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小芸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3年第3期
  • 机构: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青山镇中心卫生院,贵州 普安561503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 2023年1月期间的40例阑尾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阑尾炎患者采用开腹阑尾切除,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结果:研究组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大。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与开腹阑尾切除相比较而言,腹腔镜阑尾切除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手术指标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中远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 32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CAS组和CEA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年龄(t=0.098,P=0.023)、饮酒情况(χ2=8.055,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A组合并不稳定斑块较多(χ2=4.392,P=0.038),CAS组合并较多双侧病变(χ2=9.673,P=0.038)。围手术期,CEA组应用甘露醇较多(χ2=78.614,P<0.001),CEA组切口/穿刺点并发症(χ2=5.158,P=0.035)、肺部感染(χ2=6.355,P=0.013)、脑过度灌注综合征(χ2=5.158,P=0.035)、颅外神经损伤(χ2=23.760,P<0.001)均多于CAS组,CAS组急性肾衰竭(χ2=10.393,P=0.001)较多。术后两组存活率及侧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组中位生存时间53.195个月(95%CI:52.040~54.350),CEA组中位生存时间54.492个月(95%CI:53.790~55.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CEA组含有更多的不稳定斑块病变,却有更低的围手术期卒中率,支持不稳定斑块患者应倾向于内膜剥脱治疗。脑过度灌注综合征风险CEA组高于CAS组,CAS在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伤口局部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CEA。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防波堤样缝合用于前置胎盘中止血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0例因前置胎盘并瘢痕子宫而行二次剖宫产中采取防波堤样缝合止血的产妇(防波堤组);对照组为42例因瘢痕子宫而行常规缝合方法的二次剖宫产产妇,随访至术后18个月,对两组产妇术后周围器官损伤、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情况、月经复潮时间、有无瘢痕憩室、宫腔粘连、新发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性状改变、异常阴道流血及慢性下腹痛等近、远期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均无周围器官损伤、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晚期产后出血等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也无宫腔粘连、异常阴道流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慢性下腹痛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防波堤组产妇的恶露持续时间缩短[分别为(51.0±5.2)、(48.1±3.5)d],月经复潮时间提前[分别为(5.0±0.8)、(4.8±0.5)个月],但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防波堤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6%,3/50)和2例(5%,2/42)月经性状发生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波堤组有1例(2%,1/50)子宫瘢痕憩室,1例(2%,1/50)新发痛经,分别与对照组(均为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子宫下段后壁防波堤样缝合未增加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快速、安全、有效的前置胎盘中止血方法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cervical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CADR)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而行双节段颈前路手术治疗15年以上患者资料。将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CADR和ACDF两组。CADR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9.73±10.26)岁(范围32~70岁);混合型颈椎病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5例,脊髓型颈椎病7例;C3,4、C4,5节段1例,C3,4、C5,6节段2例,C4,5、C5,6节段7例,C5,6、C6,7节段5例;术前手术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为9.10°±4.00°;随访时间为(189.07±13.51)个月(范围162~210个月)。ACDF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2.60±8.83)岁(范围32~68岁);混合型颈椎病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脊髓型颈椎病15例;C3,4、C4,5节段1例,C4,5、C5,6节段15例,C5,6、C6,7节段4例;术前手术节段ROM为8.31°±5.23°;随访时间为(184.20±21.39)个月(范围156~222个月)。分别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评估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末次随访时评估两组患者颈椎整体ROM、手术节段ROM、邻近节段椎间盘Miyazaki分级、Odom分级及并发症。结果CADR组JOA评分由术前(13.20±2.64)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5.93±1.22)分,JOA改善率59.44%±60.86%;NDI由术前27.60%±6.44%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5.07%±9.71%,NDI下降12.53%±9.64%。ACDF组JOA评分由术前(12.93±2.46)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5.65±1.25)分,JOA改善率60.51%±43.17%;NDI由术前30.80%±8.11%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2.80%±6.31%,NDI下降18.00%±8.34%;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及ND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ROM:CADR组为38.33°±12.31°,ACDF组为31.11°±8.65°;手术节段ROM:CADR组为6.51°±4.61°,ACDF组手术节段已融合而丧失活动度;两组颈椎整体RO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P=0.049)。CADR组上、下邻近节段颈椎间盘Miyazaki分级升高发生率分别为40%和47%,新发椎间盘突出率分别为20%和13%;ACDF组上、下邻近节段颈椎间盘Miyazaki分级升高发生率分别为45%和50%,新发椎间盘突出率为25%和40%;两组下邻近节段退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36)。末次随访时CADR组Odom优良率为80%(12/15),ACDF组为85%(1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698)。CADR组和ACDF组各1例翻修。结论双节段CADR术后远期疗效与ACDF相当,可保留手术节段活动度,且在保留颈椎整体活动度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方面优于ACDF。

