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8 个结果
  • 简介:里是福州闽侯县的一处重要区域。该地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民间信仰兴盛,并拥有自唐以来绵延千年的龙文王三尊神崇拜和明代兴起的郑公仙师崇拜。每年农历正月廿九,当地都会为龙文王的神诞日举行隆重的祭天祈福仪式。这种当地特有的民间村落神信仰,是当地人共同参与筑就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研究闽地民间信仰变化的一个缩影。

  • 标签: 龙文王 郑公仙师 庙宇 信仰
  • 简介:聚居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倒淌河乡蒙古村的蒙古族,在这一藏族聚居区域内的蒙古族村落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本文试从民族学、历史学角度对该村蒙古族族进行了考释。

  • 标签: 倒淌河蒙古村 蒙古族 族源
  • 简介:三江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青海省西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源头地区,具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湿地生态系统,冰川资源丰富,在保护全国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及人类无限制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江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 标签: 三江源区 实践研究 生态移民 湿地生态系统 全球气候变暖 生产经营活动
  • 简介:2018年6月1日,作为第三十一届"木勒"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木勒论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会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达斡尔族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一共有11位专家学者围绕"达斡尔族文化符号与认同""达斡尔族民族精神内涵"两大主题做了论坛发言,并对达斡尔族今后的发展给予厚望。

  • 标签: 库木勒 达斡尔族 文化符号与认同 民族精神内涵
  • 简介:<正>《四全书》是清代中叶纂修的一部巨大的官书,所收书籍,凡三千四百七十种,七万九千一十八卷。在纂修过程中,馆臣每校定一种书,都在卷首写一篇提要,将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详细考证,这些提要汇集起来,加上存目提要,按照四部类次,加以整齐划一,就成为《四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总目》),共二百卷。《四全书》及《总目》真都是皇六子永璇领衔纂修的,但实际工作是由纪昀(晓岚)总其成的,江藩《汉学师承记·纪昀传》云:"《四全书提要》、《简明目录》皆出公手,大而经、史、子、集,以及医、卜、词、曲之类,其评论、抉奥、阐幽,词理明正,识力在王仲宝、阮孝绪之上,可谓通儒矣。"《总目》论述诸

  • 标签: 《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序 苏伯玉妻 古绝句 校定 盘中诗
  • 简介:2002年方志出版社出版的《雨花台区志》记载:碑亭失考墓,在铁心桥镇高家村,该墓现存龟趺等文物,视其风格、体制,似为明代之墓。乾隆下江南时,在此处建两层石结构碑亭,四角有龙头,亭内有碑及龟趺。南北各一。后南碑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北碑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现墓冢尚存。且未经科学清理。1981年被雨花台区政府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标签: 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 古墓 龙山 村小 南京
  • 简介:余嘉锡先生尝言:'《四提要》之总序小叙,考证论辨,可谓精矣。近儒论学术源流者,多折衷于此,初学莫不封为津逮焉。'~①张舜徽先生承张之洞言亦称《四提要》四十八篇序言是:'门径中之门径也。苟能熟习而详绎之,则于群经传注之流别,诸史体例之异同,子集之枝分派衍,释道之演变原委,悉了然于心,于是博治载籍,自不迷于趣向矣'。~②由此可见,《四总目》总序小叙在学术上的重要价值。《提要·凡例》云:'四部之首各冠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总目提要 提要部分
  • 简介:《万市志》(1986--2005)系万撤县设市后的首部市志.2009年4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6月4日.万市人民政府举行《万市志》(1986—2005)首发式。万市政府市长王成军,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中平,市人大副主任郭福星,副市长吴虹.市政协副主席刘志玉等主要领导出席首发式,各社会团体的主要负责人和部分修志人员参加首发式。吴虹主持首发式,王成军在讲话中对地方志的功用作了精辟的阐释,号召全市领导干部悉心研读该志书,了解万历史和风土人情。

  • 标签: 首发式 万源市 领导干部 市人民政府 政协副主席 出版发行
  • 简介:关于契丹开国年代,在北朝文献系统和中土文献系统中存在诸多不同记载:既有《辽史》的开平元年说,又有《契丹国志》的神册元年说,还有早至9世纪末,晚至五代梁、唐之际的种种说法,甚至有认为耶律阿保机始终未曾采用中国皇帝名号者。虽然今天辽史学界的认识已经基本趋于统一,普遍认为辽太祖称帝建国应在神册元年,但对于这一结论的来龙去脉却从来无人予以深究。本文从史学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以期弄清契丹开国史的基本线索。

  • 标签: 契丹 辽朝 耶律阿保机 建国年代 辽代纪年
  • 简介:《契丹国志》卷13《后妃传·太祖述律皇后传》全文共1003字,考其史料来源,基本上都是出自于《资治通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标签: 契丹国志 述律皇后传 史料来源
  • 简介:《北虏考》为明代郑晓所撰,完稿于嘉靖三十一年。根据《吾学编序略》和《北虏考》的史料记载得出《北虏考》的史来自于“司部存档”、奏议文集、私人撰述和耳目闻见。与《明实录》相关记载比较,《北虏考》在语言叙述上更言简意赅,而且全面系统、真实可靠地记载了北方蒙古与明朝的关系。同时,通过与他人著述的比较,认为《北虏考》的记载更为详细,是一部信史。

