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德性伦理学在当代西方复兴,关于德性、品性研究倍受关注。本文对德性内涵基本层面进行了初步梳理,探讨了德性品性、实践智慧、情感、理智能力等层面的特征,力求反映出德性之不同于规则、原则机理,从德性伦理主旨、方法、运行逻辑角度,分析了其在伦理学理论中地位作用。

  • 标签: 德性 品性 性情 实践智慧 规范伦理
  • 简介:'萌'真正内涵是日语与汉语内涵融合,指初生事物某些特征激起欣赏者热情与共鸣,从而决定着它优缺点。'萌'让每个欣赏者甚至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想起自己曾经过去,反思自己现在并规划自己未来。'萌'也意味着稚嫩与青涩,必须挣脱其所属集体束缚,赢得个人解放,在个人道德抉择中走向真正成熟,进而促使具有'萌'性的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跨入文明乃至现代化征途,而众多'装萌''卖萌'都是心态变质体现。

  • 标签: 自然 卖萌
  • 简介:休谟主张从人性内在情感欲望出发来解释人们道德行为,但这种解释走向了一种道德相对主义,无法为人们道德生活提供普遍价值规范。正义不同于道德,正义作为一种公共性规范对所有愿意合作的人应具有普遍约束力。休谟在解释正义问题上特别强调理性慎思作用,当然休谟解释并不是重回理性主义老路,不再是强调理性主导并支配情感,而是把情感作为行动动机,凸显理性慎思对情感欲望调整引导作用。本文最终试图证明,休谟不是单纯靠情感来解释正义,而是基于情感与理性慎思相互作用来解释人类实践中正义原则建构。正义建构是人们综合情感理性因素反思平衡结果。

  • 标签: 自然的德 人为的德 理性慎思
  • 简介:<正>宋希仁先生所著《不朽寿律——人生真善美》一书,不久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是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伦理思想为指导,积个人多年来对人生哲学深入思考讲授人生哲学课程教学实践而写成一部人生哲学专著。全书约二十万字,分为三部分凡九

  • 标签: 人生哲学 真善美 新视角 新体系 个体人 研究视角
  • 简介:行政人员道德责任不是一个内涵固定不变范畴,随着行政模式变迁,行政方向方式都在发生变化,对行政人员道德责任也会有相应要求,专制行政、精英行政和公共行政对行政人员道德责任要求甚至是大相径庭。就其核心道德责任而言,专制行政要求忠诚,精英行政追求效率,公共行政呼唤公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谈论中国公共行政中行政人员道德责任及其实现问题。

  • 标签: 行政模式 行政人员 道德责任
  • 简介:<正>不少人认为,似乎只有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人寸反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其实这是一个绝大误会。台湾出版《爱哲学》一书,清楚地表明了该书作者反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立场。抄录几段,以资证明:在谈到个人与社会关系时,该书指出:“个人与社会不应该是两个对立现实”,它们“相辅相成而不对立。……人既然生来就具有社会性,那么不只应

  • 标签: 爱的哲学 台湾出版 个人主义 个人与社会 以资证明 培养方法和途径
  • 简介:教育:迈向21世纪较量──《夏令营中较量》发表后社会反响权自然《较量》一文形成及内容1992年8月,全国少工委及宋庆龄基金会等单位与日本合作,在内蒙古草原举办了中日儿童探险夏令营.《少年儿童研究》副主编、青年作家孙云晓密切关注这种新型夏令营...

  • 标签: 夏令营 21世纪 少年儿童 下一代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司
  • 简介:从其精神分析伦理学立场出发,拉康对边沁功用主义伦理学进行了一种全新解读,拉康认为在伦理学现代转向中,边沁具有里程碑意义贡献并非"最大多数人最大幸福原则",而是这一原则语言学基础:"虚构理论"。按此理论理解,幸福与善好是人类基于语言所进行一种必要虚构,它已完全丧失其在传统伦理学中实在论基础。由此,边沁功用主义既实现了同传统伦理学形上学基础决裂,同时又开创了从语言学维度对伦理学进行反思建构方向。

  • 标签: 断裂 虚构 幸福 快乐 善好
  • 简介:文章研究梳理了道德认知研究中测量方法理论脉络及其演进。道德认知测量始于皮亚杰科尔伯格临床访谈法。后来者从中汲取精髓,采用量表形式进行道德认知测评,比如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以及林德道德判断测验。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理论发展,研究者将实验测量方法(比如IAT)用于道德认知测评。文章研究分析了各种测量方法优势劣势,并对未来道德认知测量作出展望。

  • 标签: 道德认知 测量 内隐联想测验
  • 简介:<正>张岱年在《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著文认为,价值第一层含义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除此之外,价值还包含对需要层次需要主体进行评价问题。从不同需要之间包容与被包容关系来看,整体需要高于个人需要;从人所异于禽兽特有的需要来看,精神需要高于物质需要。人类价值应该就人类与其他物类比较而言,自我价值应该就自我与别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人类关系而言。人类所追求最高价值是真、善、美,其中真是认识价值,善是道德价值,美是艺术价值。关于个人价值可分为两层意义,一是个人社会价值,即能在一定方面满足社会需要;

