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天津爱国青年学生同各界群众一起奋力投入这场反帝爱国运动,勇敢地冲在斗争的最前线,对五四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天津革命历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 标签: 五四运动 天津 反帝爱国运动 反帝反封建运动 火种 思想解放运动
  • 简介:“三反”“五反”运动由于在国史和党史中的特殊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日益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在学界经过20多年的不断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不少颇有见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中既有对“三反”“五反”运动事件本身作出事实介绍的,也有对其运动得失成败、经验教训、历史启示等方面内容作出理性思考和理论学术探讨的。客观地说,已有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这又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考空间。

  • 标签: “三反”“五反”运动历史地位和作用研究述评
  • 简介: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焕发的极大热情和中国共产党人取得的一系列巨大成就,使一部分党的领导人尤其是毛泽东同志产生了骄傲情绪与激情冲动。因此,促成了"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和"人们公社运动",这是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对未来美好政治制度理想化的追求,传统农民的均贫富小农意识所导致的人民公社运动兴起的原因。

  • 标签: 人民公社运动 大跃进:理想制度化
  • 简介:指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发轫,在军事、工业、文通、通讯、教育、科技诸多领域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脚步,从而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和社会向前发展;洋务派的历史贡献与其开放意识和引进举措、重视经济和科技的思想分不开;洋务运动自身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变与不变的矛盾、"制洋"与"羁縻"的矛盾导致其无力完成近代化的历史任务。

  • 标签: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 洋务派 李鸿章 变与不变 资本主义
  • 简介:编者按:中国新闻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浓缩着历史的沧桑,也留下了自身发展的轨迹,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丰富而厚重的史鉴材料.发生在57年前的反"客里空"运动,既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一件大事.拂去历史的云烟,重述那段往事,对党的新闻工作者在话语权问题(即立场问题)、责任感问题、职业道德问题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认真实践,也许不无裨益.

  • 标签: 运动 中国共产党党史 中国新闻史 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新闻工作者
  • 简介:黄日葵1899年6月12日出生于广西桂平县城厢镇五甲街一个书香世家,1916年在县立中学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4月因反对中国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的卖国协定而罢课回国,1918年秋考入北京大学读书。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领导和指导下,他认真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和马克思

  • 标签: 广西 革命运动 黄日葵 统一战线工作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彭公达,湖南省湘潭县西二区下七都下山冲罗家坝(今韶山区永义乡长湖村)人。1903年3月1日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彭公达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湖南农民运动、武装起义的著名领导人之一。他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了一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标签: 湖南农民运动 共产主义理想 大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农民家庭 战争初期
  • 简介:在办公室坐一天,全身都僵得不会动了。2012年,我妈得了子宫癌,朋友开车带我拿着拍好的片子去省立医院找专家,一路上她都在哭,不停地和我说:珊珊啊,太难过了,怎么会这样。像我这种朋克少女是不会在别人车上哭的,当时我心里已经万念俱灰了,脸上还酷得一塌糊涂,

  • 标签: 省立医院 教育话题 家庭教育 我自己 伙伴们 在路上
  • 简介: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革命的开端,有关五四时期人物思想、社会思潮及相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史料的研究,一直是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学者关注的热点,已出版的学术论著及史料,可谓汗牛充栋,产生了所谓“学术高原现象”。可是,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五四运动专门史学术著作却不多见。就我所知,国内出版的有分量的相关著作,

  • 标签: 《武汉五四运动史》 田子渝 中国近现代史 札记 扫描 全景
  • 简介:在华中根据地建设过程中,中共为帮助群众克服生产生活困难,领导群众采取了一种特殊的"贫富互助"借贷形式,以缓解青黄不接及灾荒时期农民的口粮和种子缺乏问题,对于促进根据地经济复苏、抵御灾害和增强民众凝聚力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借贷形式在根据地经济好转之后逐渐减少,并退出华中根据地农村经济舞台。

  • 标签: 华中抗日根据地 “贫富互助” 借贷 成效
  • 简介: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百年中国现代化运动的一个震古烁今的历史转折点,在海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内容中,西方学者十分注重对于该运动的研究。海外学者对五四运动的研究,其内容能够启发我国学者以新的思考,为我国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其研究方法及不足之处能够给予我国研究以新的启示。

  • 标签: 海外学者 五四运动 研究
  • 简介:五四运动之前,西方民主主义是陈独秀政治思想的主流。五四运动后期,陈独秀开始对西方民主主义思想进行反思,并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从而实现了从民主主义者向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 标签: 五四运动前后 陈独秀 政治思想
  • 简介:1934年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主要是为了配合武力上"剿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抗日战争作精神准备.新生活运动以蒋介石重新解释之后的礼义廉耻为中心准则,同时吸取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公共道德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某些精神文明,以整肃国民日常生活,改良社会风气,并以促成国民生活的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为追求目标.新生活运动虽然在推行过程中派生出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它公开回避了抗日问题,它所提倡的一些改良国民生活方式的规定,严重脱离中国实际,加之国民党官员对新生活运动的执行本身缺乏诚意,因此,新生活运动的实际效能与蒋介石的目标,相距甚远.

  • 标签: 新生活运动 蒋介石 安内攘外政策 中国 抗日战争以前
  • 简介: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八七会议后,他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时年28岁.1935年6月,他慷慨就义,年仅36岁.他的一生短暂而伟大,尽管蒙受不公正待遇,但忍辱负重,怀揣信仰,奋斗终生.如他在《多余的话》中所说:“我的思路已经在青年时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初步,无从改变.”

  • 标签: 政治信仰 瞿秋白 五四运动后 中共中央政治局 《多余的话》 中国共产党
  • 简介: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面对倭寇的侵略行径,面对清政府的动摇妥协和清军的节节败退,辽东民众英勇抵抗,宁死不屈,日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给侵略者以应有的惩罚,并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社会各阶层用各种形式打击日本侵略者,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 标签: 甲午战争 辽东民众 抗日
  • 简介:近代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新巾围诞生之初,约有2.64亿农业人口还没有实行土地改革,其主要集中在南方新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冈势利导,领导新区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从1950年9月开始,到1953年春基本结束,

  • 标签: 新中国建立初期 土改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 评说 农民问题 中国共产党
  • 简介:踢毽子、定点投篮、跳绳、拔河、乒乓球接力、穿越呼啦圈、五公里长走……3月18日上午,由住总集团工会组织的“住总集团第一届女职工运动会”分别在住总国际温泉酒店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集团公司工会主席姜华。副主席朱红、刘柯亲自挂帅,参与并组织比赛。

  • 标签: 职工运动会 住总集团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快乐 工会组织 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