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微波热凝治疗咽部乳头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06年至2012年收治的咽部乳头患者采取热凝治疗。结果对80例咽部乳头患者一次性治愈无并发症。

  • 标签: 微波热凝 咽部乳头状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鼻息肉与乳头并存的CT表现与分析,提提高对此疾病认识,以防误诊漏诊。方法收集鼻息肉与乳头并存16例CT资料,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结果16例鼻息肉与乳头并存患者,男12例,女4例;年龄在18~60岁,中位年龄40岁。单侧12例,上颌窦5例,筛窦7例,CT表现为一侧鼻腔、窦腔内充满低密度中心或基地端呈较高密度的软组织影,边界教清楚,较高密度呈条状或不规则结节状,增强后较高的密度软组织影有中度强化;一侧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钩突、鼻甲骨及上颌窦内壁骨质变薄;其中3例见单侧上颌窦内壁骨质缺损。双侧4例,CT表现为双侧鼻腔、筛窦腔内充满软组织低密度影,筛窦及后鼻道内见不规则较高密度影,两侧上颌窦腔内粘膜明显增厚,腔内为慢性炎性改变,筛泡间隔骨质破坏。所有患者都有双侧或单侧进行性鼻塞、多涕,其中3例偶有涕中带血,6例伴有嗅觉减退。病程6个月至5年。结论探讨多层螺旋CT表现眼眶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鼻窦 息肉乳头状瘤 临床 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咽乳头采用神品治疗的实际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有口咽乳头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分布在15岁至75岁之间,其中患有扁桃体位置肿瘤的患者35例,患有腭咽弓的患者25例,悬雍垂的患者19例,舌腭弓的患者21例。分别分析患者实际的治疗效果,记录形成记录报告。结果结果显示采用射频治疗口咽乳头治疗的100例患者中,95例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治疗效果确切,符合实际的治疗有效性。结论采用射频治疗口咽乳头100例的实际疗效达到95%,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射频 口咽乳头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内翻性乳头是鼻腔鼻窦常见良性肿瘤,其根基部常位于筛窦和上颌窦。内镜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式,术后复发率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随访时间影响术后复发率,彻底切除手术根基部的重要性已成共识。术前根据肿瘤的根基部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符合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精准治疗的基本理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病患中随机选出260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有性生活的经历,并能够接受DNA以及HPV的检测,从而对人乳头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通过对所选取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检出的概率上,不同人乳头病毒亚型的检出概率有所不同,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经过临床的回顾分析发现,当妇科病患的年龄越大,患有宫颈炎合并盆腔炎或者宫颈炎合并阴道炎的病患,其对人乳头病毒的检出概率就越高,在检出的类型当中,16型的检出概率最高,对于存在不明原因的出血、阴道的分泌物增多以及患有宫颈炎的病患要对人乳头病毒进行预防。

  • 标签: 妇科 人乳头状瘤 特征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人乳头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变的关系。方法对我院84例宫颈癌、262例宫颈良性病变和30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宫颈者进行人乳头病毒感染检查,比较三组被检者感染率。结果人乳头病毒感染率从高到低为宫颈癌患者(89.29%)、宫颈良性病变患者(23.28%)和健康对照组(0.67%),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乳头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变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宫颈癌筛查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变宫颈癌
  • 简介:摘要人乳头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全球每年约63万例新发癌症由HPV感染所致,其中子宫颈癌占比最高,达83%。中国子宫颈癌的疾病负担严重,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子宫颈癌新发病例近11万,死亡病例近5万,分别约占全球发病和死亡总数的20%和16%。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立场文件中明确指出,HPV疫苗的接种可有效预防HPV相关疾病的发生。纵观全球的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数据,HPV疫苗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力及安全性。截至2019年10月,全球已有98个国家和地区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然而,伴随接种范围的增加及适应证的扩大,HPV疫苗的安全性成为了全球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自2006年HPV疫苗上市以来,各国多家权威机构均对HPV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进行长期监测,积累了大量的安全性数据,数据显示HPV疫苗安全性良好并支持HPV疫苗的使用。本文将针对全球及中国大陆的HPV疫苗相关的安全性数据进行梳理,为中国HPV疫苗的接种提供参考。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癌 疫苗接种 疫苗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乳头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是常见的生殖系统病毒感染,持续性HPV感染可以导致宫颈癌、外阴癌、肛门癌、阴茎癌及生殖器疣等疾病。目前已上市的预防性HPV疫苗包括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公司的2价疫苗、默沙东(Merck & Co., Inc)公司的4价和9价疫苗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2价疫苗,由不同类型的HPV衣壳蛋白L1组装而成,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及活化T细胞,从而减少HPV的感染率。近年来,HPV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本综述对HPV疫苗在免疫原性、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疫苗免疫接种概念和策略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本文可以为中国HPV疫苗的推广接种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疫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IPMN)是发生率较低的一种胰腺囊性肿瘤,在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下,IPMN诊断率有明显提升。超声内镜对IPMN的敏感度较高,能够较好的进行病变检查。其中,CT和MRI可以发现胰腺囊性病变,MR弥散加权成像可以确定不同类型IPMN。本文主要对不同影像学技术检查IPMN进行综述。

