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南美白对虾是我国海淡水大宗养殖品种,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占据重要地位。为了解并准确把握全国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自2011年起,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统一部署,在全国8个南美白对虾主产省区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渔情信息采集。

  • 标签: 南美白对虾养殖 淡水养殖 渔政管理 水产技术推广 海水养殖 信息采集
  • 简介:鲫(Carassiusauratus)遗传多样性丰富,具多种不同倍性的亚种,是研究鱼类进化的独特材料。本研究利用79个SSR标记和22个EST-SSR标记检测了鲫自交F2代的181尾个体的基因型,对体重、体长、体高和体厚4个生长性状进行了单标记回归分析。Permutation检验(10000次)结果显示:有22个标记分别与体重、体长、体高和体厚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HLJYJ15和HLJYJ244与4个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本研究筛选的101个微卫星标记丰富了鲫分子标记数量,可用于鲫连锁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研究;获得了4个与鲫性状相关的标记及基因型,为鲫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和生长性状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工具。

  • 标签: SSR EST-SSR 体重 体长 体高
  • 简介: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9月对广东流沙湾进行了4个季度8个航次的调查,计算了流沙湾各季节各站位的水质标准指数和水质综合指数,结果均符合渔业永质标准或二类水质标准,利用surfer8.0软件,绘制了营养盐时空分布图,其分布状况表明,流沙湾营养盐浓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高密度珍珠贝养殖对氮磷的吸收和沉降作用,外源输入较少也是原因之一,水体交换对营养盐分布影响不大。

  • 标签: 流沙湾 营养盐 时空分布
  • 简介:在世界观赏鱼贸易中.观赏鱼的进口持续增长。全球观赏鱼进口主要发生在20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是欧洲的13个西欧国家;亚洲的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等。以2000年分析,这些国家总进口金额22288.8万美元,占世界观赏鱼进口贸易额24537.9万美元的90.8%,(见表2)此外澳大利亚进口额占0.86%、墨西哥进口额占0.66%。

  • 标签: 世界 观赏鱼 进出口贸易 贸易格局
  • 简介:将性成熟的鲤鲫杂交鱼一代(F1)的雌鱼与雄性红鲫鱼杂交,获得了回交鲫子代,分析了平均体质量94.2g的1龄回交鲫子一代的细胞染色体核型,测定了其DNA含量。肾细胞直接制片法表明:回交鲫子代染色体由147条组成,即3n=147,NF=222,其核型公式为:3n=51m+24sm+27st+45t。流式细胞记数法结果表明:在20尾鱼中有14尾回交鲫子代细胞的DNA含量是对照鱼(红鲫鱼)的1.5倍,占总鱼数的70%;6尾在2~3倍体之间,非常接近三倍体,占总鱼数的30%。本结果与其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该鱼是以三倍体为主的回交种。

  • 标签: 回交后代 染色体核型 DNA含量
  • 简介: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以来,我国输日虾中被多次检出药残超标。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我国虾类养殖中常用化学药品的残留限量与日本肯定列表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应对建议。为我国虾类养殖的合理用药选择和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技术壁垒提供依据。

  • 标签: 虾养殖 药残标准 日本肯定列表
  • 简介:解剖观察了哲罗鱼(Huchotaimen)和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Walbaum)的消化系统,描述了与摄食有关的齿、舌、鳃耙、胃、幽门盲囊、肝、胰脏、胆囊的形态特征;测量了体长、头长、吻长、口裂宽、口腔长,食道长、胃长、肠长、消化道长;计算了有关比值。结果表明:这二种鲑科鱼类的消化道具有典型的肉食性鱼类的特点,口裂较大,口咽腔长/头长为0.62~0.71,肠较短,肠长/体长为0.69,食道、胃、肠壁内突形成明显的粘膜皱褶。具有独立而发达的肝脏和胰腺。文中讨论了消化道分段及摄食习性与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大麻哈鱼 哲罗鱼 消化系统 解剖 食性分析
  • 简介:本实验通过测定亚东鲑Salmotruttafario肌肉中常规成分、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含量,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亚东鲑肌肉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0.81%、22.63%、4.91%,和1.80%。除色氨酸水解外,亚东鲑肌肉中17种氨基酸的总量为69.51%,其中必需氨基酸为28.86%,占氨基酸总量的41.52%,符合FAO/WHO标准中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为26.09%,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占鲜味氨基酸总量的41.47%。亚东鲑肌肉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5.54。在亚东鲑肌肉中共检出12种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8.3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8.98%,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总量达到12.31%。结果表明:亚东鲑肌肉氨基酸平衡性好,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 标签: 亚东鲑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 简介:通过对四川省德阳、威远、达州等地广大农户常用养猪饲料及日粮结构的实地调查,并采集当地常用养猪饲料样品和土壤样样品92个,对其中的铁、铜、锰、锌、硒、碘、钴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根据测定值对农户常用养猪日粮进行概算,并与“中国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个地区的两种日粮类型普遍缺乏锌元素,部分地区硒元素缺乏;而铁、铜、锰、碘元素含量均超过标准几倍至数十倍。饲料和土壤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具有区域性差异的特点。

