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外循环手术甘露醇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针对4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进行常规开放动脉等干预,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则进行甘露醇预处理,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对照组心脏自动复跳所占比例为60.0%,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所占比例为87.5%,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循环手术甘露醇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机制分析发现,其通过抑制患者体内的氧自由基情况,对患者产生相应反应,最终保护患者心肌,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体外循环手术 甘露醇预处理 心肌 保护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CV-VG)、容量控制(VCV)和压力控制(PCV)3种通气模式下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通气进而评估其动脉血气及气道压的不同。方法选择本院需要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PCV-VG通气模式,B组采用VCV通气模式,C组采用PCV通气模式。结果SpO2比较在A组内差异无显著(P>0.05)、B、C两组组内差异显著(P<0.05),T2、T3时点SpO2(A)>SpO2(C)>SpO2(B),组间差异显著(P<0.05)。乳酸(Lac)A、C组内差异无显著(P>0.05),B组组内差异显著(P<0.05),T2、T3时点Lac(A)<Lac(C)<Lac(B)组间差异显著(P<0.05)。气道压(Paw)气腹后均大于气腹前和气腹结束后,组内差异显著(P<0.05),T2、T3时点Paw(A)<Paw(B)、Paw(C)<Paw(B),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全麻过程中,采用PCV-VG通气模式较VCV及PCV更有利于患者通气性肺损伤的保护,也更有利于患者动脉血气及内环境的稳定。

  • 标签: 通气模式 血气分析 腹腔镜手术 动脉血气 气道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治疗心肺复苏后脑功能保护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NSE、GCS评分的影响。方法心肺复苏后病人40例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安宫牛黄丸鼻饲。观察两组患者48小时NSE及GCS评分的情况。结果两组NSE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可以减轻心肺复苏后脑组织损伤,改善脑功能恢复。.

  • 标签: 亚低温 心肺复苏 脑复苏 安宫牛黄丸 GCS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饭树中的总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及研究其对肝损害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水煎煮法进行提取,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进行鉴定,以CCl4制造小鼠急性肝损害模型,给予白饭树总生物碱,测定血清GPT(谷丙转氨酶)和肝脏MDA(丙二醛)。结果通过大孔树脂分离可得到白饭树总生物碱,药理学显示白饭树总生物碱能肝损害小鼠肝脏。结论白饭树中的白饭树总生物碱能缓解CCl4所至肝损害。

  • 标签: 白饭树 提取 鉴定 生物碱 肝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在HTL所致在体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造用HTL(50mg?kg-1)灌胃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的模型,给予洛伐他汀10、40mg?kg-1灌胃后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血管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血清中一氧化氮、丙二醛的含量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洛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HTL抑制大鼠胸主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能抑制血管组织中NF-κBP65表达的增加,可使一氧化氮水平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与HTL损伤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各组大鼠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HTL对在体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洛伐他汀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 标签: 洛伐他汀 HTL 内皮依赖性舒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保护会阴自然分娩与常规阴道分娩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我院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采用无保护自然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娩。比较两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会阴情况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住院天数(2.51±1.3)明显短于对照组(4.04±1.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两组在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观察组中产妇分娩后会阴完整率18%高于对照组2%,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会阴裂伤率及尿潴留并发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自然分娩有着比常规阴道分娩更大限度保护产妇会阴完整性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分娩中推广。

  • 标签: 无保护会阴自然分娩 常规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沐舒坦对肺癌术后患者肺保护的不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大剂量组45例,小剂量组45例。两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除了行常规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的治疗外,分别给予大剂量组以及小剂量组990mg/d、300mg/d的沐舒坦进行持续静脉泵入,连续行5天后观察两组第1、3、5天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做出研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3天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大剂量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沐舒坦对肺癌术后患者肺保护比小剂量效果显著,有助于较快减轻肺部的炎性反应。

  • 标签: 不同剂量 沐舒坦 肺癌术后 肺保护 不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明目方对中晚期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活血明目方配合能量合剂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能量合剂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视野、OCT(RNFL)等各指标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光敏度、平均缺损异度及神经纤维层厚度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提高(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中晚期青光眼使用活血明目方治疗有部分疗效,可作为中晚期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的常规方法。

  • 标签: 中晚期青光眼 视神经保护 活血明目方 视野 神经纤维层
  • 简介:摘要左西孟旦是一种钙离子增敏剂,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具有药理学缺血预处理、舒张冠状动脉及全身血管、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小心肌梗死面积提高生存率等作用,这主要与其Ca2+增敏、开放ATP敏感性K+通道、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等作用有关,尤其是开放ATP敏感性K+通道的作用在心肌保护中更为重要。本文主要是将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左西孟旦 缺氧复氧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坎地沙坦是一种ARB类药物,属于联苯四唑类非肽类ARB。多年来研究表明坎地沙坦不仅仅具有降压作用,还可以对心力衰竭、对冠心病、对心房颤动均有保护作用,本文针对上述坎地沙坦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头部冰帽降温时使用忌冷部位保护套和传统毛巾折叠保护头部忌冷部位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头部降温时使用忌冷部位保护套设为实验组,传统毛巾折叠保护忌冷部位设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从冻疮和压疮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冻疮和压疮的发生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降温时忌冷部位保护套的使用,比传统方法更能有效地保护头部忌冷部位,防止冻伤和压疮的发生,同时保证降温效果,并且戴脱方便,避免护士在传统方法中更换冰帽时反复折叠毛巾的动作,由此减轻护士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并且外形平整美观。适合ICU和普通病房使用,易于推广。

