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症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50例医院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有无血症分为观察组(有血症,共计22例)与对照组(无血症,共计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的差异,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血症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发现血症是造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率升高的危险因素(OR值为5.021,P<0.05)。结论:血症的发生会导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风险升高,因此需要加强此类患者的临床观察,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低钙血症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磷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磷代谢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磷>1.78mmol/L的患者52例,入选患者的原治疗方案不变,采用自身对照,由护士指导患者,给予磷饮食;3个月后,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磷、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磷乘积情况及干预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的变化.结果3个月后,患者血磷、磷乘积显著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iPTH、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不显著,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磷饮食,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磷代谢,防止因磷代谢紊乱导致的营养不良状态.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磷饮食 钙磷代谢
  • 简介: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严重创烧伤所导致的休克晚期存在血管反应性现象。它主要表现为全身血管对舒缩血管物质的反应降低或不反应。血管反应性不仅影响着病情的发展及转归,而且严重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有研究提示,制约严重创伤、休克治疗效果的内源性因素,除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障碍及全身炎性反应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外,血管反应性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临床许多重症晚期对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反应减弱或不反应,都可能与血管的反应性有关,所以血管反应性问题日益受到临床医师和基础研究工作者的重视。

  • 标签: 血管低反应性 休克 全身炎性反应 多器官功能衰竭 能量代谢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为保证的吸收,儿童的身体里必须有充足的维生素D。和磷一起使用可增强骨骼和牙齿的健康(身体中几乎所有的都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孩子身体中的含量是所有矿物质中最高的。帮助身体对铁进行利用,而且有助于营养物质通过细胞壁得以输送。心血管结构的好坏是由和镁的共同作用来决定的。

  • 标签: 钙含量 心血管结构 维生素D 营养物质 身体 矿物质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磷酸(CaPO4)涂层一阳极氧化钛表面在体外和体内的有效性。材料和方法:光滑表面作为阴性对照组.喷砂/酸蚀表面和阳极氧化表面作为阳性对照组.磷酸涂层一阳极氧化(CaPO4-coatedandanodized,CPA)表面为实验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进行表面特性分析。在体外,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价成骨分化。在体内.收集来自六只兔子2周和4周的标本,用骨-植体接触(bone—to—implantcontact,BIC)比值和骨面积(bonearea,BA)来分析骨反应。结果:光滑对照组的平均高度偏差(Sa)和表面积比值(Sdr)的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32±O.03μm和36%±15%.喷砂酸蚀组为1.36±0.11μm和56.7%±16.1%,阳极氧化组为0.68±0.02μm和50.9%±2.9%.CPA组为0.67±0.11μm和50O%±169%。各组在7和14天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着差异。在体内实验中.2周后.CPA组表现出的BIC比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阳极氧化组和CPA组表现出的BA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在4周.各组之间的BIC比值和BA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个磷酸(CaPO4)涂层一阳极氧化表面可以促进骨一种植体界面快速形成骨结合并在植体表面有更多的骨形成。

  • 标签: 磷酸钙 牙种植体 骨结合 氧化 表面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分析子宫肌瘤手术病患通过实施术中保温护理术后低温体温反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取的80例子宫肌瘤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病患,常规组在术中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术中给予保温护理,对两组病患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体温情况、术中出血情况、应激反应等进行对比阐述。结果观察组低温、寒战情况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用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HR及血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对子宫肌瘤病患实施保温护理不仅能降低术中发生低温反应,亦减轻病患术中应激反应,对保障术中病患的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提升治疗的意义重大。

