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0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一般治疗组和血浆输注组,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并测定患者的血清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8+明显升高,CD3+、CD4+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CD8+明显下降,CD3+、CD4+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较治疗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血浆输注组血CD3+、CD4+及CD4+/CD8+比值显著高于一般治疗组,CD8+显著低于一般治疗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血清IgA、IgG、IgM明显高于正常,补体C3、C4明显低于正常。治疗后血清IgA、IgG、IgM明显下降,补体C3、C4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比较,血浆输注组血清IgA、IgG、IgM水平略高于一般治疗组,无统计学差异;但血清补体C3、C4水平高于一般治疗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注病毒灭活血浆能提高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腹水 病毒灭活血浆 T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水平,并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糖、脂代谢、体脂、胰岛素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正常糖耐量正常体重者50例作为对照组A,正常糖耐量但超重或肥胖者50例作为观察组B1,2型体重正常者50例为观察组B2,2型糖尿病伴超重或者肥胖者50例为观察组B3,使用HOMA-IR评价各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比较所有患者的体重指数、脂肪含量、腰臀比,并检查所有患者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血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糖水平。结果①观察组B1和观察组B3患者的BMI、Fat%、W及WHR显著高于观察组B2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B2和B3组患者的FPG和HbA1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2、B3的T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1、B2、B3的FINS、In(HOMA-IR)、TG、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B1和B3的RBP4明显高于对照组和B2,B2组RBP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视黄醇血清结合蛋白4的水平与腰臀比、甘油三酯成正相关性,超重或者肥胖者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明显增高。

  • 标签: 肥胖 2型糖尿病 视黄醇结合蛋白4 临床意义
  • 简介: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华优秀文化长期与中医药学文脉相承,水乳交融的丰硕成果。《永炎医说》是一本将理论与实践、观念与方法、思维与创新相联系的学术著作。本刊特开辟视点“永炎医说”栏目,系列推出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 标签: 医易 中医药学 师承教育 学术著作
  • 简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其所引致的人群大量伤亡已成为1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将从气候变化导致的伤害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等方面对国内外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便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气候变暖带来的伤害风险。

  • 标签: 气候变化 伤害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新生儿窒息血清IgA、IgG、IgM、C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方法分别选取窒息新生儿48例和16名正常新生儿,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A、IgG、IgM、C3和hs-CRP的水平。结果新生儿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C3和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M和hs-CRP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血清IgG、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IgA、IgM、C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可使机体血清IgA、IgM水平下降,hs-CRP水平升高,对IgG影响不大;新生儿窒息程度与IgG、hs-CRP有一定关系。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免疫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肝(CHB)和乙肝后肝硬化(LC)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透明质酸(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CX5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233例CHB和87例LC患者血清ChE,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HA、HPCⅢ、ⅣC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CHB轻度、中度、重度和LCA级、B级、C级患者,血清ChE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病程进展,变化趋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ChE活性与HA、HPCⅢ、ⅣC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hE与HA、HPCⅢ、ⅣC水平的变化,在CHB患者肝实质慢性病变和隐匿纤维化监测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胆碱酯酶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变化与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的相关性,为进一步了解本病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28例,25例出现重症早期症状患儿为一组,103例病情稳定患儿为一组,在治疗过程中检测两组儿童血NSE水平的变化。结果25例重症早期患儿入院血NSE水平平均(35.25±8.14)ng/ml;病情变化后复查血清NSE水平平均(120.25±15.14)ng/ml;症状消失后复查NSE水平平均(16.25±8.14)ng/ml。103例病情稳定患儿入院血NSE水平平均(32.25±7.56)ng/ml;复查血清NSE水平平均(26.25±8.26)ng/ml。25例出现重症早期症状患儿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NSE升高可提示手足口病患儿神经系统受累。

  • 标签: 手足口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系统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辅助性T细胞17(Th17)以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分析其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43例入院进行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取两组研究对象静脉血,分别对Treg、Th17细胞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检测相关因子水平,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Th17、Th17/Treg值、Treg分别为(0.76±0.13)%、(0.14±0.03)、(5.17±0.74)%,研究组Th17、Th17/Treg值、Treg分别为(1.24±0.23)%、(0.27±0.06)、(4.28±0.62)%;研究组Th17、Th17/Treg值高于对照组,Treg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7分别为(3.86±0.52)、(3.75±0.63)、(13.74±2.62)ng/L,研究组IL-6、TGF-β、IL-17分别为(4.96±0.84)、(3.52±0.75)、(18.04±3.62)ng/L;两组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6、IL-17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7及Treg细胞通过其本身及分泌相关细胞因子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细胞因子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冠脉介入干预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MP-9、IL-6、以及P选择素动态变化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0例体检者设置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介入治疗前、后的MMP-9、IL-6、以及P选择素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接受冠脉介入术治疗前,MMP-9、P选择素明显高于对照组,IL-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后,MMP-9、P选择素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L-6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MMP-9、IL-6、以及P选择素与对照组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冠脉介入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体内MMP-9以及P选择素水平,升高IL-6,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关注并重视。

