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液透析滤过与普通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为普通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治疗组为普通血液透析每周2次,每次4小时,另加one-line血液透析滤过,每周1次,每次4小时.共治疗3个月。两组治疗前后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者0.05);治疗组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较治疗前均较明显降低。对照组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者0.05)。结论与普通血液透析相比,血液透析滤过能更好清除体内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等中分子物质,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优于普通血液透析,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普通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甲状旁腺激素 &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光眼滤过后浅前房的形成原因,并探讨处理浅前房的方法。方法对122例(133眼)施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分析滤过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术后浅前房发生25眼,发生率18.7%,其中Ⅰ度15眼(10.1%),Ⅱ度7眼(4.7%),Ⅲ度3眼(2.0%)。主要原因与引流过畅,结膜瓣漏,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有关。针对浅前房原因采取保守治疗及手术等方法,均收到满意效果。结论及时发现浅前房要判明原因,对症处理,可有效的降低浅前房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青光眼滤过术 浅前房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F)治疗急性高钠血症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分析7例高钠血症患者25例次CVVHF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血钠及其纠正速度、肌酐、血渗量和血气的变化及血压、心率等改变。结果采用CVVHF平均治疗40h,治疗后患者血钠、肌酐、血渗量明显下降(P<0.01)。5例昏迷者中2例意识有所好转,1例抽搐症状消失,1例死亡;2例意识模糊者治疗后恢复正常。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CVVHF治疗高钠血症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可作为治疗急性高钠血症新的途径。

  • 标签: 连续性血液滤过 高钠血症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严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形式,其特点是发病迅速,可能导致患者多因素功能衰竭,甚至危及其生命。治疗措施包括外科手术方案、抗感染治疗和消除炎症介质,作为持续静脉血液过滤治疗的一部分,以提高治疗效率。。此外,与围产期保健方案的协调使人们能够全面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选择76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研究,进行了持续的静脉血液过滤治疗,采用了围产期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如下所述。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血液滤过 血钾 血钠 血氯 肾功能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常规血液透析仅能清除机体内小分子,如肌酐、尿素氮等,而无法有效清除机体内中、大分子毒物。血液透析滤过集血液透析与血液滤过为一体,可有效清除机体内各分子物质,且不易产生透析并发症,具良好临床疗效。我科现对2020年1月~2020年12月所收治的5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行常规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并比较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通过运用血液透析滤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为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施治前PTH、Scr、β2-MG、BUN水平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PTH、Scr、β2-MG、BUN水平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6.67%,对照组20.00%,P<0.05。结论: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运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滤过 生化指标
  • 简介:手机客户端在“互联网+”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信息获取渠道。实现动漫旅游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目标,需要研究相关问题。