  • 标签: 颈椎 全椎间盘置换 脊柱融合术 椎间盘退行性变
  • 作者: 魏碧玉 刘涛 刘伟 刘树库 刘洋 王东信 马靖 王天龙 尹春琳 薛张纲 欧阳文 李金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麻醉科,北京 1011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北京 10110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03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3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5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麻醉科,长沙 41001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8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梁切除与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洛阳博爱眼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外伤性青光眼120例(120眼)分为两组:小梁切除60例作为观察组,激光周边虹膜切除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有效率为98.33%(59/60),高于对照组的86.67%(52/60)(χ2=5.89,P=0.015);观察组视力(logMAR)优于对照组(t=33.87,P<0.001),眼压低于对照组(t=22.03,P<0.001);观察组治疗后Hcy、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5.00%(9/60)(χ2=4.90,P=0.027)。结论小梁切除较激光虹膜切除能更好地改善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力,缓解其眼压及炎症反应,还能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青光眼,外伤性 小梁切除术 虹膜切除术,周边,激光 疗效,临床 视力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硕通镜碎石(NPUR)与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URSL)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112例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行NPUR,而观察组患者行URSL。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尿液α1微球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及并发症等,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液α1微球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RS与体重指数、术前使用免疫抑制剂、中段尿培养阳性、因结石发热、中尿液浑浊及术前尿白细胞计数等参数有相关性(P<0.05);术前因结石发热(OR=2.028, 95%CI:1.081~3.804)和术前尿白细胞计数(OR=1.505, 95%CI:1.194~1.897)是患者发生SIR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NPUR、URSL在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方面疗效相似,术前因结石发热和术前尿白细胞计数是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针对性预防,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碎石术 输尿管镜检查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围期护理方案应用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开展加速康复前)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肝切除的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1~12月(开展加速康复后)该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肝切除的患者110例作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期护理方案,ERAS组采用ERAS围期护理方案。收集记录两组患者身心状态、术后康复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术后1 w及出院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焦虑评分随时间增长均呈下降趋势。入院时,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48 h及术后72 h,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术后48 h及术后72 h,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期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ERAS围期护理方案应用于腹腔镜肝癌切除患者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围期的焦虑水平、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而促进了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肝癌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 术后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管理方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患者围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行PD的胰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期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营养支持管理方案。统计两组患者血清营养学指标、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例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营养支持管理方案后,管理组患者血清中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管理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管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营养支持管理方案应用于PD患者的围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术后尽快康复。

  • 标签: 营养支持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气管内镜辅助成人气管异物取出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方法在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护士熟练配合下,于支撑喉镜下置入气管内镜,直视下将气管异物取出,避免周围黏膜损伤。结果手术野清晰,气管异物顺利迅速取出,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支撑喉镜下气管内镜明视下气管异物取出,围期护理措施及手术配合为异物取出提供安全保障,临床经验值得推广。

  • 标签: 气管 异物 喉镜检查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Ahmed引流阀植入与小梁切除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杭州市余杭第一人民医院外伤性青光眼120例(124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62眼),进行小梁切除;B组60例(62眼),进行Ahmed引流阀植入。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相似(χ2=0.472,P=0.492)。手术后3、6及12个月两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术前,手术后6及12个月B组眼压低于A组(t=7.285,5.640;均P<0.001);手术后3、6及12个月B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A组(t=5.505,6.049,4.075;均P<0.001);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χ2=5.447,P=0.020)。结论与小梁切除比较,Ahmed引流阀植入可有效提高外伤性青光眼患者的远期疗效,有利于控制眼压,且可减少角膜内皮损伤及并发症。

  • 标签: 植入术,引流阀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外伤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FTS理念为基础的围期护理干预在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进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治疗的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康复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康复组患者实施以FTS理念为基础的围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7.31±5.46)h、(5.13±1.14)h及(3.48±1.18)d,且术后VAS评分为(2.13±0.42)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发热、输尿管损伤、出血及尿路感染,康复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4.00%(P<0.05);术前,两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 d,康复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患者实施以FTS理念为基础的围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另外,该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围术期护理干预 输尿管结石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 康复时间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颌骨囊肿患者开窗减压治疗对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06例颌骨囊肿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颌骨囊肿刮治,研究组则采取开窗减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治疗情况、炎症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详细地评估、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34.5±4.7)min、中出血量(14.1±6.8)ml以及术后疼痛率(3.8%)、术后感染率(1.9%)均低于对照组[(62.6±9.2)min、(85.6±14.8)ml、20.8%、11.3%](P<0.05)。研究组复发率(1.9%)、神经性并发症发生率(3.8%)均低于对照组(13.2%、17.0%)(P<0.05),且囊腔体积缩小程度(89.6±3.4)%、骨质增生厚度(34.0±3.1)mm以及骨密度水平(0.5±0.1)g/cm2均大于对照组[(31.3±9.6)%、(12.2±5.3)mm、(0.3±0.1)g/cm2](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IL-6(183.3±40.5)ng/L、IL-8(132.4±19.9)ng/L、TNF-α(292.4±69.9)ng/L、CRP(3.9±2.3)mg/L低于对照组[(222.5±36.4)ng/L、(164.4±21.3)ng/L、(380.2±69.0)ng/L、(5.3±1.9)mg/L](P<0.05)。结论采用开窗减压治疗颌骨囊肿不仅手术效果良好,并且机体炎症反应情况较轻,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术后的疼痛情况均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颌骨囊肿 开窗减压术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的80例心脏瓣膜置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对就诊的心脏瓣膜置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对就诊的心脏瓣膜置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手术期间心脏瓣膜置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实施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护理前后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心脏瓣膜置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满意度是39(97.50),常规护理组则是3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综合护理组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手术期间心脏瓣膜置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实施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心脏瓣膜置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少,综合护理组出现0例,常规护理组出现了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临床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结肠癌D3淋巴清扫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是目前全球的两大主流手术理念,从传入我国到发展,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是,国内学术界对这两个手术的核心理念以及两者的异同,仍然有着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误会,目前鲜见针对该问题进行过专门探讨的文章。尤其对于右半结肠癌D3和CME手术,国内学者的理解较为混乱,目前主要存在将两种理念相混淆的"D3等同于CME"理念以及将两种概念进行优势互补的"D3+CME"理念,前者把两者同一化,后者似乎把两者概念完全不同区别对待,孰是孰非,未达成共识。本文阐述右半结肠癌D3手和CME手术在提出背景、手术原理、手术范围以及根治效果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认为两者不属于同一概念,而且右半结肠癌CME手术范围大于且包含D3手范围,两者也不属于互补关系。

