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陆九渊“发明本心”和王守仁“致良知”德育宗旨既重道德意识涵养,又重道德活动实践,把察识其“心”与存养“良知”连于一体,以伦理约束、道德修养来代替强权束缚和宗教迷信,展示出宋明新儒学的风格。陆九渊主张“万物皆备于我”的格物致知方法,王守仁则提倡“知行合一”的方法。陆九渊提倡“六经注我”的为学观,王守仁则提倡“内求吾心”的为学观,他们认为儒学经典本身不能构成人生价值的终极根源。陆王心学对突破程朱理学教育思想的束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造成了束书不观而空谈心性的为学陋习。

  • 标签: 陆九渊 王守仁 致良知 格物致知
  • 简介:唐君毅毕生以教育为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意识、教育目的、教育方式等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强调人格教育和通识教育。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不无启迪作用,值得借鉴。

  • 标签: 唐君毅 教育意识 教育目的 人格教育 通识教育
  • 简介:文化与认知交互作用的观点,为个体发展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范式。这种范式打破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去文化性”和“价值中立”思想,强调价值观、符号规则等文化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儿童数学认知具有跨文化差异,对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进行探讨,对儿童数学认知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性研究从文化与认知的基本关系人手,从文化模式和文化工具两个角度分析了文化因素对儿童数学认知的影响,以期更深刻地理解儿童数学认知的文化内核,以及文化与儿童数学认知相互作用的机制。

  • 标签: 儿童数学认知 文化性 文化模式 文化工具
  • 简介:教育学者的实践关怀,在我国教育领域表现为一部分教育学者正以饱满的热情关注着教育实践活动,思考着教育实践问题;他们走向中小学教育现场,为教师们献计献策,谋求教育革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鼓励教育学者更多地关怀实践、亲近实践、融入实践、躬身实践,尤显重要.

  • 标签: 教育学者 实践关怀 教育实践
  • 简介:易安词的思想价值应当肯定.其思想价值体现在: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假道学的蔑视;以个人身世之感寓山河之恸,故国之思;不满南宋政权的偏安;对生命的珍惜,对人生的奋进、追求.

  • 标签: 李清照词 思想价值 疏理
  • 简介:教师专业生活的勇气是教师在专业生活中以自己身体实践活动为依据发生和显现出来的敢于迎战恐惧、勇于承担焦虑的对专业发展具有内在动力性的气魄。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其专业生活中常怀敬畏之心、自觉的责任担当、在自我否定中实现自我肯定、多种方式应对恐惧等方面。教师专业生活勇气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有助于教师克服自身专业发展中的困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可能的一个前提;从根本上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

  • 标签: 教师专业生活 身体实践活动 勇气 教师专业发展
  • 简介:江苏省是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一,畜牧业是江苏的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江苏畜牧业经历了“数量扩张、量质并重和转型提升”三个阶段,特别是近10年的稳定发展,基本实现了畜产品供应由相对紧缺到不断充裕的历史性转变。根据江苏省畜牧业发展状况,利用GM(1,1)模型预测江苏今后五年畜牧业总产值,指出今后畜牧业发展及需求将稳步增长。

  • 标签: 江苏 畜牧业 灰色模型
  • 简介:"生命自觉"是"生命·实践"教育学的核心概念,"育生命自觉"是该学派的基本论题,它最先由该学派创始人叶澜教授提出。为论证其依据及其合理性,需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育生命自觉"何以在当代中国被提出?与人类社会中的其他社会相比,它是否具有唯一性?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是什么样的继承与转换关系?"育生命自觉"是在我国市民社会逐渐发育、个人自由生存的条件已经具备的情况下的一个显性的时代性命题。欧洲和北美等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都曾遭遇类似的问题,所以,这一论题还具有世界性、现代性的普遍意义,也是一个人类学命题;区别在于它富含深厚的以生命意义为基本线索的中国文化特质。

