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探寻和评价老年人后牙残根残冠的铸造核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老年人可保留的后牙残根残冠,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以后进行牙体预备,取印模、灌制模型,制作铸造核(多根牙时,加斜插式移动钉),临床粘结.在铸造核上进行全冠制备,取印模,完成全冠的制作,临床试戴、抛光、粘结,完成核冠修复.结果:1~3年随访观察,铸造核冠与牙体组织密合度良好,修复体无松动,冠周牙龈未见异常反应,X线片示无可见继发龋.结论:铸造核冠可以视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修复老年人残根残冠,以维持他们的正常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铸造桩核冠 后牙 残根残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纤维金属核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86例牙体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行金属治疗对照组(n=43)和行玻璃纤维治疗实验组(n=43),对比疗效。结果行玻璃纤维修复的实验组牙体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行金属核修复的对照组,P<0.05。结论行玻璃纤维修复牙体缺损疗效极佳,价值显著。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使用玻璃纤维金属核进行牙体缺损的修复,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存在牙体缺损需要进行核修复的患者100例(包括患牙132颗)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式,根据患者使用的核类型分成玻璃纤维组(58例,共76颗)和金属核组(42例,共56颗),两组患者在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玻璃纤维组使用玻璃纤维联合纳米树脂堆塑进行核修复,金属核组使用铸造金属核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玻璃纤维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出金属核组14.75%,P<0.05,优势明显;统计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评分,玻璃纤维组明显高于金属核组,P<0.05。结论对存在牙体缺损需要进行核修复的病例,采用玻璃纤维修复的临床效果更好,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对修复后效果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前景巨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玻璃纤维金属在口腔残根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需要进行口腔残根修复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较早的为对照组(56例,70颗),采用金属进行口腔修复,入院较晚的为观察组(56例,70颗),采用玻璃纤维进行口腔修复,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5.71%,对照组为81.4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发生牙根折断和核松动的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全冠松动、核折断以及根尖炎性反应发生率方面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残根修复当中,应该首选玻璃纤维,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口腔残根修复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 效果
  • 简介:摘要油底壳类铸件是发动机重要零部件之一,是发动机上最大的深型腔、薄壁、大平面铸件。一般要求,能够承受0.1MPa的水压试验,铸件要求无缩孔、缩松、裂纹等铸造缺陷。由于油底壳裸露于发动机外表,所以油底壳类铸件表面质量要求也比较高。

  • 标签: 大型油底壳 半金属型 铸造工艺
  • 简介:摘要:由于铝的资源非常丰富,铝制品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铝合金发展的过程中,其铸造产品具有的很多优点逐渐展现。它质量轻、强度高、减震性能好,这些优点使得越来越多的领域铝合金已经代替传统的钢铁材料。熔铸作为铝合金产品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成品的性能。本文结合气滑式铸造特点对铝合金圆锭边部夹渣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的改进进行了详述。

  • 标签: 铝合金 熔铸 熔炼 铸造 非金属夹渣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震动技术愈发的趋于成熟,本文主要分析了振动技术在铝、铜、铁等金属材料铸造成形过程中的广泛使用情况,同时分析了铸造成形的金属材料铸造基本机理性能,与此同时,研究分析对金属铸造成形施加振动的影响得知,施加振动可以有效的改善金属内部组织结构、提高金属材料铸造金属的强度性。

