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汉魏之际,经学开始酝酿一场变革。《论语集解》把汉代四家大儒的《论语》注汇集到一起,又采入魏初三家注释,并加上编者自己的注解,以此来改革汉代经学,缔创魏晋新学。此后,晋代李充、江熙等人相继仿效何晏《集解》体制,不断集结当代各家《论语》注释,使《论语》融入到玄学的大潮中。南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则充分利用前人集解成果,集六朝《论语》注疏之大成,书中的主体思想反映了魏晋六朝儒道会通的主题,是玄学背景下《论语》研究的经典之作。

  • 标签: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 玄学 儒道会通
  • 简介:江户时代初期,日本儒学作为相对于“虚”佛教的“实学”逐渐获得独立的发展,尤其在朱舜水实学思想和罗钦顺“理气为一物”论的影响下,朱子学者安东省庵和他的同门贝原益轩等人把朱子的“理”从先验的理转化为经验的理,主张“理气合一论”,其后学新井白石进一步发展了朱子的格物穷理精神,重视实用性、实践性和经验性。他们在近世日本传播和普及朱子的过程中,推动了朱子从形而上学的道德主义向经验合理主义的转变,为实证科学和经验科学在日本社会的萌芽和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 标签: 安东省庵 贝原益轩 新井白石 理气合一论 经验合理主义
  • 简介:廖平,字季平,晚年号六译老人,四川井研人。清成丰二年(1852)出生,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任龙安府教授。人民国后,出任成都国学专门学校校长。五四运动前夕,患病退居乡里。民国二十一年(1932)病逝,享年81岁。廖平是近代蜀复兴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全国著名的经学大师和思想家。

  • 标签: 廖平 大师 蜀学 近代 集成性 成果
  • 简介:《了凡四训》是明清两代具有广泛影响的善书经典,至今仍有很高知名度。现在仅见藏于日本的三部了凡重要文献,其实就是《了凡四训》的祖本。1601年的单刻本《省身录》,是现存了凡善书著述中的最早刻本,也是《了凡四训》首篇“立命之学”的原型;1607年的单刻本《立命篇》,已具备《了凡四训》的雏形;1701年的和刻本《阴骘录》是一部“准汉籍”,其底本为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不仅完全具备《了凡四训》的内容结构,而且多出了著名的了凡《功过格》,因此具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及思想价值。

  • 标签: 袁了凡 善书 《省身录》 《立命篇》 《阴骘录》
  • 简介:以往康有为研究大多将1897年前后的《春秋董氏》、《孔子改制考》与1900—1903年间的《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1901)、《中庸注》(1901)、《孟子微》(1902)、《大学注》(1902)、《论语注》(1902)、《礼运注》(1901—1902)诸书混杂而论。笔者认为康有为的前后两次大规模释经之间存在着重要的思想调整,而且这一调整是其一生思想中最为关键的枢纽所在。这一调整最为直接的动因,

  • 标签: 康有为 春秋 调整 经学思想 微言 大义
  • 简介:社会转型与法律地方保护主义的生成——一种法社会探析夏锦文程德文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在经济领域内表现为以中央高度集权和行政干预为核心的产品型计划经济体制向依靠价值规律作用由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类型转换;而从传统型...

  • 标签: 地方保护 社会转型 法社会学 法律体系 马克思 经济关系
  • 简介:2017年11月11日至12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与清华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的“朱子经学与四书学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20余名朱子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朱子学 四书学 返本开新 经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中国学术和思想的发展历史可谓经学的阐释历史,汉代经学和宋代理学则是这一历史发展的两个关键期.朱熹就是宋代理学确立的关键人物.文章在叙述宋代理学的兴起及发展过程中,探讨了经学向理学转向过程中的阐释思想的变迁,通过这一历史梳理,说明朱熹在其中的贡献和历史地位.文章包括五部分内容:一、经典文本的重新确立,二、“理一分殊”与本体阐释,三、“尊德性”与“道问”,四、“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五、朱熹在经学阐释史上的贡献.

  • 标签: 六经注我 宋代理学 阐释思想 朱熹 贡献
  • 简介:韦伯对儒家合理性的判断是含糊的。哈贝马斯认为合理性有认知和伦理两个方向,儒家文化有认知合理化潜力,但他没有考察儒家文化的伦理合理化。分析韦伯和哈贝马斯的合理化概念得出社会合理性分析框架:即经验普遍准则的确立或知识论证之主题和主客体关系之预设。不同社会合理性其预设和知识性质不一样。既有主客对立和客观知识的对客观世界认知取向的工具合理性,也有主客对立和外在规范知识的对社会世界伦理取向的形式合理性和策略合理性,还有主客统一和内在规范知识的对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伦理取向的交往合理性。儒家文化是伦理文化;天人合一是其预设;重内在主观知识,轻外在客观知识是其特点。伦理文化缺少主客对立,无法建立客观知识和外在规范知识,客观世界的认知合理化和社会世界的客观伦理合理化潜力低;但其建立起主观的内在规范知识,具有一定的主观伦理合理化潜力。儒家文化在认知和伦理两个方向都具有合理化潜力;且由于其入世态度,其合理化得以实现。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分别在认知和伦理上合理化潜力高,但直到宗教改革赋予其入世态度,其合理化潜力才得以实现。

