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传播媒介的不断更新,大量影像的生产、复制和传播,网络、电视、广告、动漫、电影、录像、游戏等影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足不出户就可通过影像来感受乐趣、体验生活、塑造性情……视觉影像已成为我们每个人接受信息、感受生活、陶冶情感的主导方式,面对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视觉图像,我们怎样来识别,做出审美文化与价值意义上的判断,提升自身的视觉素养?怎样在现代多样化的视觉传播媒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视觉形式表现语言?这是当代美术教育不得不做出思考和应对的紧迫问题。

  • 标签: 美术教育 视觉文化 当代 视觉影像 传播媒介 感受生活
  • 简介:2015年是罗中立奖学金重启后的第10年,这10年中罗中立奖学金一直努力探索在学院教育系统与社会艺术系统对接时,学院教育的定位与特点,优势与边界。经过10年的发展,罗中立奖学金本着教育、鼓励、策动、示范的宗旨与目标,鼓励年轻艺术家尝试突破已有的艺术观念与媒介理解。希望罗中立奖学金进入反省、归纳、整理、考量实验结果的阶段后,成为实验室、操练场与新艺术的策源地。

  • 标签: 罗中立奖学金 学院艺术教育 艺术评选
  • 简介:根据历史教科书的划分,“近代”、“现代”、“当代”有着清晰的年代界限,运用到门类艺术的讲述中,也基本上遵循着相应的历史进程,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等等,这其中,并不包含有价值观念和风格形式的取舍。

  • 标签: 当代艺术 当代中国 历史教科书 “现代” 历史进程 现代文学
  • 简介:九十年代之后.艺术家们在传统语言与西方现代思潮间作出取舍.在本土文化与国际语言间作出选择。在主流的学术上,对语言上的借鉴、创新、出奇是持鼓励态度的.但在艺术观念方面.则不鼓励走得太远,进入21世纪,一批艺术创作骨干相继在美术教育机构、学术研究机构走上领导岗位.繁琐的行政工作对他们的创作精力与时间多少有一定的影响。而此时.一批新人在创作上已崭露头角.湖北的经济发展滞后于沿海城市.艺术市场的薄弱不一定是件坏事,它可以避免艺术家在创作上的浮躁与媚俗,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创作出有深度有力度、经得起历史筛滤和考验的艺术作品。

  • 标签: 湖北 本土文化 艺术观念 国际语言 油画 中国画
  • 简介:葡萄牙当地时间2011年12月2日下午6:30,位于首都里斯本的东方博物馆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由中国美协与葡萄牙东方基金会共同主办、荣宝斋协办的“中国美术世界行”系列活动年度大展——“水墨中国中国当代国画精品展”在这里盛大启幕.85位当代中国画名家的近百件作品为葡国观众及艺术界同仁们呈现了一场充满东方神韵的艺术盛筵。

  • 标签: 东方神韵 中国当代 葡萄牙 中国画 博物馆 精品
  • 简介:"都市·田园—中国美术中国画提名展(2012)"于2012年1月16日下午3时开幕,至2月27日闭幕。此次提名展规模宏大,使用中国美术馆一层全部9个展厅。展览旨在推动中国画的当代发展,鼓励国画家关注时代和生活,促进21世纪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丰富国家的艺术品收藏。首届中国美术中国画提名展以"都市与田园"为主题,实际上蕴含着一个时代命题:构建精神家园。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精神家园 中国画 当代人 提名 田园
  • 简介: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洪泽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洪泽县委宣传部,洪泽县文联,淮安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洪泽湖颂·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精品展”于8月6日在洪泽县文化中心会展中心举行隆重的开幕式。该展是洪泽县建县五十周年庆典暨2006中国洪泽糊水上运动会·旅游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

  • 标签: 中国 当代 洪泽湖 书法家 县人民政府 淮安市
  • 简介:该文对构成"中国美术史"词汇的若干基本概念:中国美术美术史、作品等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进而指出:由于这些概念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比较复杂,在指代意义上也多有变化。所以就不能用铁板一块的既有认知观念去加以理解,而必须以历史发展的动态眼光与原境视角去观察思考;并进而从美术史学科建构的角度去重新考量在新的学术发展背景与格局下,中国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叙述体例、研究视角与分析方法该如何进行必要的改革与调整。

  • 标签: 概念 中国 美术 美术史 作品 复杂性
  • 简介:“再影像:光的实验场——2015三官殿一号艺术展”,通过其所汇集的20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对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发展进行了集大成式的梳理,并深刻反思与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展览的具体内容出发,旨在重新界定中国当代影像艺术的概念,并对其内涵、流变与公众关系进行探讨,同时也对影像艺术的合理性发展进行“再”思考。

