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为提高双孢菇废弃物菇柄综合利用率,探讨其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分析热风干燥过程中热风温度、切片厚度对干燥特性的影响,建立水分比与干燥时间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拟合检验。结果表明,随热风温度的升高,切片厚度的减小,双孢菇废弃物菇柄干燥时间缩短。热风干燥过程主要为降速期,其干燥过程符合Page方程。该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拟合良好。双孢菇废弃物菇柄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热风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切块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双孢菇废弃物菇柄的干燥活化能为27.274kJ/mol。

  • 标签: 热风干燥特性 动力学模型 废弃物菇柄 双孢菇
  • 简介:为获得超高压提取大豆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描述提取的动力学过程,以压力、保压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为试验因子,大豆皂苷得率为响应值,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根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以所得数据为样本,建立超高压提取大豆皂苷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大豆皂苷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液料比〉压力〉乙醇体积分数〉保压时间,边际效应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保压时间〉压力。确定超高压提取大豆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439.09MPa,保压时间16.28min,乙醇体积分数83.53%,液料比32.28mL/g,在此条件下大豆皂苷得率为1.252%,优于传统的回流提取。所得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提取液中大豆皂苷浓度随压力、保压时间及液料比的变化关系。超高压提取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可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 标签: 大豆皂苷 超高压 提取 动力学模型
  • 简介:通过对各项指标正常的小麦进行大量粉质拉伸试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新小麦的熟化期实际上是小麦外层的一个熟化过程,小麦麦芯的熟化期几乎为零.因此小麦的容重越高,外层占比越小,其熟化期越短;小麦的容重越低,外层占比越大,其熟化期越长.容重特别低的小麦,其熟化期时间是普通小麦的2倍或者2倍以上.

  • 标签: 小麦粉 试验数据分析 熟化期 熟化过程 普通小麦 容重
  • 简介:原料奶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是波动变化的。本文在建立10~37℃温度范围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原料乳中生长模型的基础上,得到温度变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状态的影响。采用"等效生长时间"理论,结合modifiedGompertz模型得到波动温度下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2,Af,Bf均接近于1,表明所建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波动温度下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状况。此外,将模型与CombasePredictor(CP)软件在相应条件下所建波动模型作比较,CP模型基于肉汤培养基而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速率明显大于牛奶中培养的,表明预测软件应用于食品中进行波动温度建模时应作验证,在牛奶中建立的波动模型的适用性较高。

  • 标签: 原料乳 金黄色葡萄球菌 波动温度 验证
  • 简介:现代制粉工艺被称作逐步研磨工艺,因为麦粒及其组成部分是在多道磨粉机内经过缓和研磨而生成面粉。该工艺不但可以发挥前路皮磨系统多造心、多造渣的功能,优化清粉系统设计,扩大了清粉范围,而且实现最大限度加宽前路心磨尽早研细成粉;避免后路高灰分物料的污染。

  • 标签: 制粉工艺 研磨工艺 清粉系统 组成部分 皮磨系统 磨粉机
  • 简介:摘要分析柚苷酶产生菌青霉(Penicilliumsp.)1523在5L自控发酵罐中的分批发酵动力学。探讨了青霉1523在5L罐分批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柚苷酶合成及基质消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菌体生长呈典型S型曲线,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趋势呈现部分相关性.属于部分偶联型。基于这些过程曲线的变化规律,结合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建立了柚苷酶产生菌青霉1523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学推导和非线性拟合获得了模型中各参数的最佳取值,最终确定了能够较好表征青霉1523分批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柚苷酶合成以及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方程。

  • 标签: 柚苷酶 分批发酵 动力学模型 非线性拟合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麦制粉工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小麦制粉设备和技术,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小麦制粉产业的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小麦制粉工艺技术。简述我国先进小麦制粉工艺技术的形成、特点与创新点。通过完善系统、关键部位的强化及创新技术的应用,使小麦制粉工艺技术具有适应我国原粮加工及我国小麦粉生产的特色,其工艺效果与关键工艺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标签: 制粉 工艺 中国特色 特点 创新点
  • 简介:目前,中国食品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其总产值居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首。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有15个省、市、自治区在制定“九五”国民经济规划时,把食品工业列为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近20年来,食品工业在“面向两个市场”的发展中,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食品产业结构调整趋于合理在食品工业四大产业中,以1993年为基数,1997年食品加工业产值2078亿元,比基数增长36.89%,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4.27%降为39.48%;食品制造业产值

  • 标签: 食品工业 新时期 支柱产业 农业产业化 国民经济规划 食品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