  • 标签: 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MMP-9 IL-6 P选择素
  • 简介: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与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在潍坊市中医院确诊的89例OSAHS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对其一般临床资料、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进行比较分析。根据AHI划分为轻度OSAHS组30例、中度OSAHS组36例和重度OSAHS组23例。对OSAHS患者(AHI>15次/h)采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治疗方式,疗程3个月。患者每晚进行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时间达到4h,开始统计呼吸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时间。采用多导睡眠采集分析系统对患者睡眠状态进行连续7h监测,获得AHI与LSpO2数据。完成后,凌晨6时在患者空腹的情况下抽取静脉血(开始治疗的前1天和治疗结束前1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与HIF-1α水平。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分析可能影响IL-18与HIF-1α水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AHI和LSpO2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OSAHS组患者血清IL-18与HIF-1α水平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8与HIF-1α水平随着OSAHS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HI和LSpO2是影响IL-18水平的危险因素,AHI和LSpO2是影响HIF-1α的危险因素。OSAHS患者接受CPAP治疗后,血清IL-18与HIF-1α水平显著降低(59.80vs.45.94,36.56vs.21.97,P<0.01)。结论血清IL-18和HIF-1α水平的变化可间接地反映OSAHS和缺氧的严重程度及干预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8 低氧诱导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静脉畸形患者围术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静脉畸形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设置为观察组。对围术期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进行观察,并与非静脉畸形患者以及组内因素分组下的差异结果对比。结果观察组围术期D-二聚体明显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组围术期D-二聚体明显高于B组,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B组,P<0.05;C组患者术前D-二聚体检测值与D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术后2dD-二聚体检测值明显低于D组,术后5dD-二聚体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检测值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静脉畸形患者围术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变化明显,肌肉受累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且建议通过手术全切或大部分切除的方式,配合补充凝血因子,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静脉畸形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变化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HF)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100例明确诊断为HF的不同原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与50名健康对照组比较,随访观察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情况。结果血清hs-CRP和IL-6在HF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心功能成正比。结论血液中hs-CRP和IL-6的浓度可以作为心力衰竭病情进展情况的一个有效地指标,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心力衰竭 hs-CRP IL-6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CD28+T/CD8+CD28-T比值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正常对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CD28+T/CD8+CD28-T的百分数,并计算CD8+CD28+T/CD8+CD28-T比值,慢性乙型肝炎组根据HBV-DNA含量分为两组,低病毒载量组(HBV-DNA〈106拷贝/ml)和高病毒载量组(HBV-DNA〉106拷贝/ml),并分别计算CD8+CD28+T/CD8+CD28-T比值。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CD8+CD28+T/CD8+CD28-T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组CD8+CD28+T/CD8+CD28-T比值低于低病毒载量组(P=0.0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CD28+T/CD8+CD28-T比值下降可能是病毒不能清除,而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CD8+CD28+T/CD8+CD28-T比值 病毒载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气候的变化被称为心肺功能的晴雨表。近日,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CCU监护室里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梗病人收治明显增加:该院心胸外科的病房中住院人数也不断上升,其中不乏极其危重棘手的病人。

  • 标签: 冠心病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温差 寒冬 CCU监护室 心肺功能
  • 简介:生命对于人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千金散尽还复来”,可是生命一旦丧失那是绝对无法再来的。这一点无需过多解说,人岂有不要性命的。生命有数量,那就是一个人的寿命的长短,50多年前国人的平均寿命只35岁,到了上个世纪末,翻了翻,达到了70岁,据说现在已经达到了76岁。当然这只是个平均数。如今长寿的固然不少.但英年早逝的也大有人在。这就涉及到生命质量的问题了。

  • 标签: 生命质量 预防 疾病 平均寿命 平均数
  • 简介: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人类已不会离开网络。如何教育和帮助年少和年青的一代利用和更好地使用网络,而不是患上“网瘾”,将成为所有家长育儿的新课题。

  • 标签: 网络 代沟 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