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我院的COPD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96)、单纯慢阻肺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吸烟指数、肺功能表现,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每次急性加重的住院时间。结果在入选的所有COPD患者中,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占46.2%(96/208)。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相比,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FVC%pred、FEV1%pred、、DLCO%pred、FEV1/FVC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2年内平均每人发生急性加重次数(2.4±1.4)次;高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1.5±1.6)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每次住院时间(12.9±8.6)d;高于慢阻肺组患者(8.3±7.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较为常见,在临床表现上容易混淆,根据既往病史、家族史、肺功能检查可进一步区分。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阻塞性肺气肿79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7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缓解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缓解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在慢性支气管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 综合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中小气道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喘息和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气管软化症(tracheomalacia,TM)是指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气管弹性纤维萎缩和减少,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软化症 对症治疗 PULMONARY 中医 慢性疾病
  • 简介:摘要探讨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lungdisease)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表明,COPD合并肺癌患者多数为老年、男性、吸烟者,多数为III-IV期,以对症、支持、化疗为主,预后差,应注重COPD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15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与年龄、性别、COPD病程、BMI、血白蛋白、血气分析等因素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确诊为COPD合并有支气管扩张患者(67.3±7.8岁)65例,根据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测定BMI、血清白蛋白、血常规、血气分析等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不容忽视,年龄、低蛋白血症、血PH、血PCO2等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的COPD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96)、单纯慢阻肺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吸烟指数、肺功能表现,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每次急性加重的住院时间。结果在入选的所有COPD患者中,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占46.2%(96/208)。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相比,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FVC%pred、FEV1%pred、、DLCO%pred、FEV1/FVC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2年内平均每人发生急性加重次数(2.4±1.4)次;高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1.5±1.6)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每次住院时间(12.9±8.6)d;高于慢阻肺组患者(8.3±7.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较为常见,在临床表现上容易混淆,根据既往病史、家族史、肺功能检查可进一步区分。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全肺不张的临床意义,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和预后指标。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9年8月经病理证实的263例恶性阻塞性全肺不张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左全肺不张137例,右全肺不张126例;男206例,女57例;年龄(60.0±0.9)岁,年龄范围为8~84岁。术前均行胸部CT检查,随后均行支气管镜介入削瘤治疗。按照术后疗效分为复张组226例,未复张组37例;复张组再分为完全复张组112例,部分复张组114例。通过组间对照了解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全肺不张的病因主要是原发性肺癌(219/263,83.3%),其中鳞癌所占比例最高(150/263,57.0%)。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复张(226/263,85.9%),术后KPS评分及气促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2015-2019年治疗的患者复张率明显高于2005-201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肺不张的完全复张率高于右肺不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肺不张中,Ⅷ区阻塞的复张率高于Ⅶ区,完全复张率明显低于Ⅶ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由肺转移引起的肺不张的复张率及完全复张率均明显高于由原发性肺癌引起的肺不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支气管镜介入方法治疗恶性肿瘤引起全肺不张疗效肯定,疗效与术者经验、阻塞部位以及病因有关。

  • 标签: 肺不张 支气管镜 气道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阻塞性肺不张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经胸部CT提示为阻塞性肺不张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学资料。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综合诊断,165例阻塞性肺不张患者检出病因例数及构成比分别为肺癌74例(44.9%),非特异性炎症36例(21.8%),结核感染35例(21.2%),支气管异物12例(7.3%),真菌感染6例(3.6%),支气管扩张2例(1.2%)。其中,≥60岁肺不张患者78例,病因为肺癌49例,占62.8%。47例肺不张(28.5%)经电子支气管镜进行了镜下治疗。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阻塞性肺不张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肺癌是老年患者阻塞性肺不张的重要原因。

  • 标签: 阻塞性肺不张 电子支气管镜 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坦帕和Arndt两种支气管阻塞器用于小儿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的效果。 方法 选取择期行OLV的胸腔镜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T组采用坦帕支气管阻塞器,A组采用Arndt支气管阻塞器,所有患儿在单腔气管插管内置入支气管阻塞器实施OLV。记录人工气道建立一次性成功情况,人工气道建立时间,肺萎陷时间和效果,术中阻塞器移位情况。气道压变化等。结果 40例患儿阻塞器一次置入成功率为100%,两组人工气道建立时间、肺萎陷时间和肺萎陷效果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两组移位率无明显差异(p>0.05),重新定位时间比较A组明显长于T组(p0.05)。结论 两种支气管阻塞器均可安全可靠用于小儿单肺通气,发生移位时坦帕支气管阻塞器在操作上更容易重新置入并定位。

