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用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4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经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13.215、13.028、6.331,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t=5.390、13.339、9.417,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t=2.139,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托伐他汀钙片有助于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压、血脂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 血压 血脂
  • 简介: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联合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随机将78例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A组(参松养心胶囊+美托洛):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同时给予美托洛(12.5-25)mg/次,2次/d;B组:口服美托洛(12.5-25)mg/次,2次/d。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两组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心律失常改善率为97.44%,B组改善率为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动态心电图可更清晰地观察到,参松养心胶囊与美托洛联合治疗频发房性早搏及短阵房速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美托洛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参松养心胶囊 美托洛尔 房性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探讨丁咯地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丁咯地5、10、20mg/kg组,每组6只大鼠。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于24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脑组织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丁咯地5、10及20mg/kg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83±0.41、1.67±0.82、1.50±0.55,与单纯缺血组的3.00±0.6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1);内皮素含量分别为(169±39)、(155±42)、(144±27)pg/ml,与单纯缺血组的(217±51)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1);CGRP含量分别为(150±44)、(170±44)、(173±54)pg/ml,与单纯缺血组的(96±40)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1),且呈量效关系。结论丁咯地对局灶性脑缺血所造成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缺血后脑组织中异常升高的内皮素、增加脑组织中CGRP的含量有关。

  • 标签: 脑缺血 内皮缩血管肽类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丁咯地尔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不同剂型美托洛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开展,选择80例于我院诊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按照所用美托洛剂型的不同均分为两组,以美托洛平片治疗为对照组,以美托洛缓释片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不同剂型美托洛治疗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疗效和心率变异性。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为77.5%,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高,心率变异性指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缓释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可以增强疗效,帮助患者改善心率变异性,值得去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剂型 美托洛尔 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 心率变异性 影响
  • 简介:托伐他汀具有稳定颈动脉斑块、恢复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血栓形成、减少炎症反应作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我院将托伐他汀和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阿托伐他汀 二级预防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服用托伐他汀前后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dimethylarginine。ADMA)、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lyCreactiveprotein,hsCRP)、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tidase,,yGT)浓度,以评价该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电脑数字随机表法选择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80例,服用托伐他汀2年,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ADMA、hsCRP、ALT、AST、γ-GT、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清ADMA[(2.77±0.35)μmol/Lvs(3.78±0.47)μmol/L,P〈0.05]、Aur[(34.2±9.3)U/Lvs.(83.4±16.7)U/L,P〈0.05]及hsCRP[(1.58±0.70)μg/LUS.(2.85±0.63)μg/L,P〈0.05]浓度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1-GT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得到了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服用托伐他汀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阿托伐他汀 C反应蛋白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丙氨酸转氨酶
  • 简介:目的对氨氯地平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上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年间来我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利用随机分组别的方式将患者分为随机的两组,例数均为55例,对照组利用氨氯地平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氨氯地平托伐他汀钙片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血脂及血压水平。结果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3.47±0.53)mmol/L、(1.75±0.45)mmol/L、(5.42±0.36)mmol/L、(79.30±6.00)mmHg、(122.60±4.00)mmHg与对照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60±0.60)mmol/L、甘油三酯(2.56±0.37)mmol/L、总胆固醇(6.75±0.35)mmol/L以及舒张压(94.20±2.00)mmHg、收缩压(146.30±3.00)mmHg相比明显降低;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比对照组得高,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时治疗作用更显著,可以有效地对患者血脂及其血压水平进行改善。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脂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利沙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轻-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利沙坦酯组和缬沙坦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监测诊室血压(CBP)、心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2周结束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治疗12周末,两组的诊室血压,24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及夜间下降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无显著变化;利沙坦酯降低白昼及诊室收缩压(SBP)和降低24h、白昼、诊室收缩压幅度优于缬沙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DBP)平均降压幅度、血压达标率、谷峰比值(T/P)及平滑指数(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自行缓解,但在引起转氨酶升高方面比较,利沙坦酯更安全。结论利沙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高血压 阿利沙坦酯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和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可溶性CIM0配体(sCIMOL)的影响。方法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结果,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80例)和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组(80例),再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80例,口服托伐他汀10mg/d)和强化治疗组(80例,口服托伐他汀40mg/d);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和4周)血脂水平的变化及血清PAPP—A、SAA、sCIMOL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及血清PAPP—A、SAA、血清s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强化治疗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强化治疗组血清PAPP—A、SAA、sCIMOL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降脂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快速降脂.能迅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 标签: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妊娠相关蛋白A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可溶性CIMO配体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托伐他汀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血脂正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择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血脂正常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5mg,1/日)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托伐他汀(立普妥,20mg,1/晚)治疗,干预疗程为12个月。采用高频超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总动脉(CCA)、颈动脉膨大处(BULB)、颈内动脉(ICA)IMT厚度及血压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CCA、BULB和ICA的IMT值及血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药物干预12月后,治疗组患者CCA、BULB、ICA的IMT厚度分别为0.80±0.17mm、0.91±0.18mm、0.67±0.18mm;对照组患者CCA、BULB、ICA的IMT厚度分别为0.88±0.21mm、1.07±0.18mm、0.76±0.19mm;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干预后CCA、BULB和ICA的IMT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脉压差分别为58.06±5.56mmHg、67.18±4.6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托伐他汀能够改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血脂正常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降低脉压差水平,对延缓动脉硬化进展有帮助。

