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互联网+教育”时代,应用网络进行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受重视。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网络平台应用、网络课程开发、教学实证三方面对应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与平行班级的对照比较,证明了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提升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术中开放性输血及限制性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大中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开放性输血,观察组主要采用限制性输血,对两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4(16.43%)、输血量390U、并发症发生率24.43%、死亡率7.8%,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1(2.3%)、输血量300U、并发症发生率6.32%、死亡率1.2%,通过两组患者的比较,观察组的各项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大中型手术患者采用限制性输血,可以有效的节约血液资源,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2008年1月-2015年6月本研究组收治的需要术中输血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术中开放性输血,观察组实行术中限制性输血,对比两组平均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和术后拆线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输血量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和术后拆线时间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限制性输血较开放性输血优势明显,能够节约血液资源、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对手术和术后恢复无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5年4月我院预计术中出血量>400ml的大中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50例研究组(接受限制性输血)和5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性输血)。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2)研究组和对照组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输血量、输血不良反应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实施限制性输血能够减少手术中的输血量,从而节约用血量,对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L-myc基因EcoRI多态性位于非编码区的第二内含子内,引起短型(S)和长(L)型两种基因型。研究结论不一,一般认为短型基因的携带者具有更高的肿瘤易感性和更差的预后。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这一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与胃癌的关系。方法90名胃癌患者和100名健康个体的资料被用于研究。多聚酶链反应(PCR)和EcoRI限制性内切酶反应被用于实验。结果L-myc基因型的分布在肿瘤(LL26.7%;LS40.0%;SS33.3%)和正常人群(LL8.0%;LS68.0%;SS24.0%)中没有显著差异。L-myc短基因型与肿瘤淋巴结的转移相关(P<0.05),而与其它临床资料无关。这一多态性与胃癌的易感性也无关。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国胃癌患者中L-myc基因EcoRI多态性影响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抽选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5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划分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75例,实施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75例,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回顾分析和对比两组的复苏效果和临床情况。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BE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压值、PT时间和复苏总有效率(97.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33%),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给予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患者症状改善迅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是通过对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监测组)和对照组(常规监测组),观察组采用PiCCO方式监测,对照组行常规监测,所有患者均留置早期病原学标本,采取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对患者的静脉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三方面数据进行监测,PiCCO组重点将静脉氧饱和度保持在70%以上。对PiCCO组患者的0、6、12、24、48、72小时监测数据及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并对两组患者的常规液体摄入量和出现的急性肾损伤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PiCCO组患者在常规液体摄入量方面早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72小时内根据CI、GEDI、ELWI、SVRI监测数值早期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和强心药物(米力农)液体摄入量明显减少,能够防止过渡液体复苏治疗的风险,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在血气分析及机械通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PiCCO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能够实现临床液体复苏治疗的精准指导,同时证明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减少肺水肿发生及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急性肾损伤等不良情况的产生,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进入东莞康华医院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分两组,常规液体复苏组及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对这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观察,看其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结果以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的输液量、出血量、HGB、HCT、PT、APTT,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减少患者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以限制性补液措施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创伤性休克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40例,行非限制性补液治疗;观察组共40例,行限制性补液治疗。观察及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药物用量与参考组相比明显更少,住院天数明显更短,DIC、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针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以限制性补液措施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及病死风险,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限制性输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就诊的5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止血治疗,对照组接受积极输血策略,观察组接受限制性输血,对比两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时间、退热时间、止血率、再出血风险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24小时止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限制性输血的早期止血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的再出血风险,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胎盘嵌合(confined placental mosaicism, CPM)对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IPT)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rray)对8例NIPT假阳性病例进行胎盘多个位置的遗传学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CPM对NIPT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在8例NIPT假阳性病例中,5例为CPM,分别为9号三体、13三体、21三体、22三体以及X三体CPM;胎盘不同区域的染色体异常比例差异明显(4%~80%)。5例CPM中,2例表现为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FGR)合并其他超声异常,1例表现为孤立性FGR,其余2例生长发育正常。结论CPM是NIPT假阳性的重要原因,NIPT对CPM有较高的敏感性;CPM可能与FGR相关。重视CPM对于NIPT检测前后的遗传咨询以及妊娠管理有重要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加以比较,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结果通过临床验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减少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