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9年河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型别及分布情况。方法2019年河南省共报告AFP病例513例,每例病例采集双份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NPEV阳性毒株进行VP1基因扩增和测序鉴定,序列的比对以及遗传进化树的构建通过MEGA5.1软件完成。使用Excel 2016和SPSS19软件对NPEV阳性毒株的流行病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513例AFP病例中共分离出39株NPEV,分离率为7.60%(39/513),其中18株为A组病毒,21株为B组病毒,A组和B组病毒均包含7个血清型,未分离到C组和D组病毒。A组中以柯萨奇A组病毒(coxsackievirus A,CVA)4型和CVA16为主,B组中以埃可病毒(echovirus,Echo)11型为主。NPEV阳性毒株之间的核苷酸一致性为67.4%~100.0%,与原型毒株核苷酸一致性为71.4%~85.6%。NPEV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当中,分离率为84.62%(33/39),男女性别比为2.07∶1,分离率在不同年龄组之间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病毒中CVA2、CVA4和CVA16分布比较广泛,B组病毒中Echo3、Echo11和Echo30分布比较广泛。时间上除1月份以外,全年均能分离出NPEV,其中A组病毒主要发生在4~7月,分离数占到全年的66.67%(12/18),B组病毒主要发生在9月,分离数占到全年的28.57%(6/21)。结论2019年河南省分离的NPEV以B组Echo11为主要血清型,病原谱、地区分布以及不同年龄NPEV的分离率相比2018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要加强监测,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控,有效减少AFP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弛缓性麻痹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分子鉴定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重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疫苗(汉逊酵母)抗原冻干参考品,用于重组EV71疫苗(汉逊酵母)的抗原含量测定。方法选取检定合格的重组EV71疫苗(汉逊酵母)原液,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制备重组EV71疫苗(汉逊酵母)抗原冻干参考品,对其进行保护剂抗原含量标定,并对其进行反复冻融试验,37 ℃、2~8 ℃和-20 ℃稳定性研究。结果制备的抗原冻干参考品鉴别试验、无菌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水分含量为1.4%。经标定,抗原含量的几何均值为2 146 U/ml,几何变异系数为7.2%。10次反复冻融,抗原含量仍无明显变化;37 ℃放置3个月,抗原含量无明显变化;分别于2~8 ℃和-20 ℃放置30个月,抗原含量仍较为稳定。结论制备了一批稳定的、均一性良好的抗原冻干参考品,可以用于重组EV71型疫苗(汉逊酵母)抗原含量测定。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疫苗,合成 抗原参考品 稳定性
  • 简介:摘要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是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主要病原体之一,也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自2015年底起,我国在全球率先上市了3种EV71疫苗,为控制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提供了有力的防控手段。为了解国产EV71疫苗投入使用后免疫效果、安全性、质量稳定性情况,分析新疫苗上市后在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本文纳入了目前国产EV71疫苗的免疫效果、人群效应、安全性、质量检测、质量评价结果、人群接种意愿和接种行为调查等大量研究,以探讨EV71疫苗上市后手足口病流行的防控策略。国产EV71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安全性、保护效力,质量稳定性好,然而EV71疫苗与其他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的安全性研究较少,应继续加强EV71疫苗安全性监测工作,并探讨疫苗本身及与其他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的安全性。由于肠道病毒病原体的进化、重组等原因,及应用EV71疫苗带来的可能影响,手足口病的流行株可发生改变,应对肠道病毒的抗原变异和遗传进化持续监测;鼓励和推动多价手足口疫苗的研发亦有必要。家长对手足口病及EV71疫苗的认知普遍较为欠缺,在开展疫苗宣传时应同时加强家长对手足口病疾病本身知识的宣传,且应强调EV71疫苗只能预防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

  • 标签: 肠道病毒A型,人 疫苗,灭活 监测 接种 挑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水平进行检测,研究HMGB1水平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HFMD重症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共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100例(普通型组),重症50例(重症组)。选择同期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HMGB1的水平。收集病例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对可能影响普通型HFMD转为重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EV71型HFMD患儿急性期HMGB1水平[(13 700±3 036)pg/mL]较对照组[(10 116±2 435) pg/mL]明显升高(t=5.913,P<0.05)。经治疗后恢复期HMGB1[(10 658±2 349) pg/mL]水平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15,P>0.05)。