  • 标签: 个人的社会价值 需要的层次 张岱年 《中国社会科学》 德力并重 最高价值
  • 简介:谈到作为德性正义,我们通常将其视为一种个人品质,即使我们所设想个人正义与社会正义之间存在某些(根本)关涉,但罗尔斯其他一些人则直接将正义视为"社会制度第一德性",因而"作为德性正义"是适用于个人还是适用于社会,实际上是模棱两可。本文将反思探讨这种歧义性(ambiguity),尽管本文主要关注仍然是个人正义。

  • 标签: 社会正义 德性 个人品质 个人正义 社会制度 罗尔斯
  • 简介:<正>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许启贤副教授著《伦理思考》一书,最近已由中国矿业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多年从事伦理学教学科研工作文集。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教授该书写了序。书中收集九类问题,包括了马恩伦理思想研究、伦理学对象、任务、方法、道德本质、道德与其它意识形态关系、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道德发展规律、青年伦理问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校品德教育等等内容。而且,其中有些内容仍然是目前研究较弱领域。譬如,关于马恩伦理思想研究,现在国内潜心研究真是

  • 标签: 青年伦理 伦理思想 中国伦理学 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意识形态
  • 简介:<正>在中国古代,“信”是人们对自己负责伦理规范,强调是个人与他人交往中信守自己许诺,真心诚意地帮助对方。“信”之观念演变一直维持了其普遍适用性较广泛意义。现试加探讨。

  • 标签: “信” 朋友 道德品质 墨子 人言 论语
  • 简介:道德交互性是人类道德生活基本特征之一.有关动物权利讨论能为我们清楚地揭示出这一点.它主要指向收益负担之间某种程度均衡,对人类道德实践提出了真正挑战.

  • 标签: 动物权利 道德 交互性 本质
  • 简介:在康德伦理学中把恶作为一种隐匿、对立存在,是不符合康德原意误读。同时,忽视恶存在康德伦理学是不完整,善与恶共同构成了康德伦理学完整体系。康德伦理学体系细致分析了恶来源、形态层次以及作用功能。抑恶伦理并不能用来概括康德伦理学,但对于有限理性人而言却是必要。善培育生成是在恶土壤中,要在感性世界中凭借自身力量克服根据不在此恶,需要道德信念坚定、道德偏好纠正更需要勇气力量,才能彰显人德性光辉。

  • 标签: 康德伦理学 抑恶
  • 简介: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以及两者之间划分界限在哪里?这个问题在西方法理学界被长期地予以关注讨论。对此问题不同回答已经形成了自然法学派实证法学派两种截然相反意见。哈特作为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创始人,既坚持实证主义法学传统,主张法律道德分离,又承认法律道德之间具有偶然联系事实,提出了最低限度自然法思想。研究哈特提出自然法思想因由,明确最低限度自然法思想内涵,对我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

  • 标签: 最低限度 自然法 启示
  • 简介:日常生活世界道德秩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理所当然,但这种道德秩序是如何可能呢?本文以先秦儒家努力来尝试回答此问题:从先秦儒家对传统社会伦理结构认识,道德秩序建构所应对"欲"、"恶"基本焦虑,以及传统道德秩序"仁"-"礼"运行模式等方面来见证日常生活世界道德秩序稳定性规范化并非自然而然,而是有一个自觉努力建构过程.

  • 标签: 日常生活世界 道德秩序 儒家 基本焦虑
  • 简介:家训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家庭教育一种重要形式,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文本多样。家训精神是以仁义本,孝亲悌长是家庭伦理核心,诚信友爱是为人处世原则,尊师重道是追求真理法门,知行合一是修身养性要诀,持戒行善是对治五毒良方。家训集德性与智慧于一体,其终极目的是通过教化使人成贤成圣。这种精神无疑对当今家庭教育有着积极借鉴意义。

  • 标签: 家训 德性 智慧 家庭教育
  • 简介:海德格尔后期对风靡全球技术所引发问题给予了很大关注,并且写下《技术追问》一文。在该文中,海德格尔运用现代语言哲学研究方法对技术做了一系列追问,得出"技术就是一种解蔽方式"结论,并且认为这一解释对现代技术同样适用,只是现代技术是一种带有促逼意味解蔽方式。他把这种促逼意味解蔽集合称为座架。在他看来,在技术时代,人处境堪忧,自然关系日益紧张。这一切后果都是技术带来,所以,海德格尔警示人们要打开自己视域,从技术框架中摆脱出来。

  • 标签: 海德格尔 技术 追问
  • 简介:与传统工业经济相比,网络经济具有信息网络所赋予特点,同时又蕴藏着特定道德内涵.从网络经济特征视角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网络经济中所蕴藏"以人为本"、"服务顾客"道德取向;合作双赢、利益共享伦理理念;公正平等、和谐共处价值导向;开放自由、共同发展伦理方向.

  • 标签: 网络经济 特征 伦理意蕴 道德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