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石骨症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石骨症8例的临床和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结果X线主要表现为骨硬化、成型异常和骨中骨。全身大部分或所有骨骼密度增高硬化,但下颌骨很少累及,颅骨亦较轻。骨硬化表现为无定形、横行带状或纵行长条状。硬化区骨结构消失而不能辨认。结论X线摄片是石骨症的主要检查方法,可显示病变的累及部位、范围和程度,对石骨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石骨症 X线摄影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X线和CT检查并经病理明确诊断的骨样骨瘤病例,研究、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样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经病理学明确诊断为骨样肉瘤的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和CT表现。结果X线平片发现44例患者存在瘤巢,发现率为73.3%;CT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瘤巢,发现率100.0%;X线和CT对瘤巢的发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X线相比较,CT对瘤巢形态的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测量瘤巢直径显著减小,“牛眼征”检出率显著增加。结论与X线相比较,CT对瘤巢发现率高,能够避免直径较小瘤巢的漏诊,因此可以取代X线成为骨样骨瘤疑似患者诊断的首选技术。

  • 标签: 骨样骨瘤 X线 CT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贲门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方法30例由取样活检证实的贲门癌患者应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分析了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贲门区软组织块影,胃底部变形和胃体上部的浸润,粘膜皱襞的改变、钡流分叉、转向和喷射现象。结论贲门癌患者采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剂及多体位观察是诊断早期贲门ca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贲门癌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急诊一线用药情况,加强急诊一线合理用药管理,防止滥用、乱用药现象。方法从急诊药房计算机系统里,随机调出我院2008~2011年处方单20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出急诊时有166张处方出现过度使用抗生素、多次重复用药、给药方式不合理现象。结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本院在急诊用药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医院应加强对急诊用药工作的管理和完善,督促急诊一线合理用药。

  • 标签: 急诊用药 抗生素 抗菌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门急诊及住院处收治的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共52例,拍摄胸部正、侧位X线平片并分析结果。结果X线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为96.15%,并可鉴别各类型肺结核。结论X线诊断肺结核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作用。方法通过对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检查,分析肺结核患者的X线诊断影像学表现。结果经X线诊断,65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原发型肺结核,37例患者为继发型肺结核,7例患者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2例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型。结论肺结核易出现误诊,X线诊断可提高肺结核诊断能力,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结合其他检查方案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X线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的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接受实验室检查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X线检查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检出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胃癌检出率为96.77%,对照组胃癌检出率为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X线检查溃疡型22例、肿块型6例、蕈伞型3例。结论胃癌采取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胃癌 X线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X线诊断检查中的放射防护的效果。方法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从来我院接受X线诊断的儿童患者中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放射防护,实验组的患者给予改革后的防护。对比两组的效果以及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家属对放射防护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时,应该注意加强放射防护,减少X线对儿童的不必要伤害。

  • 标签: 儿童 X线诊断 放射防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提高乳腺癌的早期X线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钼靶X线征像。结果76例中,肿块和结节影57例;12例乳腺结构紊乱,不除外有恶变可能;同时伴有恶性钙化39例。7例提示乳腺增生,经B超行病灶细针抽吸活检或手术活检后证实为乳腺癌。术前钼靶检查淋巴结肿大19例,占本组术后阳性淋巴结53%(14/36例)。结论肿块和钙化是乳腺癌的主要钼靶X线征象,结合多个直接和间接征象可减少误诊率。非肿块型、与周围组织密度差小的乳腺癌的钼靶X线具有一定的不典型性和隐蔽性,容易漏诊、误诊,应结合B超等检查相互补充。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摄影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58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8.97%,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白癜风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埋线 白癜风 效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摄影中心线对准照射部位中心对DR摄影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90例我院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期间行DR摄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两次DR摄影,一次为中心线未对准受检部位中心进行拍片,另一次为中心线对准受检部位中心进行拍片。结果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的DR摄片所摄甲级片比例明显高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中心的DR摄片,乙级片比例明显低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中的DR摄片,且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后无废片产生,而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产生较多废片,P<0.05。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的DR摄影电压、电流耗能明显低于中心线未对准检查部位的DR摄影,P<0.05。结论中心线对准检查部位中心可有效提高DR的摄片质量,减少DR拍摄时的耗能,临床拍片时需要严格掌握DR中心线的应用,提高DR摄片质量和准确率,从而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 标签: X线摄影 中心线 摄影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机械辅助排痰在小儿肺炎的辅助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儿科患支气管肺炎的患儿中抽取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叩击患儿背部辅助排痰的方法,实验组实施机械辅助排痰的方法。结果实验组患儿肺部相关体征消失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感受舒适程度和接受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使用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痰液排出,缩短病程,利于病情恢复,提高患儿的接受程度,从而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机械辅助排痰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机械振动排痰 人工叩击排痰 治疗护理效果?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锌剂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临床确诊的秋季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抗病毒、微生态制剂及补液体等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锌剂,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0%,对照组总效率6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锌剂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锌剂 小儿秋季腹泻 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传统康复护理与CPM(Continuouspassivemotion持续被动运动)辅助下的康复护理的差异。方法对4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治疗组优良率95.6%,对照组优良率65.2%。P﹤0.05,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采用CPM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减少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CPM 髋关节功能恢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对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分别采用常规药物和常规药物与曲克芦丁脑蛋白联合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ESS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曲克芦丁脑蛋白对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曲克芦丁脑蛋白 急性脑梗死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治疗老年淋巴瘤疗效观察,分析复方斑蝥胶囊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进行CHOP方案化疗,21d为一个周期,治疗6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复方斑蝥胶囊,每次3粒,bid,连服4个月。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68.2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083,P<0.05;②观察组出现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心脏毒性的病例和发生率分别为19/46.34%、2/4.88%、15/36.59%、1/2.44%,其中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复方蝥胶囊辅助治疗老年淋巴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复方斑蝥胶囊 老年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方法择时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艾灸辅助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对照组86例采用常规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观察组8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方法,于早上7~9时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并嘱咐家长给患儿艾灸相应经络穴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方法择时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艾灸在辅助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方面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午流注 辅助治疗 小儿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元胡止痛胶囊辅助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5年9月我院疼痛科门诊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4例,根据收治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元胡止痛胶囊治疗,均治疗1个月,评价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8.75%(22/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75%(14/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胡止痛胶囊辅助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元胡止痛胶囊 偏头痛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