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 )患者由于需要长时间卧床且受到深度静脉影响,所以极易出现肌力丧失状况,继而显著降低ICU患者的生活水平和康复速度。随着医疗护理服务的不断发展,医护人员越来越越认可ICU患者需早期进行离床活动。本文将综述ICU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早期离床活动 护理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ICU患者病情多为危重症,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肌力减退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康复和生活质量。患者尽早进行离床活动,不仅有利于其各项功能康复,提高临床效果,也能够促进患者更快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保证早期离床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是尤为必要和重要的。下面,本文就目前ICU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护理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以期更好的帮助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ICU 早期离床活动 护理干预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1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分组后对比,其中的95例为对照组,在护理工作中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措施,而另外的95例则为研究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于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技术的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利于护士掌握患者的病情,充分发挥出护士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护理管理工作质量,赢得患者的满意。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护理管理 工作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详细分析。方法:为了促进眼科中护理水平的提升,研究就品管圈活动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86例眼科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眼科护理中,采取品管圈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眼科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眼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将品管圈法用于提高ICU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效果。方法 对ICU的65名护士进行培训。将提高重症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作为品管圈的主要课题,分析问题,制定措施。在实施品管圈法前、实施品管圈法后3个月、6个月当季度内随机抽查70例重症护理记录单进行书写质量评估,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统计不合格重症护理记录单的例数,计算不合格率。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ICU护理记录单的书写不合格率为18.50%,在应用品管圈法后3个月、6个月进行复测,其不合格率分别为10.15%和5.25%,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且实施品管圈法前、实施品管圈法后3个月、6个月ICU护理记录单的书写不合格率相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法能显著降低ICU护理记录单的书写不合格率,提高其书写质量,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护理管理方法。

  • 标签: 品质管理圈 重症监护科 护理记录单 病历书写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之间接收的70例压力损伤高危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品管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低,危险程度较小,各项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临床护理的环节应用品管圈护理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降低损伤发生概率,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压力性损伤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七氟醚全身麻醉保留自主呼吸在输尿管下激光碎石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输尿管下激光碎石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自主通气组(S组,n=30)和机械通气组(M组,n=30)。S组应用七氟醚诱导,待下颌松弛后插入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并维持至术毕;M组应用七氟醚及维库溴铵全麻诱导后插入喉罩并予以机械通气。记录两组患者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及麻醉诱导前(T0)、喉罩置入即刻(T1)、喉罩置入后3min(T2)、喉罩置入后30min(T3)、喉罩拔除即刻(T4)、喉罩拔除后20min(T5)的血流动力学及经皮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PetCO2)。同时记录吸气末七氟烷浓度(CINSEV)和呼气末七氟烷浓度(CETSEV)并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S组和M组各有2例和3例患者因中转进腹退出研究。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插管条件,但S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明显长于M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3,P〈0.05),且喉罩置入前所需的的CENSEV明显高于M组,S组间清醒时间短于M组,诱导期及术中PetCO2高于M组,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7.61、2.78、4.34、3.10,P均〈0.05),但均在允许范围内。结论七氟醚全身麻醉保留自主呼吸可提供充分的氧供,不引起危害性的二氧化碳潴留。但需要较高的吸气末七氟烷浓度获得满意的插管条件。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及呼吸功能均能维持接近生理状态,在肌松要求不高的手术全麻中可免用机械通气。

  • 标签: 喉罩 七氟醚自主通气 机械通气 血流动力学 血气
  • 简介:目的评价被动抬腿试验(PLR)前后脉搏灌注指数变异度(PVI)的变化值△PVI预测自主呼吸产后出血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方法入组本院重症医学科45例产后出血患者,先后进行PLR和容量负荷试验(VE),用MassimoRadical-7及SonoSite床边超声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PVI,每搏量变异度(SVV),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等.以VE后CI增加≥15%定义为有容量反应性,将患者分为容量反应组和无反应组.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VIPLR2min预测自主呼吸产后出血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结果45例患者中有反应组31例,无反应组14例.△PVIPLR2min和△PVIVE500ml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erson相关系数r=0.786,P=0.000;直线回归拟合公式为y=0.878x+0.733,R2=0.618;ΔPVIPLR2min预测容量反应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0.063)(95%CI为0.697~0.946,P=0.000),ΔPVIPLR2min为6.5%时尤登指数最大(0.567),此时的灵敏度为71.0%,特异度为85.7%.结论PLR试验在产后出血容量反应评估中可以替代VE试验;PLR结合PVI在预测自主呼吸产后出血患者的容量反应性具有良好的价值.

