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质量月活动中,浙江省地矿厅测绘大队测绘学组在大队工会、总工办的支持下,于今年九月十八日在本队内开展了一次地图制图制印成果展览评选活动。这些地图制印成果是本队近几年来本行业及承接社会产品中的一部份。展出的图种有:地形清绘原图,地形刻绘图,地籍清绘原图,各类地质出版图及编辑设计的旅游图等八十余幅。

  • 标签: 测绘学 活动信息 地图制印 测绘大队 评选活动 地图制图
  • 简介: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地震台网分布稀疏,基于ETM数据,对措勤地区活动断层构造进行了解泽,并建立了活动断层构造框架。通过分析活动断层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指出措勤地区活动断层的活动性对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措勤 ETM 活动断层
  • 简介:针对龙岩地区断裂规模、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分析了近年来该地区数次中强地震活动的特征,并对该地区的震群活动可能所具有的"地震窗"效能进行了讨论,为研究出一个有效判断该地区地震活动规模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 标签: 地震活动特征 震群活动 龙岩地区
  • 简介:2000年福建省地震学会全体理事会会议于12月30日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地震学会理事长林思诚、常务副理事长林继华、副理事长郑立铭、马永良,以及理事3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林继华同志的工作汇报,总结了2000年的学会工作,研究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十五”计划的总体要求确定新世纪第一年学会的工作重点。会议对学会在组织筹备福建省防震减灾三十年暨福建省地震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中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会议认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学会和福建省地震局等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在开展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推动“十五计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起了很大作用。今后,学会还要进一步发挥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强和

  • 标签: 地震学会 全体理事会 福建省 2000年 防震减灾 “十五计划”
  • 简介:1会议基本情况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Amer—icanGeophysicalUnion)自1919年成立以来,作为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的美国国家委员会和美国国家研究局的地球物理学委员会的联合会,成为推进地球物理事业迈向卓越的国际力量。AGU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

  • 标签: 地球物理学 物理学会 美国 会议总结 秋季 大地测量学
  • 简介:利用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上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资料,计算了断层活动累积量,定量研究了断层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活动特征,然后采用断层活动总体状态参量R(t)值对断层总体活动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在观测期内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兼具逆冲活动;断层总体活动状态参量R(t)显示,断层整体活动的不稳定性与强震有关,断层活动不稳定时,地震活动也较强烈.

  • 标签: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 跨断层测量 断层活动性 R(t)值 地震活动 R(t)
  • 简介:在哈泥贫营养沼泽,研究了毛壁泥炭藓(Sphagnumimbricatum)种群的密度制约规律,结果表明,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均表现为负密度制约;随初始密度的增加,种群出生率和增长率下降,死亡率增加;分株高度和生物量及其分配无严格的密度制约规律.毛壁泥炭藓种群密度制约规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保水合作与光资源竞争的权衡是决定种群数量特征对密度变化响应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毛壁泥炭藓 密度制约 光竞争 贫营养泥炭沼泽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深入研究环境水样中营养盐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通过对不同水域的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揭示了营养盐含量变化与水质、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联。这些案例分析为理解营养盐如何影响水生生态系统提供了直观的证据。

  • 标签: 营养盐 环境水样 生态影响 水质 水生生物群落 案例分析
  • 简介:1概况2015年8月2—8日,亚洲一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年会在新加坡隆重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印度、台湾、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近2000人参加了会议。为期5天的学术会议包括大气科学、生态系统、水文科学、海洋科学、天文学、类地行星学、固体地球科学和跨学科等议题。

  • 标签: 固体地球科学 科学学会 新加坡 大洋洲 年会 亚洲
  • 简介:美国气象学会第24届强对流天气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7~31日在美国乔治亚州的滨海城市萨凡纳(Savannah)举行。美国各大研究机构、大学院校和业务部门的局地强风暴专家,以及来自日本、德国、韩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参会人员达500多名。会议代表以美国专家为主,可以说代表了美国气象界甚至是全球局地强风暴研究领域最高水平。

  • 标签: 美国气象学会 局地强风暴 强对流天气 美国专家 滨海城市 研究机构
  • 简介:一九九0年是我会自成立以来第一次表彰先进会员小组。为了把他们好的经验在学会各基层组织中予以推广,促进学会的健康发展,下面着重报导两个先进会员小组是怎样开展活动的。

  • 标签: 会员 立地 基层组织 学会
  • 简介:1970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历了上世纪末以来明显的第Ⅴ活跃幕(或轮回)平静和活跃时段,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这两个时段地震活动在时空强上的差异性,定量提取其活动演化过程参量,为该区未来地震活动期判定提供相对定量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地震活动性 平静时段 活跃时段 定量
  • 简介:森林开发计划受森林活动法规的控制,指保证安全、高产和良好环境的森林活动。在滑坡易发地区,风险管理为陡立地区森林道路建设和木材开发的规划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本文叙述了不列颠哥伦比亚滑坡风险管理从自愿式条例到法规要求式管理的演变历程。法规参照了用于鉴定和评价滑坡灾害与风险的管理政策、过程和实践活动。文中就普查和详查两个层次的滑坡灾害制图、野外地面稳定性评价以及确定低坡度资源的程序进行了介绍。广泛的研究已对这些方法应用于专业实践中的可信度做出了很大贡献。实践表明,泥石流的诱发和运移距离,定性或定量地受到地面因素的强烈影响,可以容易地对此做出评价。文章给出了两个实例,用以说明森林区滑坡风险管理的意义。

  • 标签: 风险管理 森林开发 滑坡灾害 稳定性评价 不列颠哥伦比亚 道路建设
  • 简介:利用毛乌素沙漠腹地的乌审旗气象局196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雷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审旗地区50a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4.12d,雷暴日数变化气候趋势系数为-0.06.乌审旗3月开始出现雷暴,7月达到最高值,11月至翌年2月之间无雷暴发生,雷暴平均初日为4月29日,平均终日为9月25日.在80%的保证率下雷暴初日为4月9日,终日为10月8日.乌审旗雷暴多出现在下午,夜间次之,上午最少.雷暴出现的最多方位是西北和正西方向.

  • 标签: 毛乌素 乌审旗 雷暴 活动特征
  • 简介:渤海地区是我国东部地震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震,现今小震活动也较活跃。本文总结了地震活动的空间、时间和强度的特征,为本地区地震灾害的防御、减灾等方面提供依据。

  • 标签: 构造断裂带 地震活动 特征 渤海
  • 简介:本文通过对大渡河流域强震和弱震活动特征的研究发现,大渡河流域的强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对梯级水电站的影响显著。大渡河流域内的强震大部分以丛集的方式发生,其地震丛集的强度、频度和时间间隔都比较高,而且强震丛集密集发生的地方与大渡河梯级水电站的距离较近,因此,在大渡河流域梯级水电站地震安全综合防御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强震丛集的发生特征。

  • 标签: 流域 地震活动性 梯级大坝系统 强震丛集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