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动脉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招募2020年4月5日至4月19日之间收住在我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动脉硬化检测结果分为硬化组和对照组。入院7 d内采集粪便样本,提取肠道菌群DNA并建库,采用鸟枪法进行宏基因测序,基于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硬化组7例,对照组9例。硬化组baPWV值及血压值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菌群物种分析结果:门水平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组间肠菌群落构成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硬化组患者粪便微生物中Holdemanella、Mitsuokella、Deinococcus、Lachnospira、Turicibacter、Butyrivibrio、Sporomusa、Halanaerobium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这些菌群与产生SCFAs、调节能量代谢、抗辐射、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对照组菌群功能主要富集在脂多糖生物合成、短链脂肪酸代谢、其他氨基酸代谢及膜运输等通路上,硬化组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和DNA损伤修复通路上。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患者使用增加短链脂肪酸的微生物制剂可能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稳态。

  • 标签: 肺炎,病毒感染 动脉硬化 肠道菌群
  • 作者: 杨婷 江米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杭州 310052杨婷现在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儿科318015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是引起儿童腹泻病的最常见原因,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减轻疾病负担的重要方式。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国家将轮状病毒疫苗列入国家的免疫计划,但是其免疫效果有较大差异。近期的研究指出肠道菌群组成会对轮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产生影响,现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肠炎是一种由 A组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常见急性消化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多发于婴幼儿时期。此病的发病高峰期在秋季,致病微生物会通过患儿的消化道传播,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小儿轮状病毒感染会紊乱患儿的免疫状态,若是患儿的疾病程度严重,会并发肠道外损伤,使其多脏器功能受到影响。笔者就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病原学、发病机制、发病时免疫状态、肠道外损伤、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治疗、预防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叙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免疫状态 肠道外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例中札如病毒(sapovirus,SaV)的感染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肠道门诊腹泻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相关资料,应用x2检验或Fisher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检出率;采集患者粪便标本,应用不同种PCR方法对腹泻病例粪便标本进行札如病毒检测,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 047例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SaV检出率为2.77%(29/1 047),成功测序16株,GI组11株,GII组4株,GIV组1株。春季检出率5.24%(x2=8.857,P=0.031)高于其他季节;远郊区检出率5.00%(x2=8.906,P=0.012)高于城区及近郊区;不同性别、年龄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泻、恶心、呕吐及腹痛为SaV腹泻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结论SaV是北京市腹泻病例的病原之一,春季和远郊区检出率高,GI组为主要基因型别。

  • 标签: 肠道门诊 腹泻 札如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基因型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肠道病毒(EV)、疱疹病毒(HHV)检测阳性率。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365份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血清、痰、大便、尿标本于-80 ℃冻存,采用一步法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EV,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HHV,分析这两类病毒在临床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感染率。其中132例患儿确诊为EV脑炎或HHV脑炎,比较分析病毒在各种标本中的检出时间。结果365例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中20.5%(75/365)的患儿诊断为EV脑炎,15.6%(57/365)患儿诊断为HHV脑炎。75例EV脑炎患儿以埃可病毒6型(echo 6)感染为主,占52.0%(39/75);其次为EV71感染(30.7%,23/75),echo11(6.7%,5/75),柯萨奇病毒A组6型(CA6,4%,3/75)及echo30、echo9、echo4、柯萨奇病毒B组1型(CB1)、脊髓灰质炎病毒各1例(1.3%,1/75)。57例HHV脑炎主要以人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最多见,占35.1% (20/57)。其次为巨细胞病毒(CMV,31.6%,18/57),EB病毒(12.3%,7/57),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10.5%,6/57),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8.8%,5/57),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8%,1/57)。患儿入院后病毒在脑脊液中的检出时间明显早于血清,脑脊液在发病后2~7 d可检出病毒,血清为7~26 d。结论采用一步法巢式RT-PCR技术及实时荧光qPCR技术检测脑脊液病毒核酸极大程度提高了不明原因脑炎患儿病原体的检出率。肠道病毒Echo 6、EV71、疱疹病毒HHV6、CMV是导致本院病毒性脑炎的最主要的病原体,临床可根据发病时间合理选择标本类型进行测定。