  • 标签: 养猪日粮 微量元素 盈缺分析
  • 简介:<正>渔药是指专门用于渔业方面为确保水生动、植物机体健康成长的药物。渔药残留是指在水生动、植物养殖过程中,为防病、治病而使用的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积累或代谢不完全而残留的药物〔1〕。孔雀石绿(C23H25CN2)又名碱性绿,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绿色,由于具有杀菌作用,曾被作为消毒剂普遍用于水产养殖业〔2〕。近年来研究表明,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突变、高毒素等副作用,残留在水产品中的孔雀石绿进入人体,可引起各系统部分功能的损害。我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

  • 标签: 孔雀石绿 渔药 碱性绿 农业行业标准 致突变 药物治疗
  • 简介:本实验分析RNA干扰MSTN基因鲤(以下简称RNA干扰鲤,体质量为116.2g和110.3g)的染色体,测定该鲤肌肉中的肌纤维密度。结果表明:(1)三组实验鱼的肌纤维密度分别为163.7根/mm-2、171.9根/mm-2和162根/mm-2,对照鱼的普通鲤(Commoncarp)为142根/mm-2,实验鱼高于对照鱼。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实验鱼组间肌纤维密度差异不显著(F=0.83,P=0.44〉0.05),而与对照鱼差异显著(F=5.24,P=0.034〈0.05)。(2)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分析核型表明,实验鱼的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30m+24sm+28st+18t,臂比(NF)156,对照鱼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30m+26sm+28st+16t,臂比(NF)156。结果说明RNA干扰基因的插入并未影响鲤染色体组成。

  • 标签: RNA干扰 MSTN 肌纤维密度 染色体核型
  • 简介:2015年7-8月对信阳市商城县鱼类资源开展调查,根据商城县水系分布特点,共设置13个采样点。以黄柏山森林公园、金刚台景区溪流为重点,对商城县主要水库、河流进行鱼类资源调查,并结合当地农贸市场收集鱼类样本。本次调查共收集鱼标本42种,隶属于5目10科36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6.19%,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各占总种数的9.52%,颌针鱼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38%。调查结果显示:商城县鱼类物种较丰富,群落较复杂,鱼类在摄食、繁殖及栖息习性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根据鱼类区系复合体学说,商城县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和晚第三纪早期鱼类区系复合体种类为主。

  • 标签: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物种多样性 区系复合体
  • 简介:以转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鲤和普通鲤鱼肉(受试物)作为小鼠的饲料基础蛋白成分,以10%、5%、2.5%的比例掺入饲料喂饲小鼠,并以常规大鼠饲料为阴性对照,采用二代繁殖试验法观察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生殖周期全过程的影响,检测转基因鲤作为食物对实验动物小鼠生殖过程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对各代各剂量组试验小鼠全部生殖毒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虽然有单项指标出现统计学差异,但未见其生物学意义,未见与喂饲转基因鲤相关的异常改变。经对出现统计学差异的各单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和生物学意义分析,对转基因鲤(阳性)各组、普通鲤(阳性对照)各组、阴性对照组各指标综合观察,未发现转基因鲤对二代雌、雄性别小鼠有生殖毒性作用。

  • 标签: 转基因鲤 食用安全 生殖 毒性
  • 简介:1、环境因素大部分微生物制剂使用于非可控的养殖水体,环境因素(如:溶解氧,碱度,温度,pH值等和天气状况)会对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1.1溶解氧水体溶解氧的高低,会影响到好氧菌生长速率和氧化分解污染物的效率。目前微生物制剂中芽孢杆菌为好氧菌(或兼性),硝化细菌为严格好氧菌,使用含有这类活菌的产品,一定要保持水体足够的溶氧,才能维持细菌快速繁殖和对污染物的有效分解。以硝化细菌为例,

  • 标签: 微生物制剂 硝化细菌 溶解氧 好氧菌 养殖水体 兼性
  • 简介:2006年5月以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发生以传播速度快、来势凶猛呈“地毯式”发病.对所有年龄的猪都造成危害,以高热、高死亡率为特征。笔者7、8月份对东乡、余江、南昌、抚州、上高、高安等地上百个猪场进行疾病诊断控制.规模从几十头母猪到上千头母猪场。笔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血清学检查及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控制.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及兽医工作者参考.

