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生素管理,观察组予以药学干预下的抗生素管理,对比2组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抗生素使用(2.4±0.3)种,抗生素使用率44%,抗生素耗费占医疗总费用10.1%,抗生素使用率、使用种类及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合理用药91例、重复用药2例、滥用抗生素4例、抗生素给药不当1例,重复用药、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给药不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生素在药学干预模式下的使用更合理、更安全,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减轻不适以及经济负担。

  • 标签: 药学干预 抗生素 合理应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方法在临床不合理用药中重要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择两个不同时段的临床不合理用药记录的相关药学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选所开具的临床处方5000例,对两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未实施药学干预)所选开具的处方为5000例,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2281例,不合理率为45.62%,研究组(实施药学干预)所选开具的处方为5000例,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826例,不合理率为16.52%,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合理用药的临床原因很多,大体可分为药物选择不当、重复使用药物、配伍禁忌疏忽、对症下药不到位、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在临床开具药方中进行药学干预,可降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开具药方 不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的意义
  • 简介:摘要应用性人才培养有赖于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实习、实训课程的学习。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阐述了实习实训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其中“实践基地—反思见习—校本教材”、项目教学法、三步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法的采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标签: 药学实习 药学实训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改革
  • 简介:摘要生药学是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医药学专业课,其内容涉及广泛,相似易混淆。通过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而提高了生药学教学质量。

  • 标签: 生药学 课堂教学 设计与探索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药学的不断发展,医学监护这一领域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而这一领域也成为了近些年来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药学监护这一领域在一些国家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发展时间,但是我国在这一领域仍然处于开始摸索阶段。本文将从药学监护的发展、重要性等几个方面对药学监护进行简单的分析。

  • 标签: 医院药学 药学监护 药师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医学指导在临床中治疗细菌性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细菌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则,平均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给予对照组行常规用药处理,给予观察组临床药学指导,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用药指导方式后的效果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临床药学指导干预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其耐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给予细菌性肺炎患者进行临床药学指导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以及增加耐药率,具有实践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菌性肺炎 临床药学指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院带药药学服务的实施与内容。方法介绍出院带药的形式、内容及重点。结果临床药师实施出院带药药学服务可解决临床棘手问题。结论实施出院带药药学服务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肿瘤患者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实践与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因素与临床药学开展的必要性。方法随机抽取500份基层医院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因素,寻求临床药学开展的必要性及措施。结果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因素诸多,临床药学开展是促进合理用药的关键措施。结论为保障基层医院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适时地开展临床药学对提高医院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临床药学意义。

  • 标签: 基层医院 合理用药 临床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药学服务的实施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癌痛患者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均实施药学服务,并于干预后采用调查问卷采集药物服务的临床收益。结果本次研究共计发放50张问卷调查,回收50张,有效率为100.00%;患者药学服务干预后对癌痛知识掌握率为96.00%(48),癌痛缓解率90.00%(45),患者对临床药学服务满意率为92.00%(46),患者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效果满意率为96.00%(48)。结论药学服务应用于癌痛患者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癌痛认知度、癌痛缓解率与临床满意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药学服务 癌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方式及对不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药学干预前的50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12月药学干预后的500张处方作为观察组;点评并分析不合格处方,根据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实施药学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用药的不合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方法不当、使用剂量不当、重复用药、无适应证用药、选药不当的发生率分别为2.0%、2.3%、3.0%、5.0%、1.6%,与对照组的4.2%、4.8%、5.8%、8.4%、3.8%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药学干预,能够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医疗安全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不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临床表现出的药学特征。方法本文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4年2月接诊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做课题探究对象,分析了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60例患者收缩压全部<140mmHg,控制良好。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等是经常使用的降压药物。不良反应为低血钾、心动过缓及踝部水肿等。结论降压药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使用状况和基本规范吻合,部分患者用药后表现出不良反应,及时控制及对症治疗很必要。

  • 标签: 降压药 老年高血压患者 临床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不同给药方式在儿科疾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药学监护措施。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2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阿奇霉素治疗,根据给药方式将其分为注射组和口服组各46例,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归纳药学监护重点内容。结果口服组发热发生率8.70%、胃肠道反应发生率41.30%、过敏性皮疹发生率17.39%、过敏性休克发生率2.17%与注射组15.22%、50.00%、21.74%、4.3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科患儿时极有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在患儿用药期间应加强药学监护,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儿科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咳嗽的患儿实施全程药学服务干预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以8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进行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2月—2017年12月,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干预组采用全程药学服务干预,对指导后的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指导后,干预组吸入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以及口服抗菌药物的人数明显较少,对比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咳嗽对小儿的身体健康存在较大的影响,给予全程药学服务干预能够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程药学服务干预 小儿慢性咳嗽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炎性指标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32)与观察组(32)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炎性指标、血脂指标、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概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概率为71.88,在有效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在炎性指标与血脂指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明显变化(P<0.05),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能使好转概率得到明显提升,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微循环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使用中开展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8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40例,按照常规的方式进行用药,干预组40例,在用药过程中开展药物干预,对这两组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及患者用药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用药,干预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耐药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在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药学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避免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疗效,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临床使用 药学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点以及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例为研究对象,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为患者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进行密切监视和观察,同时进行用药分析,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方法以及出院药物指导等各方面,为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相关的药学监护。结论针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降低了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提升了用药安全性,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药师 急性胰腺炎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通过对我院门诊、住院药房工作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总结出医院药师已不再是照处方发药的调剂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熟知药物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间、禁忌症、贮存方法及针对不同个体的用药原则才能更好地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Care,简称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现代医院药学将从药品供应管理向药学监护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需要PC,PC是中国传统药师的出路。浅谈了我国开展PC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介绍了PC的定义和包含的内容,着重叙述施行PC医院药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开展PC的方法及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PC未来的展望。

  • 标签: 药学服务 药学监护 医院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