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唐强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呼吸机撤机方法成败的相关影响因素,寻求导致撤机失败的关键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为临床提供最佳撤机方案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ICU行机械性通气的患者进行筛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150例,按照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119例)和撤机失败组(31例)。收集每位患者的撤机前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整理归类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与撤机成败具有相关性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重症哮喘的撤机成功率100%为最高。而中枢性神经性外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撤机的成功率仅为0,预后差。撤机成功与否与年龄,性别,手术与否,心率,平均动脉压,CVP,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血氧饱和度(SpO2)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APACHEIII评分,合并肺部感染,合并心衰,咳嗽和排痰能力,撤机方案,血乳酸,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肌酐,血糖,血钠和血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或<0.01)。将于撤机成功相关性指标进行赋值,14项因素为自变量,撤机成功或者失败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重logistic回归,撤机方案计划性撤机是撤机成功的保护因素,其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经验撤机,咳嗽和排痰能力困难是撤机困难的危险因素,而咳嗽和排痰能力强是撤机成功的保护因素。而APACHEIII评分,合并肺部感染,合并心衰和咳嗽和排痰能力困难为撤机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础疾病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患者机械性通气撤机的影响很大;合并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APACHEIII评分是影响撤机成功独立的危险因素,而计划性撤机和咳嗽排痰能力是撤机成功的保护因素。
  • 简介:摘要对使用呼吸的患儿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医务人员应注意明确观察要点,针对性的做好护理。

  • 标签: 呼吸机 观察要点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例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应用保守呼吸道通畅,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出现冷凝水逆流现象,防止患者口鼻腔以及胃内容物误吸,保持患者口腔以及插管的洁度。结果所有感染呼吸相关性肺炎,无一例因其死亡,因此,对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护理工作的实施较为有效。结论好的护理对于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值得被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理观察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的质量控制检测,分析造成呼吸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呼吸的安全使用;方法通过使用美国FLUKE公司的VT-PLUS-HF气流分析仪对本科呼吸定期检测,并利用检测结果对呼吸的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不合格因素;结果通过定期检测,分析结果,采取适当的方法消除了多台呼吸的安全隐患,保障了质量安全;结论呼吸的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呼吸的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呼吸机 检测 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成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提出最佳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60例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对危险因素进行常规预防,观察组30例患者对危险因素进行整体预防。对比分析两种措施的预防效果。结果采用常规预防措施的对照组30例患者中25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3.33%,采用整体预防措施的观察组30例患者中17例有效,总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合理的预防,能有效减少呼吸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预防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呼吸相关肺炎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呼吸相关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呼吸相关肺炎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相关肺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P<0.0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呼吸相关肺炎患儿采用有效合理的护理模式能够降低疾病的不良影响,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小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均50例,观察组采用呼吸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头罩吸氧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PaO2、PaCO2、pH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aO2、PaCO2水平相比对照组而言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68.0%,说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呼吸的正确使用可以有效减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呼吸机 新生儿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1),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BiPAP呼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量两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H、PaO2、FEV1、FVC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增加,而PaCO2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 标签: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PAP呼吸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50例使用BiPAP呼吸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我院同期未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同类患者5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2天的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有一定改善但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PaCO2、PaO2、SaO2、HR几项指标跟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指标相比,也有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上,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花费差距不大。结论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BIPAP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的护理对策及血糖代谢指标的效果研究。方法根据69例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呼吸监测结果,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较单纯2型糖尿病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的血糖代谢指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应早期筛查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OSAHS,及时给予护理对策进行干预。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2型糖尿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护理 血糖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呼吸治疗。观察对比本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呼吸频率(RR)、心率(HR)、内源性呼吸末正压(PEEPi)、最大呼气流量(PEF)的变化,以及机械通气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52例患者治疗24h后PaCO2、PaO2、pH、RR、HR、PEEPi、PEF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52例患者中有2例出现腹胀(3.85%),3例面部肿胀(5.77%),1例面部皮肤压伤(1.92%)。结论正压通气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呼吸频率及心率,纠正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保障了救治质量。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 呼吸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抬高不同床头高度对呼吸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的患者不抬高床头,实验组的患者的床头抬高30度,观察两组患者在抬高不同床头角度下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对比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60.00%)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60.00%)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呼吸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3.33%)和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6.37±1.53),实验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7.95±1.2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抬高床头可以减少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抬高30度为最佳,但是在临床中,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抬高床头。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抬高床头 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对ICU患者呼吸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作用。方法对50例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VAP的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呼吸相关性肺炎8例,发生率16.O%;其中有4例死于该病,死亡率8.0%。结论加强环境和人员的管理、严格消毒隔离、加强人工气道管理等能有效降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通过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PaCO2下降情况、呼吸频率和气管插管率下降情况、住院的时间等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佳,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无创机械 通气治疗 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