  • 标签: 振动技术 金属材料 铸造
  • 简介:老年患者残冠、残根的保存修复,是老年临床修复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增龄性、病理性变化,老年人残冠残根具有鲜明的特点,传统的钢丝或成品修复,难以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作者自1997年开始应用铸造核冠修复技术,根据牙根的解剖特点设计核,修复老年患者的残根、残冠,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残冠 残根 桩核技术
  • 简介:残根、残冠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传统方法是由成品或螺纹钉固位,用树脂套冠或光固化树脂等修复,由于成品与根管不密合,易脱落,多次桩冠或多次光固化导致牙体继发龋,使牙体组织缺损越来越大,最后导致牙缺失.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金属核修复残根、残冠共50例70颗牙,并随访1—2年,无一例脱落及牙根折断,仅二例出现崩瓷,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残根 残冠 金属桩核 根管制备 桩核 FX玻璃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修复治疗中金属口腔修复与预成纤维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金属口腔修复治疗,研究组实施预成纤维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牙周指数以及修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度、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且修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中预成纤维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金属口腔修复,能够有效缩短修复时间,提升修复质量,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金属桩 预成纤维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修复治疗中金属口腔修复与预成纤维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 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实施金属口腔修复治疗,研究组实施预成纤维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牙周指数以及修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度、探诊深度、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且修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口腔修复治疗中预成纤维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金属口腔修复,能够有效缩短修复时间,提升修复质量,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金属桩 预成纤维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玻璃纤维金属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取100例(146颗患牙)作为观察对象,按双色球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金属核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随访1年,两组患者在修复完整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颜色匹配度和边缘适合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牙体缺损通常采用玻璃纤维金属核修复牙体,前者具有色泽自然、操作简单、修复成功率及满意度高的优点,较传统金属核修复牙体更具优势,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治疗当中,采取金属与预成纤维治疗方法,对患者口腔修复治疗效果的影响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取为本院收治的68例口腔修复治疗患者,2020.01--2022.09时间段设置为研究样本采纳时间范围,密封信封抽选分组,分组对照方式对比,探讨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对照组收录的34例患者,开展常规金属治疗方案;实验组收录的34例患者,开展预成纤维治疗方案;统计不同组别患者的:(1)牙周指数;(2)修复成功率。结果:实施治疗活动后,统计对比纳入人员牙周指数、修复成功率,实验组在此期间,相对比之对照组,牙周指数、修复成功率改善状况更加积极,(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当中,采取金属与预成纤维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较为积极,可及时满足患者实际治疗需求,治疗价值较高,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金属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评估边缘形态与粘接剂两种因素对全冠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并探讨两种因素对全冠边缘适合性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制作预备体长6mm、直径10mm、聚合度12°的树脂模型60个,按不同边缘形态随机平均分为2组,每组模型进而被随机平均分为3个小组。每一模型进行四点标记,常规制作钴铬金属全冠,按标记点就位。边缘形态(因素A)选取2种:A1为凹面肩台,A2为直角肩台;粘接剂(因素B)选取3种:B1为聚羧酸锌水门汀粘接剂(ZPCC),B2为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GIC),B3为RelyXUnicem树脂水门汀粘接剂(RC)。按照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分别对6组金属全冠进行粘接处理,每个金属全冠均采用10kg载荷加压至粘接剂完全固化。每个金属全冠在代型上粘接前后分别用SMZ745T体视显微镜于四个标志点处对边缘终止线到冠边缘外侧之间的垂直边缘缝隙进行拍照,用Image-ProPlus6.0软件系统进行测量,计算粘接前后冠边缘缝隙的浮升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粘接后A1B1、A1B2、A1B3、A2B1、A2B2、A2B3六组边缘浮升量分别为(64.84±35.62)、(47.47±28.27)、(107.78±56.91)、(69.68±39.44)、(58.44±38.39)、(131.90±66.18)μm。A1B2组边缘浮升量变化最小,A2B3组最大。边缘形态不变时,应用不同粘接剂粘接时的样本浮升量两两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同一种粘接剂时,不同边缘形态的样本浮升量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边缘形态和粘接剂两种因素同时作用时对边缘适合性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考虑到边缘适合性,边缘形态与粘接剂相互之间对边缘适合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临床上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时,建议选择凹面肩台并选用CX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剂粘接。

  • 标签: 边缘适合性 边缘形态 粘接剂 全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后牙残冠残根修复过程中,分体安插式铸造核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4例后牙残根或残冠进行分体安插式铸造核修复。结果采用分体安插式铸造核修复的病例修复效果良好,2年内未出现异常情况。结论分体安插式铸造核修复能够利用后牙残冠、残根的各个根管,从而获得充分的固位力,在缺损范围较大的后牙残冠、残根的修复方法中较为理想。

  • 标签: 残冠 残根 分体安插式铸造桩核 修复
  • 简介:目的评价硅橡胶加预成胶针精密印模法间接制作铸造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广东省深圳牙科医疗中心门诊289例患者的400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及前磨牙残根、残冠,随机分成试验组(248颗)和对照组(152颗),规范制备根管根面。试验组通过根管内注入硅橡胶并插入预成胶针制取根管根面精确印模,技工室完成铸造核。对照组常规以嵌体蜡加金属丝制取根管根面印模并完成铸造。临床试戴,检查核的就位性、密合性、固位性。结果试验组242颗临床检查为优秀(97.6%),对照组136颗临床检查为优秀(89.5%),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橡胶加预成胶针精密印模法间接制作铸造核,精密度高,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硅橡胶印模材料 铸造桩核 预成胶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针对增强牙根抗折性能中采用铸造表面喷砂进行体外试验的效果;方法:收集 40名患者的第一前磨牙进行治疗,研究牙齿均属于近期拔出,在进行治疗后再距离釉牙骨质界 1.5毫米处进行截冠,将样本牙齿随机划分为两组,进行金属全冠修复及铸造核,研究组采用铸造粘固并进行表面的喷砂,参照组不采用处理方式。并在电子万能实验机上测试。结果:研究组的牙齿牙根折裂的强度为 3. 114±0. 367k N, 2 ,参照组的牙齿牙根折裂强度为 2. 774±0. 367k N,其差异性符合统计学的标准。结论:为提高患者核冠牙根修复的抗折强度,进行铸造表面喷砂的效果较为理想,有推广的意义。

  • 标签: 喷砂处理 牙根抗折性能 实验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纤维金属核在后牙区残冠修复中的疗效。方法将到本院口腔科就诊的108例(共113颗)后牙区根充完善的残冠患者随机平均分为金属组及纤维组,分别采用纤维金属核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随访发现金属组修复成功率为82.14%,纤维组修复成功率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金属相比,纤维在后牙区残冠的修复中疗效显著,修复成功率更高,具有广大应用前景。

  • 标签: 纤维桩 金属桩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