  • 标签: 防控措施 疫情分析 猪病 南方 血清学检查 兽医工作者
  • 简介:茴鱼属(Thymallus)是黑龙江水系特有的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本研究利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采自黑龙江上游呼玛河同域分布的黑龙江茴鱼(T.grubii)、下游黑龙江茴鱼(T.tugarinae)及待定名种(T.sp.)3种茴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其种群遗传结构、分化水平及分类学地位,为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遗传学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黑龙江茴鱼、下游黑龙江茴鱼和待定名种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17.3、18.2和15.3,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9112、0.9190、0.849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分别为0.8900、0.8980和0.8250,种群中的特有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4、37和43。黑龙江茴鱼与下游黑龙江茴鱼的遗传距离(Ds)最小(0.9617),下游黑龙江茴鱼与待定名种最大(1.8427),3种茴鱼的Fst为0.1575(P〈0.01),远大于黑龙江茴鱼、下游黑龙江茴鱼的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研究表明,黑龙江上游3种茴鱼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种间产生显著的遗传分化,结合3种茴鱼种间稳定而显著的形态学特征差异及其地理分布现状,支持黑龙江上游呼玛河同域分布的3种茴鱼在属内各为独立种的分类学地位。

  • 标签: 茴鱼属 微卫星 遗传分化 分类地位
  • 简介:设计合成两对覆盖PCV2基因组奎长的引物,对PCV2分离株S2、P11、L进行全基因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PCV2毒株序列进行同泺性比较,并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所测毒株与其它地城的24株PCV2分离株的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很高。3个分离株之问的奎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5.4%-99.3%。序列分析表明欧洲分离株和美洲分离株分别构成PCV2的两个夫的分支:欧洲系和美洲系。S2、P11属于欧洲系,L属于美洲系。

  • 标签: 猪圆环病毒 克隆 序列测定与分析
  • 简介:越冬期的鲤败血症是在饲养季节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隐蔽型的败血症,一般不易为人们所察觉而忽视。鱼类进入越冬期后常骤然发生死亡。当疾病开始时,越冬池内的当年鲤鱼从池底的平静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以后逐渐失去运动的平衡,贴冰层绕半园圈式的游泳

  • 标签: 气单胞菌 流行病学分析 北方寒冷地区 越冬池 出血性败血症 鲤鱼
  • 简介:在两口4m×2m×1.5m的水泥池中各放人体质量1.4~1.5kg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a(XY♂)1尾,体质量0.4,0.6kg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WZ♀)7尾和4尾,每尾注射0.5个鲤脑垂体(PG)悬浮液催产。另在池塘内两口1.5m×1m×1m的32目网箱中各放人体质量1kg左右的雄尼罗罗非鱼(YY♂)1尾,然后分别放人体质量0.4~0.6kg的雌奥利亚罗非鱼(WZz♀)2尾和1尾,未注射催产剂。各箱配组繁苗20d后,移走亲本,将子代单独饲养至性别鉴定,分析杂交子代的性比,以判断子代中WY型罗非鱼的性别。结果测得3组WZ♀×XY♂的子代性比(雌雄比)分别为:114:111、40:164和4:16,1组WZ早×YY8的子代性比为3:503。卡方分析表明,前3组中有两组子代性比与1:3的期望值相吻合(P〉0.089和P〉0.79),一组不吻合(P〈0.001);后1组的子代性比与0:N的期望值相吻合(P=0.92)。实验结果推断WY型罗非鱼为雄性,通过探讨导致少数实验值偏离理论值的原因,认为目前构建WY♀-YY♂超雄罗非鱼自繁体系不可行。

  • 标签: 奥利亚罗非鱼(WZ♀) 尼罗罗非鱼(XY、YY♂) 测交 性比 WY型罗非鱼性别
  • 简介: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关注。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导致水产品的质量下降,使用禁用渔药而导致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抽查,确保餐桌上的安全。氯霉素就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的重要一项抗生素。

  • 标签: 水产品质量安全 氯霉素残留 酶联免疫法 滥用抗生素 检测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