  • 标签: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脉压差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氨氯地平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结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收录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总结,从中抽取108例设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4例)和探讨组(54例)。对照组者给予患者使用氨氯地平片,探讨组给予患者使用氨氯地平托伐他汀钙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1)两组患者的降压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和TNF-α水平明显改善(P〈0.05),其中探讨组治疗后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探讨组患者治疗后的TG、TC、HDL-C和LDL-C均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颈动脉IMT和动脉粥样硬化PV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探讨组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PV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突出(P〈0.05)。结论在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氨氯地平托伐他汀钙片可有效维持患者的正常血脂水平,具有较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片 冠心病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托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兔脂肪细胞分泌组织因子(TF)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兔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细胞,实验设对照组、ox-LDL干预组、托伐他汀干预组及联合干预组,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分别以不同终浓度的ox-LDL和托伐他汀进行单独或联合干预,孵育24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F和PAI-1蛋白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TF和PAI-1mRNA表达。结果ox-LDL使脂肪细胞分泌TF和PAI-1显著增加,TF和PAI-1mRNA表达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托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兔脂肪细胞TF和PAI-1mRNA表达及蛋白产生。联合干预组与ox-LDL组比较,托伐他汀使TF和PAI-1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托伐他汀对ox-LDL诱导的兔脂肪细胞表达凝血和纤溶因子异常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标签: 脂细胞 脂蛋白类 LDL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阿托伐他汀
  • 简介: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DL-C亚型和T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普罗布考500mg,2次/d;托伐他汀20mg,1次/晚;对照组给予托伐他汀20mg,1次/晚。2组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TG、TC、LDL-C、HDL-C、HDL2、HDL3。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TG、TC、LDL-C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患者HDL-C和HDL2明显下降,HDL3、HDL3/HDL-C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HDL-C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G、TC、LDL-C、HDL-C、HDL2明显下降(P〈0.05),HDL2、HDL3/HDL-C明显升高(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可更好降低TG、TC、LDL—C,虽然同时HDL—C总量有所下降,但逆向转运TC能力更强的HDL3却增加。

  • 标签: 普罗布考 胆固醇 HDL 甘油三酯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2型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托伐他汀或普伐他汀对血小板聚集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2例ACS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普伐他汀组(P组)和托伐他汀组(A组),两组均予氯吡格雷300mg顿服后,75mg/d维持。P组予普伐他汀。入院后24h内和第14天分别测定TC、HDL-C、LDL-C、血小板聚集率(PAR)、肝功能,并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两组TC、HDL-C、LDL-C水平在基础状态和第14d,差异无显著性(P〉0.05);(2)P组或A组PAR在治疗后和基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P、A两组在治疗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3)心血管死亡、再发心肌梗塞复合终点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托伐他汀或普伐他汀与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两组效果相似,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氯吡格雷 他汀类 血小板
  • 简介:目的探讨托伐他汀钙预治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拟行PCI术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0)与对照组(n=40)。其中对照组患者为首次进行PCI治疗且术前未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患者在术前连续口服托伐他汀钙片3个月以上,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h、24h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以及炎性反应进行监测,同时观察患者术后20min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血流分级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个月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CI术前、术后12h及24h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PCI术前及术后的TMPG及TIMI血流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伐他汀钙预治疗在ACS患者PCI术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心肌的损伤,降低炎性反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血流灌注并降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比较实际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良好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治疗冠心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分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应用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生理状态,改善躯体疼痛,且对于控制冠心病及糖尿病病情也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糖尿病 临床效果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arterysclerosis,CA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以及托伐他汀对此的影响.方法选择CAS患者212例,按照CAS严重程度分为3组.轻度CAS组73例,中度CAS组96例,重度CAS组43例,每天口服20mg托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AS斑块的数量和稳定性、HDL-C、LDL-C、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变化.结果中度CAS组和重度CAS组治疗后IM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77±1.26)mmvs(2.23±1.06)mm,(2.15±1.10)mmvs(2.61±1.31)mm,P<0.05].3组治疗前后IMT和斑块性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治疗前后LDL-C、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治疗前TG、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治疗后LDL-C、TG、hs-CRP、CD8明显降低,HDL-C、CD4、CD4/CD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托伐他汀治疗CAS的机制之一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疾病 T淋巴细胞亚群 C反应蛋白质 降血脂药
  • 简介:目的观察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降压组和调脂联合降压组,治疗3个月后对治疗前后降压疗效及昼夜血压变化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单纯降压组白天收缩压下降值为(17.1±3.5)mmHg,舒张压下降值为(7.9±2.5)mmHg,夜间收缩压下降值为(15.5±4.2)mmHg,舒张压下降值为(7.2±3.2)mmHg;而调脂联合降压组白天收缩压下降值(19.6±4.1)mmHg,舒张压下降值(10.5±3.1)mmHg,夜间收缩压下降值(19.2±4.0)mmHg,舒张压下降值(10.5±2.8)mmHg,调脂联合降压组及单纯降压组血压水平均较前下降,但调脂联合降压组患者夜间血压降低较单纯降压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氨氯地平能有效降低血压;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减少昼夜血压波动,改善昼夜节律消失现象。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贝那普利 氨氯地平 非杓型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中度和重度心力衰竭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颜动和心房扑动)患者静脉注射地硫革控制心室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NYHAⅢ、Ⅳ级的中、重度心力衰竭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给予地硫革静脉注射,观察有效率及血压、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85例患者人选,80例(94.1%)患者有效,心室率由用药前的(149.5±18.2)次/分下降至用药结束时的(gs.3±17.5)次/分,下降幅度36.2%,平均起效时间(6.3±3.9)分钟,用药前后心室率下降有显著意义(P〈0.001)。所有患者血压均有下降但多在正常范围,有5例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伴窦性心动过缓,无1例出现心功能恶化。结论静脉注射地硫革能迅速有效地控制中重度心力衰竭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的快速心室率,而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地尔硫革 房性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