  • 标签: 史料价值 史源 史料记载 《明实录》 言简意赅 语言叙述
  • 简介:尚文崇儒,从初期至海陵王统治时期,大致经历了述以文事、崇尚文物、尊儒重道几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期,即世宗即位后,提出了好儒恶吏的主张。章宗承此,发扬光大。与前此相比,这个时期,金的尚文崇儒之风更加浓厚,兴学养士,科举选贤,使得具有本朝特色的国朝文派迅速崛起;另一面,国朝文派的崛起,也与统治者自身趣好及对士人的笼络与提携所产生的关联影响不无关系。国朝文派是金朝以致治为其发展文化而建立的文派,富有深厚的北方文化内涵,并不类同于一般而言的创作流派。

  • 标签: 金源 尚文崇儒 国朝文派 崛起
  • 简介:“三江区”在中国水利发展的系统工程中地位显要。本文就此以“区”的果洛、玉树两个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探索、建构牧区水利发展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加快青南牧区水利发展的几点举措。

  • 标签: 三江源区 水利建设与发展 生态环境
  • 简介:对金女真姓氏的研究,民族学界曾进行过考论和探讨,开创了先例,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从姓氏与谱牒探源、金女真姓氏谱状况、女真改汉字姓的分类和特点、女真姓与后世满洲姓的关系四方面来探讨金女真姓氏学,以增进和完善中华各民族姓氏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并推进少数民族的姓氏研究向纵深发展.

  • 标签: 女真 姓氏 女真改汉字姓
  • 简介:琴谱是古琴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古琴在古代有过高于一般乐器的地位,被列于雅乐之中,是文人士大夫修身养性的重要形式。清代古琴艺术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古琴美学却停滞不前,并且排斥种种新变。《四全书总目》中关于琴谱的著录具有极强的选择性,鲜明地反映出馆臣的音乐修养,同时,馆臣撰写的提要也折射出馆臣陈腐、保守的音乐观念。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古琴 琴谱 音乐 文人
  • 简介:清乾隆间修《四全书》,撰《四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凡一万余篇,二百年来被誉为治学的“良师”,影响一直很大。《提要》具有明显的表扬汉学、贬抑宋学倾向,已被学界公认。但作为官修书,从《提要》经部总叙来看,仍是摆出在汉末之间不偏不倚的姿态。

  • 标签: 四库提要 提要稿 姚鼐 惜抱轩书录 异同 学术主张
  • 简介: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古籍整理研究手段现代化也成为大势所趋。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空前的便利和全新的交流方式。网络资源浩如烟海,漫无边际,信息种类五花八门,互联网上几乎每隔数分钟就会诞生一个新的主页(homepage)。但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非常有限,加之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浏览很多的网页,即便是与专业相关的内容,也往往错失。为此,我们设计了“网络信息”栏目,计划将互联网上有关古籍整理研究、传统文化研究、海外汉学研究的内容陆续推介给读者,殷切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和赐稿。

  • 标签: 资料库建设 中央研究院 全文检索系统 汉籍 古籍整理研究 台湾
  • 简介:《四全书总目》的纂修过程及版本源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近年刊布的天津图书馆藏《总目》残稿,使学界得以了解此书後期修订过程的若干关键环节。通过对相关修订内容及馆臣批语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推断该稿本很可能是乾隆五十一年为刊刻《总目》而抄缮的一个清本,是专供纪昀等总纂官根据它来审读刻本清样时使用的。後来《总目》的刊刻因故中辍,但四总纂官仍继续在这个稿本上进行修订工作,目前可考的修订内容,至少已晚至乾隆五十五年七月。

  • 标签: 《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学 纪昀 稿本 天津图书馆
  • 简介:《瀛涯胜览》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三部基本文献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其版本源流也是三部中最为复杂的一部。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此书的版本源流进行梳理,对它的内容进行校勘,但仍有不足之处。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万明所著《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下称“万明本”)是较为完善的校注本。万明本对《瀛涯胜览》的版本谱系进行了较好的梳理,介绍了《国朝典故》本、《说集》本、淡生堂本、《三宝征夷集》本、张异本和《艺海汇函》本。此外。除万明提到的几种明钞本,笔者又发现了《续四全书》中辑录有《瀛涯胜览》一书(下称“续四本”)。将万明本与续四本对校,可发现续四本的价值和不足,同时也有助于《瀛涯胜览》校勘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瀛涯胜览》 郑和下西洋 海洋出版社 书本 略评 版本源流
  • 简介:近年来我国部分地方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地情资料,在地情资料的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拟就地情资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地情资料库 地方文献 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