  • 标签: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影像学诊断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治糜灵栓与干扰素α-2a治疗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病毒(HPV)感染的疗效对比.方法共收集临床186例HPVDNA检测阳性,宫颈组织学检查证实宫颈炎、宫颈上皮内样病变(CIN)Ⅰ级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94例采用纯中药制剂治糜灵栓自行放置于阴道后穹隆,隔晚1次,每次1枚,每月10次为一疗程,B组92例采用干扰素阴道栓剂淑润栓同法治疗对照以观疗效.结果资料显示两组患者HPVDNA转阴率相似,分别为93.6%和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糜灵栓价格明显低于淑润栓,更宜推广应用于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的患者使用.

  • 标签: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治糜灵栓 生殖道
  • 简介:摘要鼻腔内翻性乳头是一种上皮细胞良性过度生长的病变,但其仍具有破坏性、复发性以及恶变趋向,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给社会造成极大负担。目前关于鼻腔内翻性乳头的发生,并没有完全阐明具有因果关系的病因。研究表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吸烟、环境因素、宿主基因等有关。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展。本文就关于近年鼻腔内翻性乳头在病毒感染、吸烟、慢性炎症、环境因素、宿主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鼻腔 乳头状瘤,内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病毒(HPV)与子宫颈病变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法检测人乳头病毒(HPV)的DNA,并同时做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HPV检出率为33.75%,细胞学诊断阳性者162例,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的HPV感染率分别为38.89%、65.31%、77.14%、100%。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宫颈鳞状上皮内变的高危因素;HPV也感染是宫颈糜烂的主要病原体。可促进宫颈病变的进程,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子宫颈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病灶部位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期,共挑选8例患者,临床确诊为胰腺实性假乳头。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整理,包括症状、组织病变以及免疫表型等。结果患者中男性共2例,女性共6例,其中拥有临床症状者仅2例,7例患者病灶位于胰腺组织内,1例则位于组织外侧。所有患者病灶均呈实性囊肿,通过显微镜观察囊肿内细胞形态与常规肿瘤细胞相似度极高,总体呈假乳头状。囊肿组织内细胞部分出现透明样病变,细胞间质液黏稠,并且可观察到胆固醇样的结晶体,经过为期24个月到60个月的观察后未发现有癌细胞转移情况。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的发病率较低,其中女性患者比例更大,利用组织观察和免疫检查能够准确判断病情。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囊肿 准确判断 免疫表型
  • 简介:但李洪涛等[6]认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癌变,而尹冬青等[5]报道18例乳头病包括有癌变6例,伴有导管内癌3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

  • 标签: 临床分析 乳头状瘤 乳腺导管
  • 简介:乳腺导管内乳头病是来自终末导管小叶单元的病变,因此病灶开始大多仅局限在乳腺边缘区域的终末导管,并逐渐累及中、小导管。特征是多数导管腔同时发生导管上皮乳头状增生,病理上表现为扩张导管上皮的乳头状增生、实质性增生、桥状增生,形成了不规则的裂隙和腔。最初临床表现与一般小叶增生相似,多数患者自觉有小肿块感,体检时乳腺呈结节感。如患者病变局限,轻微时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当导管上皮向腔内呈乳头状增生时,则常可表现乳头持续或间歇性溢液,可为血性、血性浆液或混合性分泌物。该病与乳腺癌有密切关系。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现将自2002年6月至2006年12月乳腺导管内乳头病27例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乳管内窥镜 恶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怀柔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病毒(HPV)感染情况调查。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疑似HPV感染的2245例患者进行23种HPV基因分析检测,其中高危型18种(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低危型5种(HPV-6、11、42、43、44)结果HPV检测阳性者812例,高危型683例,低危型84例,其中多项感染45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癌及高级别病变(CINII及CINIII)的221例患者中HPV-16阳性51例,HPV-58阳性40例,HPV-18阳性18例,HPV33阳性13例,HPV-52阳性9例,其中多项感染23例,其他高危及低危型HPV感染67例。病理结果为低级别病变(CINI)及慢性宫颈炎的591例患者中HPV-58阳性108例,HPV-56阳性73例,HPV52阳性69例,HPV16阳性57例,HPV-18阳性39例,其中多项感染68例,其他高危及低危型HPV感染177例。20~30岁,31~40岁,41~50岁和>50岁各年龄组中HPV阳性的比率分别为20.21%,32.56%,29.95%,17.28%。结论怀柔区妇女人乳头病毒感染率较高,排在前四位的感染类型为HPV-58、16、52、18;其中宫颈癌及宫颈高级别病变中人乳头病毒(HPV)感染类型主要为HPV-16、58、18、33、52。宫颈低级别病变(CINI)及宫颈炎的HPV感染类型主要为HPV-58、56、52、16、18。31~50岁为感染的高峰人群。

  • 标签: 妇女 宫颈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