重症组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MGB1水平均高于普通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糖>8.3 mmol/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HMGB1≥13 110 pg/mL水平为EV71型HFMD患儿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当HMGB1为13 110 pg/mL时约登指数最大,该值对应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72.0%。结论WBC>15×109/L、血糖>8.3 mmol/L、HMGB1≥13 110 pg/mL水平均为HFMD重症化的危险因素,HMGB1水平与EV71型HFMD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手足口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阐明济南市非EV-A71肠道病毒(enterovirus A71, 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患者细胞因子表达谱变化,寻找特征性的细胞因子。方法收集济南市2014—2017年非EV-A71感染HFMD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同时收集健康人血清作为对照组。采用Bio-plex液相芯片平台高通量同时检测27种细胞因子,使用GraphPad Prism和SPSS 22.0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非EV-A71感染患者较健康对照组22种血清细胞因子发生显著改变,包括11种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5种趋化因子(chemokines)、2种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s)、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 CV-A16)感染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有21种(秩均值17.06~19.00 pg/ml, 5.50~8.80 pg/ml,P<0.05)、20种(秩均值16.41~19.00 pg/ml,5.50~9.90 pg/ml,P<0.05)细胞因子表达较健康对照组升高,GM-CSF(秩均值9.65 pg/ml, 21.40 pg/ml,9.59 pg/ml, 21.50 pg/ml, P<0.05)均较健康对照组表达降低。CV-A6感染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有19种(秩均值11.92~13.50 pg/ml, 5.50~6.45 pg/ml,P<0.05)和21种(秩均值12.00~13.50 pg/ml, 5.50~6.40 pg/ml,P<0.05)细胞因子表达较健康对照组升高,GM-CSF仅急性期(秩均值5.00 pg/ml,10.60 pg/ml,P<0.05)较健康对照组表达降低。双份血清分析显示:CV-A16感染患者恢复期IL-6(22.79pg/ml,35.88 pg/ml)和IFNγ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10,IP-10)(793.56 pg/ml, 2 157.32 pg/ml)表达较急性期降低;CV-A6感染患者恢复期IL-7(3.13 pg/ml, 1.165 pg/ml)、IL-15(27.84 pg/ml,16.005 pg/ml)和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调节活化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22 605.96 pg/ml, 7 040.90 pg/ml)较急性期表达反而升高。结论非EV-A71肠道病毒感染所致HFMD患者体内表现出广泛的细胞因子表达谱改变;不同病原体、不同临床病程具有不同的细胞因子表达特征,可为寻找与病程进展、临床诊断和以及免疫治疗有意义的指标提供科学数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细胞因子 液相芯片
  • 简介:目的分析贵州省2014年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的流行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HFMD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贵州省HFMD病例的EV-71分离株的VP1编码区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使用MEGA(molecularevolutionarygeneticsanalysis,MEGA)6.0软件分析VP1区基因变异特征及基因亲缘关系。结果2014年贵州省HFMD发病数为50880例,发病率为145.28/10万,死亡率为0.06/10万。发病高峰在4-6月,其中4月发病数最高,6月死亡数最高,2014年每月贵州省各市均有HFMD报告病例,其中遵义和贵阳发病率较高,散居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主要在0-5岁幼童,发病率为93.81%,发病数男女之比为1.59∶1。实验室确诊HFMD共计3877例,占总病例数比例为7.62%,其EV-71占实验室确诊病例数的26.41%,CA-16占32.42%,其他EV占40.74%。结论2014年每月贵州省各市均有HFMD流行,发病高峰在4-6月,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以EV-71和CA-16共循环为主。2014年在贵州省分离到的EV-71均属于C4基因亚型中C4a进化分支。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水平进行检测,研究HMGB1水平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HFMD重症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共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型100例(普通型组),重症50例(重症组)。选择同期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HMGB1的水平。收集病例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对可能影响普通型HFMD转为重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EV71型HFMD患儿急性期HMGB1水平[(13 700±3 036)pg/mL]较对照组[(10 116±2 435) pg/mL]明显升高(t=5.913,P<0.05)。