  • 标签: 肠道病毒属 疱疹病毒属 病毒性脑炎 脑脊液 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肠道微生态不仅包括肠道的细菌,还包括大量的病毒、真菌及少量古细菌和原虫,它们之间的平衡在维持机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病毒感染既影响肠道菌群,又可借助肠道菌群刺激机体免疫反应,从而影响机体健康。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暴发,益生菌制剂的辅助治疗作用引发关注,基于相关研究,其机制主要与调节免疫反应,协助恢复免疫系统平衡,抑制炎症风暴,同时发挥间接抗病毒作用有关;此外还参与了肠道微生态平衡重建和保护肠黏膜屏障,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导致的二次打击。肠道菌群与肠道病毒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肠道微生态调控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治疗潜力一定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肠道病毒群 益生菌 病毒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发现肠道内数以万计的细菌影响了人的免疫系统,其中有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在鼠的自身免疫模型中,哈佛大学的DianeMathis及其同事发现肠道细菌能够引起身体关节处的自体免疫疾病。

  • 标签: 肠道细菌 反应 免疫系统 免疫模型 哈佛大学
  • 简介:肠道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器官。男女两,陛在做健康肠道保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不一样的。本章中三位肠道健康的专家就将为我们全面解释,男女之间由于肠道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各种体征的不同。

  • 标签: 肠道健康 专家 护理法 抗衰老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肠道肿瘤手术术前肠道准备的改进方法。方法对78例手术患者肠道准备方法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新的肠道准备方法较旧的肠道准备方法效果较好。结论不断改进的新的肠道准备方法肠道清洁彻底,病人痛苦少,减少了术后感染,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肠道肿瘤 术前肠道准备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肠道术后患者肠道排气的影响。方法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108例肠道术患者,遵循双色球分组法将108例肠道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4例)术前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54例)术前给予胃肠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腹胀程度、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1%大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肠道术患者术前给予胃肠道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肠道排气,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

  • 标签: 肠道术 术前常规护理干预 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 肠道排气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术前的胃肠道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肠道排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时间段为 2018.11月 ~2019.11月期间,因胃肠道疾病于我院普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 9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 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胃肠道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腹胀程度、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 97.77%,对照组为 88.88%,观察组明显更佳,(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术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术后指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术前护理干预 胃肠道手术 术后肠道排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肠道术后患者肠道排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5-2022.05区间本院收治9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主体展开对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差异性,记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前组予以常规护理,后组采取术前胃肠道护理,统计两组各项指标(满意度、临床指标)展开细致观测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满意度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指标测评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肠道手术患者护理期间通过予以术前胃肠道护理,具有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借鉴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术前胃肠道护理 肠道排气 满意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术前胃肠道护理在肠道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时间:2020.12-2022.12;选择例数:96例;分组方式:随机分组;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胃肠道护理。分析患者临床症状;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与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采用术前胃肠道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患者肠道排气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肠道护理 肠道排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道患者术前胃肠道护理后的临床价值与意义。方法: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月,对胃肠道患者不同术期护理情况研究,实验组术期胃肠道护理,一般护理为对照组,患者共94人;总结满意度与术后数据等。结果:在住院周期、肠鸣音恢复用时、术后排气时间、腹胀程度、满意度分析,数据比对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患者经术前胃肠道护理后整体康复进程显著上升,并改善临床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周期,推动疾病预后质量上升。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术期胃肠道护理 满意度 排气时间
  • 简介:肠内蠕虫(表1)常见于发展中国家;目前的估计指出世界1/3的人口被感染。尽管多数感染轻而且无症状,它们是致病的重要病因,有证据表明即使是中度感染,也可能明显影响妊娠的预后、发育和认知功能。

  • 标签: 肠道蠕虫病 中度感染 发展中国家 认知功能 无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就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肠道术后患者肠道排气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接受肠道手术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研究组(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肠道排气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研究组腹胀情况明显缓解,肛门排气和肠鸣音恢复时间都更短,且该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也得到有效控制(P<0.05)。结论:对肠道手术患者术前实施胃肠道护理干预措施,术后患者肠道排气和肠鸣音恢复较早,且少发不良反应,对于该类患者比较适用。

  • 标签: 肠道手术 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 肠道排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肠道术后患者肠道排气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胃肠道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低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 肠道术后患者 肠道排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肠道手术患者行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其术后肠道排气情况的影响。方法:于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资料中随机选择100例并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50例/组,常规组行一般性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接受不同方式的护理后,干预组患者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均早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提示研究存在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术前胃肠道护理干预 肠道手术 肠鸣音 肠道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