  • 标签: 动漫旅游 手机客户端 推广发展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在治疗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了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36例DGF患者分别应用HDF(n=18)和血液透析(HD)(n=18)的疗效。结果:36例患者分别进行了152例次HDF和193例次HD,在HDF组低血压的发生率10.5%(16/152)明显较HD组21.8%(42/193)低(P〈0.01),DGF发生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明显升高,14d后HDF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明显较HD组低(P〈0.05)。移植肾功能恢复的时间分别是(16.3±9.1)d和(24.1±11.2)d,P〈0.05。结论:HDF在治疗DGF时血液动力学稳定,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移植肾功能恢复的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肾移植 急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全球第二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小梁切除术是经典的青光眼滤过方式,广泛应用于临床。脉络膜脱离是青光眼滤过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严重后果。现将我院一例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脉络膜脱离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术后 脉络膜脱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样本量体检人群肾小球滤过率(eGFR)增龄变化,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成年患者,依据年龄分为7组(18~29、30~39、40~49、50~59、60~69、70~79、≥80岁)。使用基于血清肌酐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CKD-EPIScr)计算eGFR,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eGFR降低的影响因素,线性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eGFR<60 ml·min-1·1.73m-2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33 824例体检者纳入本研究,eGFR随增龄下降,平均年下降速度为0.83 ml·min-1·1.73m-2,在30~39岁及70~79岁组eGFR的年平均下降速度显著增快(F=9.51、5.37,均P=0.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非老年组或老年组,年龄均为eGFR降低的最主要因素(β=-0.604、-0.534,均P=0.000),其次为血尿酸(BUA)(β=-0.270、-0.280,均P=0.000)及空腹血糖(FBG)(β=-0.064、-0.046,均P=0.000)、收缩压(SBP)(β=-0.015、-0.028,均P<0.05)和舒张压(DBP)(β=-0.010、-0.026,均P<0.05)。非老年组中eGFR与体质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呈负相关(β=-0.028、-0.047,均P=0.000);在老年组中eGFR与ALB呈正相关(β=0.022,P=0.031),但与BMI、TC、LDL-C无明显相关性。体检人群eGFR<60 ml·min-1·1.73m-2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总发生率为1.55%(523/33 824),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73.80%;各年龄组发生率自18~29岁组的0.22%(14/6 453)升至≥80岁组的22.57%(214/948),上升趋势变化有统计学意义(χ2=2433.71,P=0.000)。结论体检人群eGFR随增龄显著降低,老年人eGFR<60 ml·min-1·1.73m-2发生率高;除年龄外,BUA、FBG、SBP、DBP水平增高及ALB降低是老年人eGFR降低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肾小球滤过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F)治疗急性高钠血症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分析7例高钠血症患者25例次CVVHF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后血钠及其纠正速度、肌酐、血渗量和血气的变化及血压、心率等改变。结果采用CVVHF平均治疗40h,治疗后患者血钠、肌酐、血渗量明显下降(P<0.01)。5例昏迷者中2例意识有所好转,1例抽搐症状消失,1例死亡;2例意识模糊者治疗后恢复正常。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CVVHF治疗高钠血症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可作为治疗急性高钠血症新的途径。

  • 标签: 连续性血液滤过 高钠血症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用等效(吸收体)滤过板研究不同KV摄片时选用何种性质及厚度的滤过板发挥最大的作用。方法用不同KV值进行曝光分别测量原发剂量、滤过剂量,并对结果进行计算比较。结果在不同KV摄片时,使用不同性质及厚度的等效滤过板结论滤过板使用应随摄片KV的变化而改变。

  • 标签: 不同KV摄片 滤过板性质和厚度 摄影部位或摄影条件的设置方法 受检者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尿毒症病人出现的皮肤瘙痒情况,探究运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的成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再对其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强实施饮食、心理及健康指导等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后,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患的肤瘙痒治愈程度与常规组患者比较,护理组略高于常规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再加以实施饮食、心理、病症及健康指导等护理干预,其对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 尿毒症 皮肤瘙痒护理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因其早期即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20%~30%。SAP的死亡原因多数为其并发的MODS,炎症介质在MODS的发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简称HF)是应用对流原理清除溶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技术,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护理 血液滤过
  • 简介:目的评价短时血液滤过疗法(SVVH)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3年始对3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短时血液滤过疗法,对照组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通过个体化的综合治疗联合短时血液滤过疗法,患者临床症状、ⅱ体征、血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均显著改善,细胞因子和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存活率提高至89.5%,死亡率降至16.3%;对照组存活率为65.9%,死亡率为43.6%.结论短时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肯定的疗效,且早期足疗程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短时血液滤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血液滤过联合呋塞米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给与对照组患者持续血液滤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天后临床体征恢复正常的比例为,而对照组为,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变化方面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差异明显,不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情况(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实践、治疗时间)等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内病死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血液滤过联合呋塞米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生化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病死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持续血液滤过 呋塞米 急性肾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血液透析滤过的方法治疗40例尿毒症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结果选用血液透析滤过的方法治疗40例尿毒症患者,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5.0%。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术是治疗尿毒症的首选方法,能明显改善尿毒症患者体内中毒症状,有效延缓并发症出现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滤过 疗效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