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对病毒脑炎初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病毒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等作比较分析。结果对病毒脑炎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明显优于脑脊液及影像学,其阳性率高。结论脑电图检查较CT和MRI检查更敏感,优于脑脊液检查,脑电图对病毒脑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脑脊液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电图对于小儿病毒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小儿病毒脑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分析,分析脑电图对小儿病毒脑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脑电图、脑脊液、头颅CT和MRI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1.67%、75.00%、34.29%、54.84%,脑电图异常检出率同脑脊液、头颅CT和MRI异常检出率进行两两对比,脑电图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在对小儿病毒脑炎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病毒脑炎的康复护理对策。方法择取在我院接受重症病毒脑炎治疗的且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入院的患儿76例,对这76例入院诊疗的重症病毒脑炎患儿按奇数、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组。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显著要高,另外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显著要少,p<0.05。结论对重症病毒脑炎患儿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 简介:患男,29岁。头痛2天,加重伴抽搐、神志不清24小时入院。入院前20小时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病毒脑炎,经静推20%甘露醇、地塞米松,肌注板兰根和吸氧治疗无效,频繁抽搐,昏迷加深并大小便失禁,转我院治疗。追问病史发现病员在10年前曾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一次,持续十余分钟后自然苏醒,此后一直未曾复发。否认病前有受凉和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病毒性脑炎 吸氧治疗 大小便失禁 瞳孔等大 癫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电图在病毒脑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病毒脑炎患者,根据CT检查、脑髓液检查和脑电图检查三种检查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A组、对照组B组和观察组,各10例。结果CT检查的异常率为60%,脑髓液检查的异常率为70%,脑电图检查的异常率为100%。病毒脑炎在脑电图的检查中异常率明显高于CT检查和脑髓液检查的异常率(P<0.05)。脑电图检查的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CT检查的阳性率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查的阳性率为100%,明显高于脑髓液检查的阳性率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检查病毒脑炎明显比CT检查和脑髓液检查效果更好,体现了脑电图在病毒脑炎的检查诊断中更具有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 标签: 探究 脑电图 病毒性脑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病毒脑炎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接诊已经确诊小儿病毒脑炎的患者108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要同时接受MRI影像诊断,在此基础上,判断患者影像诊断结果以及患者病毒诊断结果之间的相似度,在此基础上,分析MRI在诊断小儿病毒脑炎方面的效果。结果:在对小儿病毒脑炎进行诊断的过程中,MRI诊断结果与小儿病理诊断结果的相似度整体较高,说明MRI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一定的误诊概率。结论:MRI影像方法对小孩病毒脑炎进行诊断有着较高的有效性,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是,由于患者之间的情况普遍存在差异,因此,实际诊断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患者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MRI影像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脑炎脑电图(EEG)的特性,以及诊断价值。方法100例儿童病毒脑炎患儿进行脑电图分析。结果病毒脑炎的脑电图异常率为94%,病情重的患儿脑电图改变严重,脑电重度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脑电图恢复。结论脑电图在小儿病毒脑炎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脑电图 小儿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给予小儿病毒脑炎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接诊收治的74例小儿病毒脑炎患者为探究主体,按照随机抽签法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CT和MRI诊断小儿病毒脑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1-2023.1本院收治的50例病毒脑炎患儿为对象。患儿均接受CT及MRI检查,分析二者诊断的价值。结果  CT检查显示50例患儿中35例异常,其中轻度异常12例,中度异常19例,重度异常4例。MRI检查显示50例患儿中47例异常,轻度异常15例,中度异常26例,重度异常6例。MRI诊断异常率高于CT检查(P

  • 标签: CT MRI 小儿病毒性脑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给予病毒脑炎患儿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病毒脑炎患儿病例8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给予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脑炎患儿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改善患儿康复水平,值得给予关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小儿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1病例简介患者女,23岁。因“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10个月,视力下降8个月,头痛2个月”于2006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2005年12月下旬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在当地医院就诊,因患者发病3周前有咳嗽、头痛、乏力及发热,体温最高达38.9℃,

  • 标签: 发热 脑炎 病毒性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脑炎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泾川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脑炎患儿共62例,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31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治疗后,对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对实验组实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儿恢复情况。结果给予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儿的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惊厥恢复的时间均少于给予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脑炎的护理作用明显,加快患儿恢复速度,降低治疗风险。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解读《2011年英国儿童疑似病毒脑炎诊疗指南》。方法对2011版英国指南中关于疑似病毒脑炎的诊断、鉴别诊断、检查方法及治疗进行综合解读。结果2011版英国指南中对脑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常见的10个问题给出了35条建议,治疗中常见的8个问题给出了24条建议,并提供了关于特殊人群(如海外旅行归来患者,免疫缺陷患者)脑炎诊疗方面的16条建议,建议强度从A到D(由强到弱),支持建议的证据质量从Ⅰ到Ⅲ(由高到低),同时对各项建议做了一定程度的证据说明,以方便临床医生参考选择。结论指南中对儿童疑似病毒脑炎管理给出了若干条建议,同时对临床上一些常见病毒感染后脑炎的治疗给出了标准化的方案,虽然指南发表时间偏早,但对目前临床医生管理和诊治儿童病毒脑炎患者仍然能够提供指导和帮助。

  • 标签: 儿童 病毒性脑炎 指南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小儿病毒脑炎,临床上采用各种治疗方式,对T细胞亚群指标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一年内收治的小儿病毒脑炎的患儿1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和采用联合治疗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其治疗的效果,并记录、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主要从CD3+、CD4+、CD8+三个指标进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提高,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儿在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与治疗前的指标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毒脑炎的患儿,采用一定治疗方案后,根据T细胞亚群指标的变化,可以来判断治疗后患儿病情的改变情况,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治疗 T细胞亚群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毒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32例新生儿病毒脑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仪器检查,对新生儿病毒脑炎进行诊断和综合治疗。结果32例新生儿病毒脑炎24例痊愈,6例好转,2例放弃治疗,3例留下后遗症。结论对新生儿病毒脑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病毒性脑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病毒脑炎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病毒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护理,另行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病毒脑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疗效确切、预后理想,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病毒性脑炎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