经治疗后恢复期HMGB1[(10 658±2 349) pg/mL]水平下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15,P>0.05)。重症组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HMGB1水平均高于普通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糖>8.3 mmol/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HMGB1≥13 110 pg/mL水平为EV71型HFMD患儿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当HMGB1为13 110 pg/mL时约登指数最大,该值对应的敏感度为81.6%,特异度为72.0%。结论WBC>15×109/L、血糖>8.3 mmol/L、HMGB1≥13 110 pg/mL水平均为HFMD重症化的危险因素,HMGB1水平与EV71型HFMD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手足口病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生前及疫情期间广州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采集到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就诊的手足口病住院或门诊疑似患儿的标本共73 740份,其中2019年10 243份,2020年24 568份,2021年38 929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Coxsackie virus A group,CA)16检测,并选取EV71和CA16双阴性而肠道病毒通用型为阳性的标本进行型别鉴定。结果2019年10 243份同时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CA16检测的手足口病标本中,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6 590份(64.34%),EV71阳性37份(0.36%),CA16阳性1 107份(10.81%),非EV71非CA16肠道病毒阳性5 446份(53.17%)。2020年1 450份同时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CA16检测的手足口病标本中,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476份(32.83%),EV71阳性1份(0.07%,10月检测到),CA16阳性22份(1.52%),非EV71非CA16肠道病毒阳性453份(31.24%);仅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检测的23 118份标本中,阳性1 450份(6.27%)。2021年2 572份同时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CA16检测的手足口病标本中,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1 155份(44.91%),EV71全年未检出,CA16阳性219份(8.51%),非EV71非CA16肠道病毒阳性936份(36.39%);仅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检测的36 357份标本中,阳性5 938份(16.33%)。非EV71非CA16肠道病毒的序列分析确定有14种型别,其中CA6和CA10占44.14%(49/111)。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的2020年和2021年的肠道病毒阳性率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2019年至2021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以非EV71非CA16肠道病毒中的CA6和CA10为主。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流行病学 非EV71非CA16肠道病毒 型别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 简介:摘要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属于小RNA病毒肠道病毒病毒,有超过100种血清型,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途径进行传播。EV感染引起的疾病谱呈现多样性,其中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 VE)、无菌性脑膜炎(aseptic meningitis, AM)、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 AFP)等对人类健康影响最为显著,严重时还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后遗症,甚至死亡。EV的主要受累人群为5岁以下儿童,每年的夏秋两季是该病的发病高峰期。本文对EV的结构特征、蛋白功能、流行病学特征、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实验室检测方法、重要EV的病理机制研究进展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预防EV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肠道病毒 病毒性脑炎 无菌性脑膜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HFMD)患儿重症化的关联性。预测25-(OH)D在EV71型HFMD重症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EV71型HFMD患儿共255例为病例组,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分为普通型150例(普通组)和重型105例(重型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儿童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收集病例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分析表,记录其可能影响因素的资料,对可能影响普通型HFMD转为重症HFMD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普通EV71型HFMD转为重症EV71型HFMD的危险因素及血清25-(OH)D水平与EV71型HFMD患儿重症化的关联性。结果病例组患儿与对照组25-(OH)D水平[(35.66 ± 11.60)ng/mlvs.