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耳聋预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0例住院患者根据治疗有效和无效进行分组,对焦虑评分及突发耳聋的诱发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焦虑状态、休息欠佳、精神压力过大、血脂增高是突发耳聋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对突发耳聋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改善工作环境等,可减轻焦虑情绪,对疾病的痊愈起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方法120例突发耳聋患者,根据是否伴有眩晕分为眩晕组(54例)和无眩晕组(6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影像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听力学检查等方面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眩晕组患者中听力损失重度及以上者、听力曲线高频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眩晕组(P<0.05);全聋、重度患者试验异常率高于其他患者(P<0.05);眩晕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无眩晕组(P<0.05)。结论突发耳聋伴眩晕者多存在严重听力损失,且易合并前庭功能障碍,积极的治疗可有助于此类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眩晕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分析大样本突聋患者听力损失情况。方法对1158例患者(1203耳)进行病史询问及听力学检查,按听力损失频率及损失频率平均听阈分类,部分患者行颞骨CT及头颅MRI检查。结果1158例患者中14.3%为低、中频听力下降,6.2%为中、高频听力下降,15.1%为高频听力下降,4.4%为低、高频听力下降,60.0%为全频听力下降。1158例中查出1例听神经瘤,2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结论突聋患者听力损失情况不一,以全频下降为主,应注意排除相关疾病。

  • 标签: 突聋 听力图 临床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突发水污染事故的特点,根据其应急监测的现状,从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原则出发,对突发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技术进行研究。

  • 标签: 突发性 水污染事故 应急监测 技术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纳多治疗突发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突发耳鸣患者10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口服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采用金纳多进行对症治疗,连续治疗30d。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16.00%,总有效率为98.00%;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纳多治疗突发耳鸣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防止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金纳多 突发性耳鸣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突发耳聋患者焦虑状况以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突发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分析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入组的突发耳聋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缓解,治愈28例,好转25例,未愈4例,无死亡3例。护理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耳聋的焦虑抑郁情况相对较重,采取连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焦虑 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年龄对突发耳聋预后是否具有独立影响作用,阐释是否存在明确的年龄转折点(即阈值效应)使得预后发生方向性的改变,为未来进行突发耳聋预后研究时提供科学合理的年龄分组依据.方法本研究对2008年8月至2015年12月连续入住解放军总医院耳内科病房进行治疗的突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组以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年龄与预后(治疗后听阈值及治疗后听力增益)的相关性由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并进行曲线拟合以及阈值效应分析.结果在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年龄与治疗后听阈、治疗后听力增益呈现非线性相关性,两个关键的年龄转折点分别为15岁和67岁.当年龄<15岁时,年龄每增加一岁,治疗后听阈降低1.2dB(95%置信区间:-2.2~-0.2,P=0.020),听力增益提高1.2dB(95%置信区间:0.2~2.2,P=0.019);年龄介于15-67岁的患者,年龄与突聋患者的听力结局无显著相关性,治疗后听阈和听力增益的回归系数均为0(P值分别为0.448与0.418);年龄>67岁时,年龄每增加1岁,治疗后听阈升高0.5dB(95%置信区间:0.0~1.0,P=0.033),听力增益减少0.5dB(95%置信区间:-1.0~0.0,P=0.033).如不采用分段线性模型,用一条直线拟合数据,则得出治疗后听阈和听力增益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95%置信区间:0.0~0.1,P=0.128)和-0.1(95%置信区间:-0.1~0.0,P=0.118),,并未恰当反映出年龄与突聋患者听力预后的关系.结论对小于15岁的突发耳聋患者,年龄的增加是一个预后有利因素;对年长于67岁者,年龄与预后呈显著性负相关;对介于15至67岁的患者,年龄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年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脑出血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突发脑出血患者共39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期间给予合适的护理配合,包括严密监测,增加环境舒适度,预防感染,饮食护理和晚上交接班制度等。结果33例患者病情缓解出院(84.6%),4例患者病情严重转院(10.3%),2例患者死亡(5.1%)。并发症7例(17.9%),其中2例应激性溃疡发展成为晚期脑疝,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肺部感染患者转院,其余4例患者均经对症处理症状得到缓解。结论合适的护理对于预防病情恶化,改善患者预后是非常重要的,护理过程中要以消除病情进展的生理,心理以及环境因素等为基本目的。

  • 标签: 突发性脑出血 急诊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由于环境污染导致水源水质事故频发,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高度的重视城市水源水质的污染问题,制定有效、科学、快速的城市水质突发污染应急处理方案,降低此类事故的发生,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与财产安全。

  • 标签: 水源水质 突发性污染 应急处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找出突发耳聋发生的原因,和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症状,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在护理过程,分析突发耳聋的原因和针对性健康指导对患者诊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结论为突发耳聋的发病因素是很复杂的,应该尽量避免可能导致此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做好药物副作用、高压氧治疗、心理方面、饮食方面及其出院前等方面相关的护理指导。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发病原因分析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突发水污染事件是指对水污染的发生时间、水污染的覆盖范围、遭受水污染的对象进行的一系列总结,然而却出现应急措施不及时不明确的情况。基于此,本文首先进行了水污染事故危险源识别与分类的分析,并开展详细的水文调查工作,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采取了一系列的应急办法,充分体现了水文部门在突发水污染事故预警应急系统中的监测检查作用和水量水质预警作用。

  • 标签: 水文 突发性 水污染事件 应急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突发耳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对引起突发耳聋相关因素,针对性的制定出健康宣讲以及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应用效用。方法:制定患者评估手册,对入院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以文本或口头问答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初步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手册督促患者完成自我健康监测,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治愈率,护理后突发耳聋治愈率为95.5%,明显高于护理前83.3%,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结论:责任护士通过与患者沟通,进行对患者的入院评估,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是非常必要和科学有效的。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健康监测 有效护理
  • 简介:摘要:突发环境污染应急处理措施离不开强大的应急监测体系,要更有效的充分发挥应急监测体系在突发环境污染中的功能,就需要加强对应急监测体系的管理工作,以增强检测成果的可信度和准确度。基于此,本文将对突发水污染应急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加以研究,并给出了一些管理方法,以提升突发水污染应急监测服务的效果。

  • 标签: 突发性水污染 应急监测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甲泼尼龙治疗突发耳聋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 年1月到 2022 年1月期间的 60 例突发耳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取计算机表法对其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患者,研究组突发耳聋患者选用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地塞米松治疗。结果:研究组突发耳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甲泼尼龙 突发性耳聋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