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现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与实践效果。方法以改革前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以2012年1月改革后的管理模式为试验组,改革后采取专业化队伍服务于医院,各个方面进行科学整改。对比改革前、后的效果,临床科室的满意度。结果医院通过医疗设备专业队伍的服务与实践工作,使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巡检等服务效果给予充分肯定,服务满意度达较之前大有提高。结论医疗设备专业队伍服务于医院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可行的、成熟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模式 实践
  • 简介:摘要肺结核在本世纪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1。对肺结核病人进行规范的治疗与管理,工作量很大,特别是百万人口丘林农业大县,疾控机构技术人员又严重不足,对所辖各乡(镇)每1~2个月督导1次,每次要对目前有免费治疗患者的各村进行督导,对每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全程至少访视2次,其中强化期1次2,非常困难。2009年以来,我们在对病人访视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探索总结出“集中访视”工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集中访视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癌性疼痛患者40例,实施健康教育模式,采取自身前后对照。以健康教育模式为指导,对每位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为标准,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模式,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自身对照前,生活质量高于自身对照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性疼痛患者进行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的缓解癌性疼痛,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后,患者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减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表明健康教育模式对癌性疼痛有显著缓解作用,这进一步证实了健康教育模式对疼痛的控制作用。故笔者认为健康教育模式配合镇痛药物治疗是缓解癌性疼痛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利于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模式 癌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例输液患儿,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输液依从性、家属满意度以及一次性穿刺成功性。结果依从性方面,对照组总依从率为66.67%,观察组为86.67%;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76.67%,观察组为93.33%;一次穿刺成功率方面,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达到96.67%。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提升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的依从程度,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从而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输液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肿瘤内科的应用价值并作分析比较。方法将100例选取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肿瘤内科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并根据收治时间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改善幅度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价值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肿瘤内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医院临药房服务也提出更高的目标。目前,我国临床药学服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医院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来提升医院的药学服务质量。因此,下文就医院药房管理的现状以及推行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探讨与分析。

  • 标签: 医院药房 信息化管理 药品使用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检验科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难。检验科必须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管理办法,及时更新管理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以人为本,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业务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医德医风建设等,才能持续发展。结论检验科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有利于检验科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对检验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检验科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癌症是目前夺取人类生命的首要疾病。近年来,癌症患者日趋增多,告知与不告知患癌患者坏消息在我国已成为一直谈论的问题。我国的大部分医护人员更多关注的是患者躯体症状缓解,往往忽视了患者及其家属心理需求和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在癌症的临床治疗中,我国的医护人员通常选择不告知患者病情,其主要障碍在于家属拒绝告知,因为患者家属担心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伤害,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其生存期,极力要求隐瞒病情真相。其实告知患癌患者坏消息在癌症临床治疗中是很有必要的。现在针对告知坏消息有两种沟通告知模式美国的SPIKES模式和日本的SHARE模式。对比二者各方面后发现日本的SHARE模式更适合于中国对癌症患者坏消息的告知,并能对中国的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所提高,还能较好的改善中国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环境。

  • 标签: 癌症 坏消息 SPIKES模式 SHARE模式
  • 简介: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血液检测模式的采取和血液检测结果的最终判定情况,将直接影响着血液的质量与安全性。为此,选择一种正确且科学的血液检测模式,确保血液检测的安全性,显得很有必要。基于此,文章就血站中两种常见的血液检测模式加以分析。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测 血液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行循证护理干预治疗的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并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治疗后透析中发生失衡综合征、低血压与肌肉痉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中出现失衡综合征57次,低血压137次,肌肉痉挛52次,发生率合计为25.03%,对照组透析中出现失衡综合征101次,低血压235次,肌肉痉挛98次,发生率合计占44.06%,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循证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血液透析中出现失衡综合征、低血压、肌肉痉挛等情况的发生次数,使患者顺利、安全的完成整个透析过程,提高透析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循证护理模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实施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提高产科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家庭化产科服务模式 自然分娩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联体模式下实施护理人才建设的效果。方法本医联体自2015年6月开始,正式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人才培养,观察医联体在针对性培养方法实施前后的护理人才培养效果。结果通过实施医联体模式下的针对性培养,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医联体模式下进行针对性护理人才培养能够取得较好效果,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医联体模式 护理人才 培养 实践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心理干预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有肿瘤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模式,评价其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显著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可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肿瘤病人 心理干预模式 实践
  • 简介:摘要心理干预贯穿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积极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帮助或支持,将有助于一定限度内帮助患者排解心理压力、减轻痛苦,延长患者寿命,这对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临床心理干预 护理 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高职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已被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受到新的护考形势的变化,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系列问题,急需进行优化。以此,改变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培养更多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护理人才刻不容缓。

  • 标签: 高职护理 培养模式 现状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初产妇2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检,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孕妇学校讲座、座谈、网上健康论坛、家访相结合的多种教育新模式进行干预措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产妇产后不良情绪进行评价,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发生抑郁的状态。结果产后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应用于初产妇可以明显地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形式教育 孕产妇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需求护理在喉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名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落实需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天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同时随访患者出院15天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天的HAMD评分和HAMA评分,以及出院15天后的生活质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实施需求护理,能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需求护理 喉癌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医生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同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管理,观察这些患者在采取社区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前后的血压值变化,及其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采用家庭医生管理模式后,120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较接受家庭医生模式管理前明显降低(P<0.01),并且较好地掌握高血压知识人数、遵医嘱服药人数、坚持血压监测人数均明显增多(P<0.01)。结论社区家庭医生高血压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增强其遵医行为。

  • 标签: 社区家庭医生 高血压 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