(49.63 ± 8.8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06、P <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V71型HFMD重症组与普通组患儿相比,WBC>15 × 109/L(χ2= 26.616、P <0.001)、血糖>8.3 mmol/L(χ2= 26.616、P <0.001)、血清25-(OH)D水平(t = 5.551、P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8.3 mmol/L(OR= 2.682、P = 0.028)、WBC>15 × 109/L(OR= 2.090、P = 0.019)、25-(OH)D<30.88 ng/ml(OR= 3.792、P <0.001)均为重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OH)D<30.88 ng/ml与EV71型HFM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为EV71型HFMD感染重症化的预警因素。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25-羟基维生素D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肠道病毒A71型(EV-A71)中和实验,评估血清稀释过程中采用两倍稀释和四倍稀释时在中和抗体滴度、几何平均滴度(GMT)、血清阳性率和新感染率等方面的一致性。方法基于2013—2018年在湖南省安化县建立的1~9岁儿童和母婴前瞻性队列,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92名参与者共386份血清,对其同期进行两倍稀释和四倍稀释的EV-A71抗体中和实验。使用Bland-Altman法评估抗体滴度之间一致性;采用分层分析方法评估两种稀释方法对GMT、血清阳性率和新感染率的影响。结果两种稀释方法中和实验所得抗体滴度平均差值为0.04(95%CI:-0.02~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一致性限度(LOA)的上下限(-1.12,1.21)(95%CI:-1.22~-1.02;1.10~1.31)均超过了临床可接受范围(-1,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稀释方法在全部人群和阳性人群的GMT及以血清阳转为定义的新感染率的差异分别为2、6和2%(P值均>0.05)。与两倍稀释中和实验相比,四倍稀释中和实验所得血清阳性率高6%(95%CI:1%~11%);当分别以“4倍升高”和“阳转/4倍升高”作为新感染定义时,四倍稀释中和实验所得新感染率分别高8%(95%CI:1%~16%)和 9%(95%CI:1%~17%)。结论两倍稀释和四倍稀释中和实验在估计GMT时,两者所得结果可比;但在评估人群新感染率时,两者之间的差异不可忽略。

  • 标签: 倍比稀释 中和试验 肠道病毒A71型 一致性 血清阳性率 血清新感染率 几何平均滴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2013-2017年河北省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A6)的基因特征,进一步阐明其遗传进化特点及规律。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7年河北省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三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运用Mega 5.2软件对CoxA6的VP1区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2013-2017年河北省累计报告其他肠道病毒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86例(重症84例,死亡2例),占其他肠道病毒手足口病报告病例的1.12%(86/7 698)。每年4月份发病人数逐渐上升,5-7月达到最高峰。人群分布上,1~岁年龄组儿童的5年累计占比65.12%(56/86)。男女性别比为1.39∶1(50/36)。职业分布上,散居儿童占总发病人数的93.02%(80/86)。标本经病毒分离获得阳性毒株39份,阳性分离率为45.35%(39/86)。亲缘进化树显示,CoxA6分离株与D3a和D3b这2种亚型代表株处于同一分支。结论2013-2017年河北省其他肠道病毒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在发病时间上呈现季节性,与手足口病流行的整体趋势一致。CoxA6属于D3基因型,且未出现新的进化分支。

  • 标签: 手足口病 其他肠道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柯萨奇病毒A组6型 基因进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轮状病毒导致肠道外感染的相关临床表现。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儿童轮状病毒导致肠道外感染患者6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儿童出现轮状病毒症状时,因轮状病毒感染而导致呼吸系统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有23例,有46例患者合并出现闭塞流涕以及咳嗽等表现,表现为急性喉炎的有2例患者,表现为支气管炎的有13例患者,毛细血管炎的有7例患者,出现肺炎现象的患者有4例,神经系统出现抽搐现象的有5例,其中3例患者伴有皮疹现象。本组患者中接受心肌酶谱检查的有40例,其中表现为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的有34例。本组患者中接受肝功能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偏高的有13例患者,表现为谷草转氨酶偏高的有23例。患者X射线胸片检查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的有19例,表现为双肺斑片影或者点片影的有5例。患者心电图检查表现为窦性心律过速的有23例,表现为T波改变的有5例。有6例患者接受脑电图检查,检查结果中有3例患者显示异常。结论轮状病毒的出现可能导致儿童肠道外发生感染,从而导致呼吸系统、心肌损害以及肝脏损害等症状,而病毒血症可能是造成轮状病毒出现多途径损害的主要途径。

  • 标签: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临床分析