  • 标签: 结肠癌,右半 D3根治术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手术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射频消融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治疗小肝癌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治疗的小肝癌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消融组30例行经皮射频消融,腔镜组30例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并发症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消融组患者术后1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37.94±5.4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40.73±5.55)U/L,高于腔镜组[(32.32±4.48)U/L、(35.24±5.48)U/L,P<0.05];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占比为6.67%,低于腔镜组的26.67%(χ2=4.32,P<0.05)。随访5~43个月,消融组生存时间为(32.28±2.98)个月,无瘤生存时间为(27.85±3.03)个月;腔镜组分别为(29.95±3.95)个月、(25.88±3.4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2.579、2.369,P>0.05)。结论两种方案治疗小肝癌均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更少,但短期内可能引起一定的肝功能损害。

  • 标签: 腹腔镜 小肝癌 经皮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100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的肾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51.5(18~79)岁。平均体质指数24.9(19~31)kg/m2。TNM分期均为T1N0M0期,具有肾部分切除指征。肿瘤位于左侧38例,右侧62例。肿瘤平均最大径3.9(1.0~6.7)cm.平均R.E.N.A.L.评分6.7(4~11)分。手术均由单一者完成,者拥有10年以上腹腔镜主刀经验,已完成传统腹腔镜手术>1 000台。本组手术为者开展机器人手术后的前100例。手术平均装机时间14(10~30)min,平均手术时间119.2(60~24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16.7(0~45)min,平均中估计出血量105.2(30~500)ml。无中转根治性肾切除,无中转开腹或普通腹腔镜手术。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Dindo-Calvein分级≥Ⅲ级)。术后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尿瘘、肺部感染、肾周血肿各1例,保守治疗后均痊愈,无需进一步手术或介入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无切缘阳性情况。使用累积和检验(CUSUM)方法对装机时间和手术时间的学习曲线进行拟合,根据曲线的拐点(累积和停止上升、累积和开始下降)判断者机器人手术的3个不同学习阶段,并比较者不同学习阶段的手术患者特征和围手术期数据。结果根据CUSUM法拟合的手术时间学习曲线显示,机器人手术的学习曲线为19例。根据手术时间学习曲线的拐点,将100例手术分为3个阶段:1~19例为学习阶段,20~43例为掌握阶段,44~100例为熟练阶段。3个阶段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侧别、中估计出血量、术后病理类型、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阶段的患者中位体质指数明显低于掌握阶段和熟练阶段(23kg/m2与26kg/m2、25kg/m2,P=0.02)。学习阶段、掌握阶段、熟练阶段的中位装机时间(20 min与12 min与12 min)、中位手术时间(150 min与120 min与100 min)、中位热缺血时间(21 min与18 min与15 min)均呈逐渐缩短趋势(P<0.001)。学习阶段术后中位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掌握阶段和熟练阶段(7d与6d和6d,P=0.011)。学习阶段、掌握阶段、熟练阶段的中位肿瘤最大径(3.7 cm与3.9 cm与4.0 cm,P=0.75)和中位R.E.N.A.L.评分(6分与7分与7分,P=0.16)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经验丰富的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的学习曲线为19例左右。完成学习曲线后,装机时间、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可较初期明显缩短。

  • 标签: 肾肿瘤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学习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胸主动脉夹层钬激光原位开窗期综合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纳入从2011年2月至2019年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拟行钬激光原位开窗的82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纳入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综合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综合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围期综合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满意度、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后综合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情况、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胸主动脉夹层钬激光原位开窗期综合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胸主动脉夹层 钬激光原位开窗术 综合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大骨瓣开颅与小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95例高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A组(47例)和B组(48例)。A组给予大骨瓣开颅,B组给予小骨瓣开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指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预后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B组手术用时、术后清醒时间短于A组,B组中输血量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术前,且B组低于A组,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大骨瓣开颅比较,小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并有助于患者术后清醒、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改善预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大骨瓣开颅术 小骨瓣开颅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