  • 标签: 支气管阻塞器 小儿 单肺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细电子支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结核精准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经常规支气管镜未诊断但经超细支气管镜诊断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33例作为病例组,对同期入院的经常规支气管镜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以相同年龄、性别为配对原则随机选择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病原学检出率及直视观察气管支气管病变阳性率。并对病例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表现、气管镜下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0~4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不符合,但病例组5~10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该病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病原学检出率(75.76%,25/33)与对照组(78.79%,52/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7,P>0.05)。病例组患者以咳嗽(90.91%,30/33)、咳痰(60.61%,20/33)为常见临床症状;结节影(84.85%,28/33)为常见影像表现;Ⅳ型(瘢痕狭窄型)(51.52%,17/33)为常见气管镜下分型;病变好发部位:上叶尖后段>背段>舌段/中叶>基底段。结论超细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变诊断阳性率,但不能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率。若影像学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常见表现,但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无明显异常,可换用超细支气管镜检查,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检出率。

  • 标签: 支气管镜 超细电子支气管镜 气管支气管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分析硬质支气管镜技术(RB)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TFB)取出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TFB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TFB儿童72例,全部接受支气管镜检查,总结TFB患儿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结果患儿TFB的位置以支气管为主,右侧支气管46例,占63.89%(46/72),左侧支气管15例,占20.83%(15/72),其次为气管异物11例,占15.28%(11/72)。另外,按照异物种类统计:①植物性:花生、瓜子、豆类、玉米等共63例,占87.50%(63/72);②动物性:鱼刺、骨片等5例,占6.94%(5/72);③矿物性:金属类、石子2例,占2.78%(2/72);④化学性:塑料笔帽2例,占2.78%(2/72)。所有患儿气促(或喘息)消失时间(2.79±0.81)d、咳嗽消失时间(2.58±0.69)d、湿啰音消失时间(3.01±0.98)d、住院时间(3.99±1.37)d。治疗后显效55例,占76.39%(55/72),有效17例,占23.61%(17/7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TFB)中采取硬质支气管镜技术(RB),必须保证诊断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以免延误患儿的病情。在治疗中应尽量采取有效、可靠、安全舒适的手术方法,确保患儿的安全与健康,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

  • 标签: 小儿 气管支气管 硬质支气管镜 异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使用纤维支气管镜57例(总例数66例)摘取不同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资料。结果与胸透、胸片、冠状位CT的诊断比较,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效果更准确。异物都被取出,其中主支气管异物12例、左侧支气管异物27例、右侧支气管异物21例、双侧支气管异物6例。食物类异物57例(占86.4%),其他的异物主要为塑料类,共有9例(占13.6%)。其中有62例异物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4例异物由硬镜取出,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效果明显,安全性好,创伤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镜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选患者分成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咯血停止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给与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缩短咯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咯血 纤维支气管镜 护理应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是肺腺癌的一个亚型,对化疗不敏感,一般预后较差。本文探索观察弥漫型BAC对化疗的有效性。方法一例经病理确诊的弥漫型BAC患者,给予长春瑞滨(盖诺)联合顺铂;多西他赛(艾素)联合顺铂方案化疗。结果长春瑞滨(盖诺)联合顺铂化疗后,患者咳嗽、胸闷等症状加重,病情进展。多西他赛(艾素)单药或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后,患者咳嗽、胸闷、发烧等症状减轻缓解,肺部病灶稳定。结论弥漫型BAC对多西他赛(艾素)联合顺铂化疗有效,能改善缓解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弥漫型BAC 化疗 多西他赛 有效 EGFR-TK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反复发作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每组4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5%,显著低于实验组97.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16±6.01)d,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68±3.64)d,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注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能够有效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局部注药 支气管扩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临床疗效 。 方法: 随机选择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4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200 例支气管夸张合并感染患者,将其列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析,研究组患者给予支气管肺泡罐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有 97 例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出院,患者仅有 80 例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 97% 明显高于对照组 80%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 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临床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