  • 标签: 影像艺术 再影像 光的实验场 流变 发展走向
  • 简介:熟悉中国美术学院校史的人会发现这所学院的历史从来都与两个字撇不开关系——改革。其创办之初即为了应和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第一任校长林风眠先生也提出“整理中国艺术、介绍西洋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主张。在经历了战争和“文革”之后的1977年底,浙江美术学院恢复招生,初次招生的系科仅限于国画、油画、版画、工艺。1978年春,首批录取学生进校,10月,78级全体新生入校。1979年,莫朴和黎冰鸿出任副院长,主持教学工作,1980年3月,莫朴被任命为院长。

  • 标签: 中国美术学院 当代艺术 “革命” 历史 “以美育代宗教” 中国艺术
  • 简介:中国传统绘画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不同时期的绘画又有不同的风貌和时代特征。虽然后代画家们一直在继承着先辈画家创造的传统和精华,但每个时期的作品无不赋予新的内涵,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这,就是由传统和创新构成的中国画的延续。

  • 标签: 中国画 创新 中国传统绘画 当代 不同时期 画家
  • 简介:当代中国书法展览,除了前述的连续7届全国书法展览,连续8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览及新人新作展览外,由中国书协举办的单项、分类书法展览,在“新时期”文艺复兴的大潮中,对繁荣、活跃、发

  • 标签: 中国书法 书法展览
  • 简介:银小宾:马老师,您好!我知道您早期是从事工笔花鸟画创作的,九十年代以后在绘画样式、语言形态以及绘画内容上有了大的转变,开始从事大写意人物画创作,一般来说,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上这种大幅度转型,颠覆性很大,难度也很大,您当时是基于一种怎样的思考?

  • 标签: 访谈录 美术家 专访 当代 工笔花鸟画 写意人物画
  • 简介:天津作为我国近代以来最早开放通商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在不断接受西方现代文明;中击和洗礼的同时,却又顽强地保留着颇具传统特色的民风民俗和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称誉。单就民间美术而言,其在当代的繁荣与活跃程度远远超过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其他大都市。

  • 标签: 国际化大都市 民间美术 天津 文化背景 当代 西方现代文明
  • 简介:由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办的“路径与方法”系列学术讲座,旨在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脉络、发展线索为演讲主题,突出艺术个案不可替代的意义;通过各个阶段的创作,较为全面地呈现艺术家的创作轨迹与心路历程,尤其是个人的创作之路与中国的文化情景、美术史上下文、艺术体制之间的复杂关系。活动由两部分活动组成:艺术家的主题演讲和演讲嘉宾与批评家、川美师生的学术讨论。本期《当代美术家》为读者呈现“路径与方法”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一讲:“缪晓春——1987—2017三十年回望”的学术讨论。

  • 标签: 影像艺术 科技 自我颠覆
  • 简介:当代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思想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影响。当代中国画作为独特的视觉表达形态,其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技巧和形式语言,结合现实生活感知,探讨美的表现,以达到精神文化内涵延续的目的。本文就当代中国画写意精神内核、传统笔墨语言以及当代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多元表现进行论述,探讨当代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 标签: 传统精神 笔墨语言 多元表现
  • 简介:油画在明代初入中国时,色彩繁复是其要点,但在当时,尚被视为"奇技淫巧"。及至清末民初,民族信心几近崩塌,此时的油画则以改造中国文化或"师夷长技"等心理引为重视。于是,油画被套上高尚的光环,部分艺术家拜服其下,对其孜孜以求,力图不失。

  • 标签: 奇技淫巧 当代中国油画 语言体系 油画家 油画界 师夷长技
  • 简介:  中国传统绘画是世界画苑里的一朵奇葩,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产生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门类,演变成工笔、写意两大表现形式,创造了以线条、笔墨为主的绘画,凝结成讲求意境、气韵的艺术风格,以及独特的艺术品格.在世界美术史上,中国传统绘画可谓独树一帜,犹如一座巍然耸立的高峰,令人仰止.但是,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接受了来自西方的科学、哲学及美学影响后,中国人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是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影响,而忽略了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意义.中国现代美学不仅可以从中国古典美学那里找到同质的因素,甚至完全可以从中国古典美学那里寻求答案.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古典美学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建构的思想之源,具有中华民族的气质、情感和文化特性的根本表现.……

  • 标签: 中国美学 浅谈中国 美学意义
  • 简介:当代中小学书法教育还在畸形发展,电脑等现代高科技文字处理工具必将取代书法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判断,当代书法教育的本质是独特的艺术审美教育以及精辟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教育。

  • 标签: 当代 书法教育 本质 透视
  • 简介:“让美术的创作交流更加贴切地融入到湖湘文化的本体中间来。”这是湖南省画院现任院长刘云对于画院文化建设核心理念的表述。岳麓书院讲堂的侧门有一联:“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

  • 标签: 画院 当代 中国 湖湘文化 文化建设 岳麓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