.0%,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为70.0%,餐前血糖达标率为65.0%,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5%,相比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基础胰岛素水平的维持中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效果较佳,可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地特胰岛素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妊娠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诺和锐30)与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效果对患者血糖起到的控制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开始到2018年9月结束,在我院选取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将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中,将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血糖控制水平、HbA1c水平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著较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的治疗效果显著,更好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 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