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以蒙古和宁《西藏赋》、吉林英和《卜魁城赋》、大兴徐松《新疆赋》为代表的清代乾嘉道之际的边疆舆地赋,以其鸿篇巨制和鲜明的边疆地域特色而在光绪九年(1883)由元尚居汇刻为《西藏等三边赋》。道光八年,英和因罪发遣齐齐哈尔城,次年即撰成《卜魁城赋》一书,全面阐述齐齐哈尔城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状况,详述山川、物产、风俗、政教等项内容,充分体现了边疆舆地赋的特色与价值。

  • 标签: 《三边赋》 《卜魁城赋》 边疆舆地赋 齐齐哈尔
  • 简介:分析中国古代北方诸族的族名、人名等语言信息,同时研究它们迁徒、融合的态势,洞察到西域诸族国名均与通古斯-鲜卑系族名有关,而古代西域地区人名姓氏、生产方式和文化内涵亦多表现出与东北亚民族类同的特征.笔者认为古代活跃于西域的族国"月氏"就是东北亚地区的"兀者",而"大宛"、"大夏"、"吐火罗"就是"达斡尔","乌孙"即是"爱新",等等.总之大量的事实和理据表明:在公元前一千年间注入中亚地区的蒙古人种,都是有着东北亚背景的古代"西戎"民族.

  • 标签: 西域地区 族名 通古斯-鲜卑系族 国名 蒙古人种 中亚地区
  • 简介: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陆地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七分之三。在广袤的陆地表面,到处都生长着人类及其它动物食物链中具有最重要意义的各类植物,即便在沙漠,雪原那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亦不例外。“绿色生命”以其不可遏止的顽强精神生存、发展着,给地球带来了无限的勃勃生机。正因为植物分布得如此广泛,且与人类的关系殊为密切,所以它不仅是人类语言、文字中最先出现的部分,也是地名命名中频率最高的部分。笔者在《〈吉林通志〉中与植物有关满语水体名称考释》一文中,曾对《吉林通

  • 标签: 大清一统志 黑龙江将军 辽海丛书 吉林将军 结雅河 西南流
  • 简介:人类对于自然地理实体命名,多着眼于该实体本身的自然地理特征,譬如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如方位、相对距离;与自然景观有关的如地形地貌、色彩、土壤、水文、气候、声响;与自然资源有关的如植物、动物、矿藏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殊的自然地理表征与诸实体本身是如此的密切相关,以至于在给这些实体命名时,已经很难将它们分割开来。这即是为什么一般的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以描述性地名为最常见,在数量上也占最多数的原因。由此扩而广之,于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中,亦有相当数量描述性地名存在。无论从古代文献里还是现代地名中,不分是中国地名亦或是外国地名率皆如此,其例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在诸自然地理实体中,水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

  • 标签: 地理实体 地理方位 阿当 变音 图勒 嘎哈
  • 简介: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其渊源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息慎(即肃慎),后经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发展下来,其间包容了与北方各族的融合同化,直到明季建立后金国,天聪九年(公元一六三五年)皇太极改“诸申”(即女真)为“满洲”,才最终标志统一的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历史如此悠久之民族,其语言的产生亦必久远。作为记录历史上满族先人语言符号

  • 标签: 满族共同体 女真人 勿吉 挹娄 乌吉密河 诸申
  • 简介:《黑龙江将军衙门档案》中的相关材料表明,迭斡尔族民间流传的“齐帕告状”故事是有其史实原型的。但为齐帕所控告而遭惩之人,却不是故事中所说的巴尔达齐,而是一个名为巴尔达楚之人。故此巴尔达齐曾遭清廷惩处的说法,应是源于人名的误传,而并非是出自时人对康熙年间在北京的部分精奇里氏达斡尔人迁回布特哈一事的妄揣。

  • 标签: 齐帕告状 巴尔达齐 达斡尔族 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