  • 标签: 育生命自觉 时代性论题 人类学论题 中国文化特质
  • 简介:〔摘要〕经验告诉我们,要达到《新课标》中的要求,必须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否则这种理论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在注重学生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更应该致力于指导学生在课下通过个体的方式提高阅读能力。

  • 标签: 〔〕课程与教学论新课标课堂阅读教学课堂外阅读
  • 简介:<正>一、有机协调问题的产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表明:对于一国或一地区来说,相对于生产力水平的教育短缺或者教育过度,都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力量;相反的结果是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或劳动生产率的降低。

  • 标签: 国民教育水平 有机协调 教育过度 教育资源 受教育 教育结构
  • 简介:以楚辞中的服饰(包括丝织品)描写为依据,阐述战国时期楚地服饰风貌及其特征,研究楚辞的服饰文化价值。楚辞中的服饰文化现象至少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价值:一是为研究战国时期南国楚地服饰文化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二是楚辞中的服饰现象反映了南方楚国当时的社会生活水平和人们的精神风貌;三是根据服饰文化传承的特质,从楚辞服饰现象出发,不仅可以寻觅到远古时代的服饰踪影,而且后世的服饰现象也可以从楚辞中寻觅到历史传承的雪泥鸿爪,楚辞中的服饰现象为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 标签: 楚辞 楚地 服饰文化 价值
  • 简介: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对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教学到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视,逐渐成为趋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其趋于暗合,也是人们潜心研究的课题。同时,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地提出了教书育人、发展个性、培养人格等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地改进这些问题,开展了广泛的争论。笔者带着教书育人、发展学生人格的问题,重温了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教授有关的教育论著,并就此问题作简要介述,冀望对我

  • 标签: 人格教育 林砺 学生人格 教育对象 教学改革 人格独立
  • 简介:劳动教育的精神怎样才能完全地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地发展,进而显现劳动教育的价值,这涉及到劳动教育实践取向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当以"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挖掘自然界的教育资源;尊重儿童的精神生活,深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依托国家共同体,走向教育共同体"为取向。只有这样,合乎理性、合乎道德的劳动教育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儿童才能通过劳动教育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建构自我未来的良善生活。

  • 标签: 劳动教育 儿童 自然 生活 共同体
  • 简介:面对近代中国“群雄环伺,祸变靡常”的局面,郑观应认为教育是富强救国的根本大计。他以天人观、道器观为基础,用诗性的笔触,阐发了自己的教育哲学。他主张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构建中国的新教育体系,尽快实现近代教育的蜕变与超越,为民族的复兴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他的诗性教育哲学为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提供了助推力。

  • 标签: 郑观应 教育哲学 中国教育现代化
  • 简介:综合高中的内涵是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开设文化必修课程与升学或职教选修课程,通过自由选择,达到校内分流。它是既能满足升学需要、又能满足就业准备需求的高中阶段教育的一种学校类型,它具有普职融通性、适性发展性、分流后延性、课程兼顾性、自主选择性、多向发展性和模式多样性等特点。

  • 标签: 综合高中 内涵 特点
  • 简介:〔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对初中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文化价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本文当中,笔者将深入探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方法。

  • 标签: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 方法
  • 简介:〔摘要〕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的自身特点对教学方法不断反思与探究,以此来提升整理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方法及教学功能进行深入的反思,旨在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并为今后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提出可参考的依据。

  • 标签: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
  • 简介:以名著达致修养看似美好,实际上并非坦途,它注定无法解决死人之手问题——由时间和名著表达方式造成的接受困难。这是赫钦斯名著阅读计划无法推广的原因。以名著达致修养最终会悖论式地造成名著本位,在规定时间训练学生咽下大量名著“锯末”,其结果是制造学者而非培养通达之人,因此更适合研究生而不是本科生。对本科生来说,变通办法是综合施特劳斯方案与茨威格方案,同时重视教材和论文的价值。对学生来说,可以考虑余华方案,据自己的精神气质取舍名著。

  • 标签: 名著 死人之手 制造学者 施特劳斯方案 茨威格方案 余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