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高血压病发病与络病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本文从“风毒”、“热毒”、“湿毒”方面探讨了“毒”与高血压关系及解毒对高血压治疗的意义;探讨了血瘀与高血压的关系及活血对高血压治疗的意义;探讨了气虚、肾虚与高血压的关系及补气补肾对高血压治疗的意义。解毒、活血、补气应为中医治疗高血压基本方法。

  • 标签: 高血压 络病 益气活血解毒 治疗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对气虚型颈椎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型颈椎病模型组(模型组)和益气化瘀补肾方组(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施加任何手术,气虚型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复合疲劳加饥饱失常法气虚模型建立,手术3个月后治疗组大鼠予益气化瘀补肾方灌胃治疗1个月。通过放射免疫学、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方作用机制。结果:模型组动物出现精神委靡、少动、体质量下降等气虚表现,cGMP降低,cAMP/cGMP增高,三酰甘油和CD62p增高,E2降低,颈椎间盘退变,Ⅱ型胶原减少,Agc1、Col2a1表达减少,MMP-13表达增高;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动物精神状态恢复稍快,cAMP/cGMP增高,三酰甘油和CD62p降低,颈椎间盘退变有所改善,Ⅱ型胶原增加,C012a1和TIMP-1表达增高。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通过免疫、代谢、凝血等系统改善证候指标并延缓椎间盘退变。

  • 标签: 益气化瘀补肾方 颈椎病 气虚证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升白方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的方法复制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分别运用升白方大、中、小剂量及利可君治疗。10天后,测定各组小鼠白细胞总数的变化,并脱颈椎处死小鼠,取双侧完整股骨,冲出骨髓细胞。检测升白方对骨髓细胞增殖及对骨髓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升白方治疗组及利可君组在升高白细胞数,促进骨髓细胞增殖和骨髓CD34^+细胞增殖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中剂量组在升高白细胞含量及CD34^+细胞阳性百分率等方面均优于利可君组(P〈0.05)。[结论]升白方能明显升高白细胞,促进骨髓细胞及骨髓CD34^+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抗化疗骨髓抑制作用。

  • 标签: 白细胞减少症 升白方 机制研究
  • 简介:金匮肾气丸一直是临床上治疗肺肾阳虚型哮喘的经验方,但是仅局限于临床疗效方面,缺乏中药单体方面的药理学支持。本文通过分析金匮肾气丸中的各药味主要中药单体对支气管哮喘的抗炎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以证实金匮肾气丸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

  • 标签: 金匮肾气丸 中药单体 支气管哮喘 抗炎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俞募配穴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常规取穴针灸,将压痛明显的2组穴位通以电针仪装置,疏密波条件下留针30min;观察组采用俞募配穴法进行针刺,2组针刺手法一一对应。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McGill疼痛评分、贝克焦虑量表评分以及外周单核细胞NMDA受体、血浆缓激肽的表达变化。结果:1)治疗后2组McGill疼痛评分及贝克焦虑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明显(P〈0.05);2)治疗后2组外周单核细胞NMDA受体及血浆缓激肽表达量均较治疗前下调,其中观察组下调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俞募配穴可以明显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外周血NMDA受体及血浆缓激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俞募配穴 血浆缓激肽
  • 简介:综述脑-肠轴与脑-肠互动、orexin、脑-肠互动与肠易激综合征(IBS)三者的密切关系,艾灸调节胃肠动力和镇痛作用机制。认为orexin及脑-肠互动对IB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脑-肠轴是艾灸治疗IBS机制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IBS) 脑-肠互动 OREXIN 艾灸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柴胡皂甙D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TUNEL法检测凋亡,免疫组化测P53表达,测P38MAPK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柴胡皂甙D对A549均有抑制作用,其P53表达并无差异,SSD明显上调P38MAKP表达。结论SSD能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有活化上调P38MAPK的核内表达作用,抑制A549于G0/G1期从而阻断其进入增殖周期而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

  • 标签: 柴胡皂甙D TUNEL P53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反应疾病。中医药在COPD的防治过程中作用显著,而调控炎性反应是其重要疗效机制之一。文章将就COPD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炎性反应细胞和炎性反应因子,以及中医药对其干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炎性反应 中医药
  • 简介:目的观察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婴幼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预防反复感染的作用机理。方法56例婴幼儿肾病综合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及1年内感染及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1年内感染及复发次数,尿蛋白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ALB、IgG、IgA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IgE明显降低(P〈0.05,P〈0.01)。两组CD3+、CD4+、CD8+、CD4+/CD8+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槐杞黄颗粒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有明显调节作用,对婴幼儿肾病综合征有辅助治疗作用。能有效地预防感染性合并症及反复发生。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婴幼儿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槐杞黄颗粒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灌胃、保留灌肠及微波热疗联合应用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混合菌液感染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观察桂枝茯苓胶囊灌胃、保留灌肠及微波热疗三联疗法对模型大鼠血流变、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TXB2和6-keto-PGF1a影响,并与单用三种方式治疗作比较.[结果]活血化瘀三联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有显著改善血流变、抑制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降低TXB2含量、升高6-keto-PGF1a含量作用(P<0.05或P<0.01);且三联疗法组作用优于单用灌胃给药组、保留灌肠组和微波热疗组(P<0.05或P<0.01).[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保留灌肠、灌胃口服、微波热疗3种方式单用或联用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均有显著的改善血流变、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调节PGI2/TXA2平衡的作用,且三联疗法疗效显著优于各单独治疗组.

  • 标签: 桂枝茯苓胶囊 慢性盆腔炎 保留灌肠 灌胃 微波热疗 活血化瘀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实验中小儿安神补脑颗粒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OHDA损伤PC12细胞制备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加入小儿安神补脑颗粒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小儿安神补脑颗粒能抑制6-OHDA诱导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减少细胞中的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显著提高PC12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mRNA表达。结论:小儿安神补脑颗粒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包含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Nrf2基因表达,进而提高抗氧化蛋白表达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 标签: 小儿安神补脑颗粒 氧化应激 NRF2 抗氧化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脉神胶囊对急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压力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2低氧模型组3心脉神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心脉神(045g/kg·BW)连续7d后,低氧模型组与心脉神组置于低压氧舱内3d,用多道生理记录仪测定心率(HR)、肺动脉压力(PAP)、右室收缩压(RVSP)和舒张压(RVEDP)、右室等容收缩期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和右室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心脉神组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低(P<005),平均压显著降低(P<001)。结论心脉神对大鼠急性缺氧所致的肺动脉升高有抑制作用。

  • 标签: 高原 心脉神胶囊 急性缺氧 肺动脉高压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吉西他滨联合调神攻坚汤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价值,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期间门诊收入的乳腺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与调神攻坚汤治疗,对照组使用多西他赛与调神攻坚汤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等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治疗乳腺癌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后期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吉西他滨 多西他赛 乳腺癌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大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用不同浓度大蒜素处理24、48、72h,MTT法测定其对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大蒜素(浓度分别为3、6、12μg/mL)处理LoVo细胞48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计检测Casepase-3相对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P16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大蒜素(浓度2~32μg/mL)能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大蒜素(浓度分别为3、6、12μg/mL)作用LoVo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2.5%、23.3%、35.4%,对照组凋亡率为3.4%;Casepase-3相对活性显著增加;COX-2的表达降低,而P16的表达升高,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大蒜素能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Casepase-3活性、下调COX-2基因的表达及上调P16基因有关。大蒜素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抗肿瘤药物。

  • 标签: 大蒜素 LOVO细胞 Caspase-3 环氧合酶-2 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