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风险投资是解决高新企业发展中融资困难的重要金融支持之一。旨在研究我国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首先构建DEA模型来衡量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其次将风险投资规模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但并不显著。建议采取相应政策措施,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

  • 标签: 高新技术产业 风险投资 技术创新效率 DEA模型
  • 简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是临床复杂、疑难性疾病,是多种发病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化应激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研究团队以肺络构效失衡发病观,指导IPF发病规律、基本病机、基本证候及基础治法方药与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总结IPF基本病机为"肺虚络瘀"。因此,该文从肺络生理、病理及诊疗原则3个方面诠释IPF"肺虚络瘀"病机,并从肺络生理功能与氧化应激机制关键信号传导通路、肺虚络瘀病机理论演变与氧化应激病理进程、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防治IPF关键作用靶点与氧化应激作用机制存在相似性3个方面深入探究IPF肺虚络瘀病机理论与氧化应激病理机制的相关性,进一步全面诠释肺虚络瘀科学内涵,为IPF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案。

  • 标签: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肺虚络瘀 氧化应激 发病机制
  • 简介:实践教学是寓教于"行"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实践教学面临重重困难,模拟实践的方法无疑是《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有益尝试。本文在分析了实施模拟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索了有效实施《概论》课模拟实践教学保障措施。

  • 标签: 模拟实践教学 保障机制 实效性
  • 简介: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程较长,预后困难,对人体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阐明肺纤维化形成机制,对于更好地了解其发生、发展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从肺胃相关理论着手,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胃食管反流的病机与肺、胃有关,治疗该病可采用肺胃同治的方法。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胃食管反流 发病机制 肺胃同治
  • 简介:目的观察玉泉丸联合盐酸贝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有合并症者配合相关药物对症治疗,同时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口服玉泉丸方水煎剂。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mA1b)、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OL)和白细胞介素-1(IL-1)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mA1b、UAER、ET、TNF—α、IL-1明显下降,NO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玉泉丸对DKD患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盐酸贝那普利
  • 简介: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人肝癌肿瘤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观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MTT法测定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高内涵活细胞成像系统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对HepG2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华蟾素注射液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作用于24h和48h抑制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越为明显;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作用于48h抑制率明显高于24h抑制率(P〈0.05);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G0/G1期百分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S期细胞百分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华蟾素注射液不同浓度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随着华蟾素注射液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随着华蟾素注射液浓度的减少,Bcl-2蛋白表达不断增加,而Bax蛋白表达不断下降。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可明显抑制人肝癌肿瘤细胞HepG:增殖,阻滞细胞于G0/G1期,可能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相关。

  • 标签: 人肝癌肿瘤细胞 华蟾素注射液 增殖抑制作用 机制研究
  • 简介:摘要介绍一种新的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检查方法——6秒检查试验,在急性骶髂关节半脱位诊断中的临床实验研究及生物力学机制探讨。结果86位急性骶髂关节半脱位患者中有77.9%的患者抬单腿时腰骶部无不适感,而抬双腿时却诱发出不适感或无法抬起双腿;有18.6%的患者抬单侧腿和抬双腿时均有不适感,但抬双腿时这种不适感比抬单侧腿时明显加重。以上两种情况视为6秒检查试验阳性,阳性率约96.5%(标准姿势);经条件优化,患者足自然体位阳性率为74.4%,低于双足尖朝上的标准姿势,屈膝位时阳性率仅41.9%,远低于膝伸直位的标准姿势。结论6秒检查试验是一种基于生物力学杠杆原理的骶髂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方法,灵敏度高。该方法与目前临床常用的骶髂关节半脱位检查试验的诊断思路完全不同。

  • 标签: 6秒检查试验 诊断 临床实验 条件优化 生物力学 杠杆原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对细胞凋亡过程中非折叠蛋白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9只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空白组,每组3只。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用中药复方提取液、雌二醇混悬液灌胃,空白组以同等量的蒸馏水灌胃,1个月后制备含药血浆。选用1d龄SD大鼠获取原代的成骨细胞体外培养,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给予对应的含药血浆培养,正常空白组以及凋亡空白组给予空白组血浆培养。24h后分别检测GADD34、ERO1、IRE-1等凋亡蛋白的光密度值(OD)。结果:与凋亡空白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GADD34、ERO1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比中药组更能显著降低ERO1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中药复方有可能通过非折叠蛋白反应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对成骨细胞进行调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的凋亡。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中药复方 GADD34 ERO1 IRE-1
  • 简介:经方用药精妙、临床疗效卓越,为历代医家所尊崇,也是科学研究者的重点研究对象。经方药物组成多样、成分复杂。经方的现代研究面临药理作用机制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等问题,从而制约了经方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推广以及国际化的进程。HPLC及HPLC-MS联用技术广泛被应用到药物的分析、质控,同样适用于经方的成分分析。文章介绍了HPLC及HPLC-MS联用技术在经方成分及含量的鉴定中的应用,包括经方样品的前处理、经方成分的定量、定性分析以及经方的药物代谢研究等方面。免疫共沉淀技术可用于检测经方对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技术可用于观察经方对蛋白、离子等的分布、转移的影响。结合免疫共沉淀与激光共聚焦技术,能更好地解析经方药理作用的分子机制,因此,文章对免疫共沉淀及激光共聚焦技术在经方现代药理研究中的应用也进行了介绍。

  • 标签: 经方 高效液相色谱 液质联用技术 免疫共沉淀 激光共聚焦技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