  • 作者: 孙华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泰州市海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江苏泰州    225300)     【摘    要】    目的:分析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RV)与肠道腺病毒(ADV)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时段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对象为腹泻患儿500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轮状病毒与肠道腺病毒抗原检测,检测方法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观察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本组500例患儿中RV抗原检出阳性71例(14.2%),其中ADV-Ag和RV-Ag阳性3例(4.23%)。在不同性别中,女患儿RV、ADV感染率高于男患儿;不同年龄组RV、ADV感染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时间组RV、ADV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RV和ADV感染,一旦其发生腹泻症状,则需对EV和ADV进行及时检测,以对症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  【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轮状病毒感染对婴幼儿心肌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患者129例,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行心肌酶谱检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率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观察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轮状病毒肠炎不单纯是肠道感染,可致心肌损害,若发现患儿的心肌酶谱指标出现异常,则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避免患儿病情进一步恶化,心肌酶谱测定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轮状病毒 心肌损害 肝损害 心肌酶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轮状病毒肠(RV)炎并发无症状肠道外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8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RV-Ag)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确诊为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结果发生肠外脏器损伤64例;临床均无相应的症状。其中35例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升高,15例ALT和AST升高,6例CK-MB、ALT和AST都升高,3例蛋白尿,5例血小板下降。结论RV肠炎除了要观察胃肠道症状和脱水程度,还要进行实验室检查,监测相应的指标。特别要时刻高度警惕RV引起的无症状肠道外损伤。

  • 标签: 轮状病毒 肠炎 肠道外损伤
  • 简介:摘要肠道微生态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并在宿主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与免疫反应相关,稳定的肠道菌群在调节宿主对HBV清除的免疫力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对"肠-肝轴"的认识,肠道微生态在HB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Toll样受体通路是肠道菌群与肝脏免疫反应之间的重要纽带。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乙型肝炎,慢性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腹泻患儿及社区健康儿童中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的流行和基因变异特征。方法收集2015—2107年6岁以下门诊腹泻患儿以及2016—2017社区健康儿童的粪便标本共1 834份,检测HAdV六邻体基因进行分型并扩增HAdV-41纤维蛋白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健康儿童和门诊腹泻患儿HAdV的检出率分别为1.5%(8/536)和7.4%(96/1 29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2,P<0.001)。健康儿童和腹泻患儿中HAdV-41均为最主要的检出型别。HAdV在门诊腹泻患儿中的检出无性别差异(χ2=0.002,P=0.961)。除新生儿组无检出外,其他年龄组之间的检出无差异。HAdV流行无明显季节特征。序列分析显示HAdV-41地方流行株分属于3个进化分支,并出现纤维蛋白轴区截短15个氨基酸的毒株。结论HAdV是引起2015—2017年北京市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以HAdV-41为主。

  • 标签: 儿童 腹泻 人腺病毒 纤维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致婴幼儿肠道外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方法收集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113例,合并肠道外损害共74例(发生率65.49%)。分析肠道外损害发病情况,肠道外损害与轮状病毒肠炎脱水程度,年龄大小的关系。结果呼吸道感染49例,循环系统损害47例,肝脏损害16例,神经系统损害5例,皮疹7例;且见同时多系统损害病例,其中2个系统损害39例,3个系统损害3例,且病情相对较严重。此外,临床发现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而无明显肠道症状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6例。年龄越小,肠道外损害发生率越高。肠道外损害发生率与脱水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可导致婴幼儿肠道外多系统脏器损害,尤以呼吸道损害,心肌损害及肝脏损害较多见。应警惕肠道外同时多个系统脏器损害可能,且年龄越小,肠道外损害发生几率越高。

  • 标签: 轮状病毒感染 心肌损害 肝损害 多系统损害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