  • 标签: 头部降温 忌冷部位 保护 压疮 冻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氟保护漆对年轻恒牙在碳酸饮料中脱矿的拮抗作用。方法选取无龋、无裂纹、无牙釉质发育缺陷的年轻恒牙60个并制备唇侧釉质块,随机分为对照组、饮料组和氟保护漆组,每组20个。对照组置于10ml且37℃恒温人工唾液浸泡4天;饮料组置于10ml碳酸饮料中且保持37℃恒温下每天以间断法浸泡3次,连续浸泡4天;氟保护漆组0.1%保护漆处理后置于10ml碳酸饮料中,浸泡方法与饮料组相同。观察三组样本的釉质表面状态及钙、磷元素含量。结果三组样本的钙离子含量分别为(31.23±1.32)、(22.21±0.98)、(26.45±0.92),磷离子含量分别为(14.62±0.73)、(10.75±1.39)、(12.24±0.63),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样本的钙/磷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饮料对年轻恒牙釉质表面有的酸性腐蚀脱矿作用,采用氟保护漆后可有效拮抗碳酸饮料对恒牙釉质的脱矿作用,但是并不能完全拮抗碳酸饮料的酸性腐蚀影响。

  • 标签: 氟保护漆 碳酸饮料 年轻恒牙 脱矿作用 拮抗
  • 简介:摘要七氟烷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剂,血/气分配系数低,作用快,诱导迅速,可控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近年来七氟烷在脑保护中的作用进行一阐述。

  • 标签: 七氟烷 脑保护 缺血再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围手术期对肿瘤患者实施血液保护对其电解质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择期大肠肿瘤根治术的患者32例,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血液保护措施,并于手术前、后对其进行血液成分和电解质水平的监测,比较分析其手术前后的血液成分及电解质的情况。结果术中Bp、HR、CVP、ECG、SpO2以及Na+、K+、Cl-、Ca2+等离子的浓度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与麻醉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患者的Hb、PLT、Hct明显比麻醉前有所下降,但于术后24h即基本恢复到麻醉前的水平。结论在大肠肿瘤切除术中应用凝血酸注射液、扩容性的血液稀释及手术全程使用电刀止血等血液保护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在手术中使用此方法进行血液保护是有效的、可行的。

  • 标签: 围手术期 血液保护 电解质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液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并进行心脏手术的7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儿随机均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在心脏手术时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通管输液,对照组在手术中选用生理盐水静脉通管输液。结果研究组术后三个时间段IMA水平参数分别为(73.2±3.2)U/ml、(71.1±2.1)U/ml、(73.3±3.4)U/ml;对照组术后三个时间段血液检测IMA水平参数分别为(85.3±4.3)U/ml、(80.2±3.4)U/ml、(78.1±3.1)U/ml。研究组术后三个阶段cTnI水平参数分别为(4.02±0.80)ug/ml、(3.91±0.75)ug/ml、(3.61±0.41)ug/ml;对照组术后三个阶段cTnI水平参数分别为(4.75±0.72)ug/ml、(4.51±0.65)ug/ml、(4.03±0.46)ug/ml。结论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液能减轻婴幼儿心脏手术中心肌损伤,对患儿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心脏手术 心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与保护性免疫力的关系。方法选择某接种门诊2012年1月~2013年12月200名经乙肝疫苗按标准程序预防接种后的小儿作为A组,另选择出生时未经疫苗接种的自然感染抗HBs阳性者50例作为B组,分别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PCR-HBVDNA)。结果200例接种疫苗儿童中179例抗一HBs阳性,21例抗一HBs阴性。179例抗一HBs阳性儿童中抗-HBsP/N值>10者155例(86.59%)。B组50例中8例检出HBVDNA。28例抗体P/N值>10者仅2例HBVDNA阳性(7.14%),而22例P/N值<10者就有6例HBVDNA阳性(27.27%)。结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者不代表机体可以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判断是否有保护性免疫力应联系抗体滴度的高低。

  • 标签: 肝炎抗体 乙型 肝炎疫苗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早产儿共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儿生后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于生后1、2、3天分别经静脉给予EPO1000U/kg。比较两组早产儿①生后3天内头颅B超及以后每周至少一次至出院时头颅B超异常发生率;纠正胎龄40周时、3个月、6个月头颅CT或MRI异常率;②在纠正胎龄40周时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纠正胎龄6个月、12个月Gesell发育量表评分;③纠正胎龄40周、6个月、12个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异常率。结果EPO治疗组①头颅B超异常率两组间明显差异,头颅CT或MR早期差异不明显,3个月后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NBNA及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③ABR于纠正胎龄40周及6个月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纠正胎龄12个月时治疗组异常率均较对照组低,且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EPO可显著改善早产儿预后,促进其神经系统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脑发育 大剂量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六月青多糖的提取工艺与六月青多糖对酒精(Alcohol)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酒精灌胃小鼠,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LYQPS灌胃给药,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中超氧化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与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观察光镜下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LYQPS降低ALT,AST的活性(P<0.01或P<0.05),LYQPS降低GSH的含量(P<0.01),升高GSH-PX,SOD的活性,能够减轻肝细胞损伤程度。结论六月青对酒精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六月青多糖 有效部位 急性肝损伤 酒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肺保护性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并记录其死亡率。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PaO2及Pa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呼吸损伤及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6,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保护性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