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钞票用得光,交情用不光。”他为人热情、坦诚、仗义,常把这话挂在嘴边。他的家总是高朋满座,郁达夫就说他家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他是一位天生的诗人,他也是一位好客喜友的诗人,他还是一位为朋友慷慨解囊的诗人。也正因此,他便从家财万贯到最终一无所有……

  • 标签: 诗人 邵洵美 郁达夫
  • 简介:本文分析了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莎乐》中花的主题,通过“露”和“看”、贞洁和欲望、斩首和失贞三方面的关系,结合古希腊和巴比伦神话以及给王尔德带来艺术灵感的文学作品,探讨了以“月亮之花”为象征的莎乐如何完成了象征性的失贞,并论述了这一过程如何象征了摆脱世俗和道德,最终获得自由。

  • 标签: 失贞 王尔德 莎乐美
  • 简介:铭,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1905年6月9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仲权镇。1921年,卢铭考入成都公学,中学期问开始接触《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接受马克思主义。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军阀连年混战的局面,卢铭决心学习军事,以武力打倒列强和军阀。

  • 标签: 秋收起义 军事斗争 毛泽东 《新青年》 马克思主义 帝国主义
  • 简介:今年五一期间,关栋先生公子家铮来电话,说关先生已于4月28日病逝,这一消息对我来说真如晴天霹雳,春节间还去电问候先生,先生告知有意以年迈之躯着手整理研究满文文献及俗文学文献,先生有此计划,原想身体一定还算健康,噩耗突然传来,真是不胜悲悼!

  • 标签: 俗文学 教授 满学 文学文献 满文文献 整理研究
  • 简介:<正>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时期那一代仁人志士是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在心的。他们具有强烈的时代紧迫感与历史责任感,自觉地肩负祖国的安危,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多少人背井离乡,

  • 标签: 辛亥革命时期 德琨 邓玉麟 蒋翊武 焦达峰 胡瑞霖
  • 简介:红尘之外,青山之中,有一片转世的风景,那就是地处爱尔兰海以东、英格兰西北部的温米尔湖。从伦敦北行,穿越英格兰绿色的平原和坡野,旅行大巴在距苏格兰地区不远的高丘低岭中盘旋,悠然盘出了个如格林童话般的袖珍小镇。这个名叫博尼斯的镇儿依山邻水,小巧的墅舍错落有致;弯曲狭窄的街道如湖水洗过般洁净,呈弧度直抵温米尔湖边,一派英式的玲珑和优雅,

  • 标签: 仙境 格林童话 英格兰 爱尔兰 西北部 苏格兰
  • 简介:1910年(宣统二年)程全调任江苏巡抚,因其力主君主立宪,遂与张謇相知相识。在清未民初的政治变迁中,彼此最终顺应民主共和的潮流,大力促成江苏独立,并双双参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宋案”发生后,程全查清案情真相,并公布全国,因而为袁世凯所不容。张謇曾一度调解南北纷争,无果而终。“二次革命”中,程全因附和革命党人,宣布江苏独立,战后被逐出政坛,从此结束与张謇的交往,晚年在常州天宁寺出家为僧,以青灯黄卷聊度余生。

  • 标签: 程德全 张謇 辛亥革命前后 君主立宪 江苏独立
  • 简介:方志具有“存史、资治、教化”的功能,所以在中国形成了悠久的修志、用志传统。今当盛世,修志尉然成风,并已取得丰硕成果,可喜可贺。

  • 标签: 史德培养 中国 方志学 编纂工作 服务职能
  • 简介:一2000年3月,88岁的农民故事家刘培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颁发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接到通知的时候,刘培老人已卧病在床,未能出席同月底在四川成都举行的颁奖仪式,但他和亲友乡邻的欣喜之情却溢于言表。这是刘老获得的又一项殊荣。此前的1998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命名表彰“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刘老名列榜首。在那次表彰前夕,《中国艺术报》1998年9月25日曾以整版篇幅介绍这些著名故事家的简况,在刘老的大幅照片下面,该报报道:“刘培,1912年生,湖北省五峰县白鹿庄乡珍珠山村人,农

  • 标签: 民间故事家 刘德培 民间文艺 民间文学 湖北省 皮影戏
  • 简介:(俄译本页码)《热希史》(Tarikh-i-Rashidi),是一部重要的中亚史料。作者米儿咱·马黑麻穆罕默德穆罕默德·海答儿(MirzaMuhammadHaidarDughlat,1499-1551年)出身于朵豁拉惕氏族,祖上是察哈台汗国的军事贵族,14世纪后其家族势力急剧增长。