  • 标签: 术中保温 子宫肌瘤 术后 低体温反应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治疗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相对参照组较大,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87.5%,组间对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敏C反应蛋白、左心射血分数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都具有显著临床效果,但对于患者降低血脂方面,瑞舒伐他汀临床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 标签: 冠心病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萧县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根治术治疗的DTC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血症患者纳入发生组(24例),未发生血症患者纳入未发生组(80例)。设计一般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询问并记录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多因素找出可能导致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血症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血磷、白蛋白(ALB)无关(均P>0.05),与血镁、淋巴结清扫范围、甲状旁腺切除有关(t=2.974,χ2=4.678、18.48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镁水平表达、双侧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切除是导致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血症的危险因素(OR>1,均P<0.05)。结论血镁水平表达、双侧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切除是导致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血症的危险因素,应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行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DTC患者根治术后发生血症的风险。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细胞分化 外科手术 术后并发症 低钙血症 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旁腺 危险因素
  • 简介:粉煤灰为硅铝原料,NaOH和钠水玻璃为激发剂,粉煤灰和NaOH混合后加水玻璃并在50℃、60℃、70℃、80℃和90*(2的烘箱内养护6h、12h和18h制备地质聚合物。探讨了高温短期养护对地质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在80℃下养护18h的地质聚合物进行了XRD和TG分析,表明形成了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煤灰地质聚合物。在较低温度下只有经较长时间养护才能获得较高抗压强度的地质聚合物;而在较高温度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高抗压强度。

  • 标签: 地质聚合物 高温养护 短期养护 低钙粉煤灰
  • 简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发展至中晚期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发病机制主要是CKD进展导致肾脏产生的1,25(OH)2D3分泌不足,导致、高磷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导致血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增高,SHPT患者不仅表现为磷代谢紊乱、转移性钙化,还会导致骨骼、关节疼痛、骨骼畸形(如退缩人综合征)。

  • 标签: 甲状旁腺切除术 低钙血症 肾脏病患者 PARATHYROID 转移性钙化 钙磷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体重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护理要点,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期间将前来我血站献血者中选取70例体重并且献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献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献血者以及对照组献血者,每组均有献血者数为35例,对照组献血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献血者给予综合的护理方法。比较实验组献血者以及对照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以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从本次研究结果可得,实验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献血者,实验组献血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献血者,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重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者应该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改善献血者的临床效果,提高了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低体重 献血者 不良反应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反应患者体外受精方式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非严重男性因素不孕且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卵巢反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长效超促排卵方案,观察组各与微刺激性超促排卵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超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Gn使用时间(7.58±1.68)d、Gn用量(1026.51±451.28)U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获卵数(2.61±0.42)个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胚胎冷冻率55.0%、移植周期取消率52.5%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反应患者行体外受精时选择微刺激超排卵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卵巢低反应 体外受精方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离子拮抗剂能够对血管内层组织起到保护作用,现阶段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的治疗中,且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被临床认可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然而,虽然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受多因素的影响,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影响疗效的发挥。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并总结了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以为后续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防治不良反应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用药安全性,现综述如下。

  • 标签: 钙离子 拮抗剂 降压药 临床应用价值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疗效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发生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病人80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实行透析的对照组和实行血液灌流联合透析的实验组。结果在医治后,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卧位血浆尿素活性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病人使用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医治,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血液灌流 低钙透析 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的30例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然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A组(15例)和B组(15例),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对B组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所下降,其中B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A组患者,而且接近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血压状况,保持患者血压的稳定,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可以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 血液灌流 低钙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甲状腺肿瘤术后血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10-2019.10, 1年内收治的 100例甲状腺肿瘤术后血症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5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 50例,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具有一定效果,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后生活生活质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生活质量水平,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规范化护理能够加快甲状腺肿瘤术后血症患者恢复情况,减少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一定临床效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肿瘤术 低钙血症 规范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合并血症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59例,克罗恩病(CD)13例。根据是否存在血症,分为血症组(n = 29)和正常血组(n = 43)。对血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血钠、血磷、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和CDAI、日照时间≤2 h/d是IBD患者合并血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OR = 3.421,95%CI:1.301 ~ 4.134,P = 0.008)、DAI(OR = 3.096,95%CI:1.901 ~ 8.907,P = 0.024)、CDAI(OR = 2.248,95%CI:1.211 ~ 7.352,P = 0.033)、日照时间≤2 h/d(OR = 1.442,95%CI:1.334 ~ 5.881,P = 0.007)是IBD患者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上述指标的AUC均>0.7。结论IBD患者易出现血症,IBD患者如有白蛋白降低、DAI或者CDAI评分升高、日照时间≤2 h/d,其合并血症的风险增加。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低钙血症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