  • 标签: 被动抬腿试验 容量负荷试验 容量反应性 脉搏灌注指数变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针灸并用治疗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35例应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肤体活动功能情况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肢体活动幅度评分分别为(2.42±0.99)分、(2.46±0.78)分(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活动幅度评分分别为(8.85±1.03)分、(5.73±1.45)分(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1%(34/3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7.1%(27/35)(P<0.05)。结论在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药与针灸联合的方式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应在临床予以推广。

  • 标签: 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 中药 针灸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白内障患者出院后用药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7年9月16日~2017年9月30日我院收治的80例白内障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白内障患者用药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白内障患者对点眼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提高,达到80%以上。结论针对白内障患者出院后采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用药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白内障出院患者 用药指导
  • 简介:抓教育 重落实 使戒烟活动向高层次发展沈阳军区第211医院我院是沈阳军区的一所中心医院。目前,全院40多个科室、门诊部及机关办公室均达到了无烟单位的标准,在军队医院中率先成为“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的集体会员。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抓教育,形成戒烟...

  • 标签: 机关办公室 高层次发展 戒烟竞赛 重落 宣传教育工作 机关干部
  • 简介:男性,44岁,因“发现转氨酶高16年,右上腹不适10年,乏力2年,加重伴消瘦4月”入院。患者16年前查体时发现转氨酶升高,10年前无诱因感右上腹不适,无腹痛恶心,无呕吐黄染,无发热。6年前双上肢、前胸、后背出现多发散在充血性皮疹,压之可退色,无瘙痒、脱屑等不适,愈后有色素沉着,持续存在。同时上述部位出现散在褐色皮疹。

  • 标签: 慢性活动性肝炎 血色病 转氨酶升高 充血性皮疹 误诊 上腹不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系统评价结果是循证医学巾级别最高的证据之一,也是搜集、整理、分析医学信息的活动。本文通过对系统评价方法学特点的分析与概括,提出系统评价过程体现了重视来源信息的无偏性获取、个体信息的加权性处理、结果信息的慎重性解释和时效信息的发展性更新等价值取向。

  • 标签: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 价值取向 医学信息活动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我院产科 2014 年 01 月 ~2014 年 06 月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选取此时期 500 例产妇作为对照组; 2015 年 01 起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施用品管圈活动,选取 2016 年 01 月 ~2016 年 06 月 500 例产妇作为实验组,评价品管圈活动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0.6% ,低于对照组的 2.00% ( P<0.05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6.0% ,高于对照组的 84.0%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产科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口服药看服到口率,保障住院病区口服药安全管理,使患者安全、规范、有效的服用口服药。方法应用鱼骨图原因分析、因果关联方法,找出导致口服药看服到口率低的重点因素;应用柱状图设定重点因素的改善目标值;应用PDCA的工作方法提高口服药看服到口率。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很大程度提高了我科以前口服药看服到口率低、存在用药安全隐患的情况。结论提高口服药看服到口率,在保障住院病区口服药安全管理、使患者安全、规范、有效的服用口服药基础上,加强了和患者的沟通,使患者了解药物相关知识,服药目的,提高自我健康维护意识,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规范操作和临床思维的能力,加强了主动参与管理患者的意识。

  • 标签: 品管圈 口服药看服到口 口服药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护理干预运用于阑尾术后患者中对首次下床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6~2017.4期间该院收治的136例阑尾炎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68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常规组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并将两组首次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术后24h内首次下床活动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在首次下床活动、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等指标上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28.893、P=0.000,t=-33.017、P=0.000,t=-10.685、P=0.000);研究组术后24h内首次下床活动率显著高于常规组(X2=10.026、P=0.002)。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可帮助阑尾术后患者及早下床活动,促进肛门排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保障手术效果,具备临床意义与实施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阑尾术后 首次下床活动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