  • 标签: 穆罕默德 家族势力 14世纪 俄译本
  • 简介:《档案春秋》(原《档案与史学》)2002年第四期刊登的《顾颉刚致郑坤信函辑录》一文,公布了四川大学(华西区)档案馆藏顾颉刚致郑坤信函22封,其中未署年代者7封,另有残件2封。本文根据《顾颉刚日记》等资料对这九封信函的写作时间试作考证。

  • 标签: 顾颉刚 郑德坤 写信年代《顾颉刚日记》
  • 简介:统合战国楚简与传世文献考述周代"中"教化意义不仅是对"中"意义本身的诠释,同时是对以"中"为宗旨、以"和"为政治理想、以"祗庸"为基本纲纪、以"孝友"为伦理规范的周代"乐"教化意义的深度诠释,并揭示了周代"中"品格与孔子"中庸"之道的思想关联,从而证实周代"乐"教化在西周时既已步入成熟期,春秋、战国是"乐"教化持续发生影响的时期。

  • 标签: 战国楚简 “乐德”教化 “中”德
  • 简介:画船游,明月路,古历亭虚,面面朱栏护。百顷明湖三万户,如此良宵,一点渔灯度。棹开时,香过处,说道周遭、荷叶青无数。却被芦花全隔住,泛遍湖湾,不见些儿露。蒋士铨(1725-1784),江西铅山人。工诗,与袁枚、赵翼齐名,又是乾隆时的著名杂剧传奇作家,词亦有可观之作。上面所录即是蒋士铨记夏夜泛舟大明湖的佳作。

  • 标签: 蒋士铨 苏幕遮 历亭 百顷 万户 姜白石
  • 简介:小学语文教材选了大量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诗歌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元联动的方式,以品味语言为抓手,让学生在自主赏析探究和交流分享之中更好地体会现代诗歌的独特艺术特色,感受其抒情性。

  • 标签: 现代诗歌 “美” 小学语文教材 学生阅读 诗歌作品 品味语言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国空军跨出国门援越抗,在越南与朝鲜战场上的老对手美国空军再次较量,打出了国威军威,为越南的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可歌可泣的一幕,在越南人民中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而在国内却鲜为人知.这不是被人们遗忘得太久了,而是援越抗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战斗中涌现出的成千上万的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只能深深地隐埋在我们这些参加过抗美援越的知情人心底.

  • 标签: 中国空军援 抗美战场 援越
  • 简介:核武器历来受到苏联领导人的重视。赫鲁晓夫也一样,认为它是一种杀伤力极大的新式武器,在未来战争中将发挥重大作用,但是核武器的出现并不能改变战争的性质,更不能决定世界的未来,社会主义在将来任何冲突中都会获胜。后来,赫鲁晓夫对核武器特别是对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不断调整了对政策。赫鲁晓夫的这些调整使苏联在维护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缓和苏美冷战对峙的紧张形势,防止两国交战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但他夸大甚至迷信核武器,忽视贬低其他力量,在对政策中更不乏讹诈冒险和争霸因素,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结果是,赫鲁晓夫力主缓和苏关紧张形势,却又把两国推向核大战的边缘,一路跌跌撞撞地把两国引向共同遵守核游戏规则的“和平共处”,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 标签: 赫鲁晓夫 对美政策 核武器 未来战争 新式武器 社会主义
  • 简介:本月人物习近平,中国国家主席陈求发,辽宁省省长王家卫,香港导演李迅雷,齐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许小年,中欧国际商学院教授柳传志,联想教父雷·达里奥,桥水基金创始人兼董事长方洪波,美的CEO,中国最成功的第一代职业经理人之一梁晓声,著名作家李在镕,三星电子集团实际控制人

  • 标签:
  • 简介:暨南学堂清末建于南京的暨南学堂,是一所专收侨生的中等学堂,是国内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学校。我国同胞移居海外已有千余年历史。早在秦汉之际即有人冒险出国,晋唐时代就多了起来.到明代,华侨势力已经很大。

  • 标签: 学堂 南京 历史 华侨学校 秦汉之际 侨生
  • 简介:我们柏庐实验小学以“书香润心田,经典育圣贤”为指导思想,坚持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人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

  • 标签: 诵读活动 古典诗词 蕴含 发掘 实验小学 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