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消除轴承钢中碳化物液析,改善碳化物带状,同时降低碳化物网状的级别,南钢在轴承钢的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轴承钢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与碳化物溶解扩散情况的关系研究,寻找一条合理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提高南钢轴承钢质量水平。另外,南钢着手进行控轧控冷轧制,寻找低温轧制的途径和方法,降低碳化物网状级别,细化组织晶粒,使南钢轴承钢线材质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标签: 轴承钢 加热温度 碳化物 低温轧制
  • 简介:本文介绍了鄂钢焦化厂空压站的工艺流程以及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在近几年的使用过程中对工艺及设备做的一些改进与优化。

  • 标签: 空压站 设备 优化
  • 简介:采用设定粒度范围的铝硅合金粉末与氟铝酸钾钎剂粉末混合后压坯、烧结、加热挤压成丝的工艺,制备了铝基复合焊丝。研究了压制压力、烧结、加热挤压对粉坯密度及丝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0-50MPa范围内粉坯的密度随冷等静压压力的升高,从初始零压的1.06g/cm3急剧升高到1.97g/cm3;加压到50MPa以上,粉坯的密度增加变缓慢。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加压烧结可使粉坯达到理论密度的93%以上;加热挤压粉坯可得到密度达到理论密度的97%的铝基复合焊丝,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铝硅合金粉末 氟铝酸钾粉末 复合焊丝 药芯焊丝 冷等静压 烧结
  • 简介:通过制订填筑中频炉酸性炉衬工艺和试验,提高了中频炉碱性炉衬的使用寿命.

  • 标签: 中频炉 酸性炉衬 工艺
  • 简介:对钴渣溶解后液原使用的中和除铁的情况和采用黄钠铁矾除铁后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采用黄钠铁矾除铁后,金属回收率、辅材消耗量等项指标有明显改善,提高了经济效益.

  • 标签: 黄钠铁矾 除铁 金属回收率
  • 简介:本文对棒材厂二车间大规格圆钢剪切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叙述了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 标签: 大规格圆钢 剪切 质量
  • 简介:1概况中板厂经过十年生产,十年发展,累计中板产量达150万吨,现已形成年产40万吨的规模。主要品种有Q195—Q275系列碳结板;A、B级船板;16Mn低合金结构板;锅炉板;容器板;桥梁板等。产品规格为4.5—40×1500-2000×4000—12000mm。1995年四辊改造后正式投产,可生产的品种有了进一步扩大的设备保证,在国内十家2300—2500双

  • 标签: 中板厂 无缺陷连铸坯 加热炉 工艺结构 四辊轧机 容器板
  • 简介:简述了烧结除尘器中旋风子的特殊结构。介绍在生产制造中采取有效工艺措施,保证旋风子质量的经验。

  • 标签: 烧结 旋风子 制造工艺
  • 简介:我公司中型轧钢厂是以开坯为主的中型厂,轧机布置形式为φ650×2/φ650×2两列四架。目前随着下道工序用坯量的增加,我厂开坯产量不足已经显得越来越突出。方坯和薄板坯的品种更换频率高,使得每一个品种生产周期缩短,即生产刚开始转入正常,便又面临着大换辊,形成一个不良循环,这限制了我厂开坯产量的提高,造成备辊量增加,辊耗加大,生产组织比较被动。为此,我们决定

  • 标签: 工艺改造 新工艺 方坯 生产组织 轧制线 布置形式
  • 简介:黄金冶炼中产生大量含氰废水严重污染环境的世界性难题,如今已被莱州市黄金冶炼厂和清华大学联合攻克。他们研究开发的一项新工艺,可以使含氰废水实现零排放。据了解,这项名为“溶剂萃取处理氰化

  • 标签: 黄金冶炼厂 含氰废水 溶剂萃取 零排放 新工艺 世界性难题
  • 简介:本文介绍了针对棒材厂二车间生产的弹簧扁钢的质量问题进行的工艺优化,主要是改进了中轧孔型及输送辊道,提高了弹簧扁钢的质量及成材率。

  • 标签: 弹簧扁钢 工艺优化 质量改进
  • 简介:熔融还原炼铁工艺作为一种先进可行的炼铁工艺,从宏观角度分析.具有节能、环保、短流程等一些当今传统炼铁方式不具备的独到优势,伴随国际和国内如宝钢对传统炼铁方式的调整.结合目前酒钢的发展态势,仅对此方面的内容做简单探讨。

  • 标签: 熔融还原 炼铁
  • 简介:本文简要分析了不送电炼钢的主要操作制度、冶炼中枪位控制及如何防止喷溅等关键性问题,同时也分析了所能获得的综合效益及存在问题。

  • 标签: 电炉 不送电 操作
  • 简介:本文介绍了4~#连铸机生产工艺优化的具体措施。采用新技术,实行工艺优化后,铸坯实物质量显著改善,为转炉品种研制和开发创造了条件。

  • 标签: 工艺优化 质量 改善
  • 简介:高炉INBA冲渣管道磨损严重导致生产事故频发,维护费用较高。通过管道改造使生产事故、维护费用大幅度降低。

  • 标签: INBA法 渣浆管道 磨损 材料 通径
  • 简介:以六水合硝酸钴(Co(NO3)2·6H2O)和硫脲为原料,采用混合溶剂热法制备硫化钴(COS)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硫化钴纳米晶的组成、粒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80℃恒温条件下所得粉末样品为六方相CoS纳米粉末,粉末粒径在40nln左右。粉末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上升到180℃时产率接近60‰温度进一步升高到200℃时产率基本不变,但晶粒异常长大。加入分散剂PEG能有效控制粉末颗粒的尺寸并抑制粉末的团聚;此外,减少有机溶剂EG的含量可获得更高结晶度的CoS纳米晶,但由于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控制粉末的粒径。

  • 标签: 纳米CoS 溶剂热法 分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