  • 标签: 社会学 合理化 儒家
  • 简介:作者通过对冯友兰先生《邵雍的“先天”》的两点补充,认为.邵雍“先天易”图的六十四卦卦序按二进制六位数的大小依次排列而来.此即是宋代道学家所谓的“天地自然之数”。作者由此进一步揭示了先天卦序与阴阳生息的卦气思想之同.在一定程度上的某种暗合与实质上的相互矛盾。

  • 标签: 先天六十四卦卦序 卦气 冯友兰
  • 简介:书籍自有书籍的命运.张一兵教授写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和(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两本书的两种命运,很令人玩味.只是作者写给自己的一本书,原以为写均匀之后就被埋在书架深处落灰,谁知却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批判.反倒是(以下简称)一书落得了"万马齐喑"的境遇.我不禁联想起当年资产阶级怎么对付马克思的的:先是企图用沉默封杀,后来发觉不济事,才又开始批判.这种联想未免牵强,但是成为一个"没有读者的文本"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标签: 经济学语境 哲学解码 张一兵 《无调式的辩证想象》 阿多诺
  • 简介:蒙文通通过探讨今文经学的革命说,以此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评了晚清《公羊》讲改制而不讲革命之说,并对晚清《公羊》的思想渊源——西汉董仲舒今文学亦提出批评。从中可以看到清末民初以来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对经学的深刻影响。

  • 标签: 蒙文通 晚清《公羊》学 董仲舒 革命说 政治 经学
  • 简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边际效用逐渐降低,需要合理的制度供给和相应的制度变迁。从制度供给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变迁主要经历了政策推动阶段、政策法律化开启阶段、政策法律化深入阶段和政策法律化完善阶段。通过对各阶段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产权结构和实施绩效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中,今后制度变迁的发展路径应更注重法律合理化、类型化变迁和政府守法等方面的改良。

  • 标签: 制度变迁 产权结构 政策法律化 发展路径
  • 简介:本书为“朱子门人后学研究丛书”的第一部专著,由作者的博士论文(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称号)与国家课题部分成果修改而成。朱子是朱熹及其门人共同创立的学问思想体系,朱子门人是朱子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往学界对于朱子门人学术思想的重视严重不足。作为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朱子门人群体学术思想的专著,本书认为,伴随着朱熹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逐渐聚集在朱熹周围的所有朱子门人,构成了一个南宋中后期最为庞大复杂的学术群体,在朱子形成、发展以及推广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多重角色。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子学派 书讯 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思想 博士论文
  • 简介:4月6—7日在日本神户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连理工大学、台湾大学,日本神户大学、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庆熙大学、延世大学的学者和研究生共计2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主要围绕工程和环境伦理、生物和关怀伦理、应用伦理学的基础和东方思想、各个领域的应用伦理和哲学问题等议题展开探讨。大连理工大学王前教授从实践有效性的视角探讨工程中的伦理问题,洪晓楠教授作了关于同行评议的理论、实践及其在中国的展望的大会报告,博士研究生朱晓林汇报了纳米技术的善治和公众参与问题,博士研究生张卫阐释了符号消费时代生态设计中的伦理问题。

  • 标签: 应用伦理学 国际会议 应用哲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研究生 东亚
  • 简介:6月14—15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由中国逻辑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承办,重庆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逻辑学会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湖北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逻辑教育与逻辑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 标签: 逻辑教育 逻辑应用 四川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术 西南财经大学
  • 简介:6月19日在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召开,由重庆市逻辑学会主办,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承办。在过去50年中,使用数学方法(代数、模型论和证明论)研究非古典逻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一方面,非古典逻辑在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和哲学中的应用成果丰硕。

  • 标签: 应用逻辑 重庆市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 数学方法 古典逻辑
  • 简介:汉初社会对黄老之学的选择和应用梁宗华产生于齐国稷下的黄老之学,在汉初社会寻到了用武之地。汉初近七十年间,从惠帝至武帝前,一直是以黄老之学作为政治指导思想,黄老之学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被目为时代精神之主流。于治国理民方面取得较好成效。汉初社会为何于诸...

  • 标签: 黄老之学 汉初社会 清静无为 黄老帛书 法家思想 社会现实
  • 简介:10月18—19日在山西临汾召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主题为“应用伦理学视野中的人的问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西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以及山西师范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80余人与会。

  • 标签: 应用伦理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上海社会科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 简介:本文对出生高峰与出生低谷概念进行了必要的理论界定,分别从数量与结构两种视角构建了出生高峰与出生低谷的判别方法与划分标准。对中国1950—2050年间已经历或将经历的出生高峰与出生低谷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明确指出,无论从数量还是从结构视角考察,21世纪初中国将迎来第四次出生高峰是人们臆构出来的,实际上它根本就不存在。最后就与出生高峰与出生低谷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 标签: 出生高峰 出生低谷 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