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松血脉康治疗高脂血症伴肝功能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治疗性生活方式(TLC)的基础上加用松血脉康治疗;对照组40例,单予治疗性生活方式疗法。两组疗程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血脂、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都有不同程度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松血脉康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并适合因肝功能异常而不适合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

  • 标签: 高脂血症 肝功能异常 松岭血脉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分水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16例分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完善相关检查、卧床休息、低流量吸氧、抗血小板聚集、维持电解质平衡、降血糖及护胃等支持对症治疗,且使用纤溶酶改善脑代谢,而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栓通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分水脑梗死患者中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为期14天的住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X2=4.245,P<0.05),且2组治疗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血栓通治疗分水脑梗死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纤溶酶 血栓通 分水岭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丁基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分水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分水梗死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每组32例,A组为基础治疗;B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C组加用丁基苯酞软胶囊(200mg,4次/d)和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三组均治疗二周。结果与A组、B组比较,C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三组经两周治疗后,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丁基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分水梗死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丁基苯酞阿司匹林脑分水岭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气温经活血法治疗脑分水梗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脑分水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温经活血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温经活血法治疗脑分水梗死,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益气温经活血法 脑分水岭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在脑分水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58例脑分水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皮质脑分水梗死,对照组为皮质下脑分水梗死,均采用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的方法,以DSA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颈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和发生率,影像学特点。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100%,对照组为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和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形态、颅内血管异常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造影在脑分水梗死中诊断率高,是一种安全、简便、可行的诊断技术,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64层螺旋CT 头颈血管造影 脑分水岭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持续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持续蓝光照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上增加持续蓝光照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病情,值得普及。

  • 标签: 持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探讨陈明教授从寒温互透法论治湿热挟血热型白疕的思路,认为本病病机以湿热内生,郁而发热,入于血分,湿热与血热胶着而外发于肌表。治以甘草泻心汤加减,以寒温互透,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 标签: 寒温互透法 寻常型银屑病 甘草泻心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分水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3例急性脑分水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36例)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37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血小板相关参数。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在接受了联合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急性脑分水梗死时,可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血小板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分水岭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右旋糖酐40氯化钠液+依达拉奉的临床疗效,探索更有效的急性脑分水梗死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56例急性脑分水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右旋糖酐40氯化钠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低分子右旋糖酐40氯化钠液+依达拉奉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且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27±4.22VS16.42±6.38)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依达拉奉单一治疗对比,低分子右旋糖酐40氯化钠液+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更加显著,神经缺损改善明显,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低分子右旋糖酐 依达拉奉 脑分水岭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的126例老年冠心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胺碘酮)与研究组(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心房内径、房颤转窦性心律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左心房内径和房颤转窦性心律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房内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房颤转窦性心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及房颤转窦性心律情况,值得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阵发性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