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实习护生人格类型分析,加强对护生个性的关注,为提升护培训与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BTI人格类型量表,对2015—2016年度184名实习护进行人格类型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MBTI最多的五类人格依次是ESTJ(28,15.2%),ESFJ(25,13.6%),ENTJ(19,10.3%),ESFP(16,8.7%),以及ESTP(16,8.7%)。不同性别护MBTI个性倾向无显著区别,不同学历护生在MBTI的思维-情感(TF)维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留院与未留护生在MBTI的外向-内向(EI)维度上有明显差别。结论实习护呈现出外向、感觉、判断型的个性倾向性,人格类型理论用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可行性,可根据MBTI人格类型特点进行岗位分配和团队建设,促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

  • 标签: 实习护生 MBTI 护理管理 量表 人格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规培接受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在产科接受规培的医生内随机选择20例,依据干预形式对规培进行分组,即实验与对照,各组规培生人数为10例。对照组规培均接受常规培养,实验组规培均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对比效果。结果:培训前,实验前与对照组的同理心与沟通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培训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同理心与沟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产科内的规培强化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不仅可以提高规培的沟通能力,还能对患者产生更多同理心,以此提升临床工作质量。

  • 标签: 产科 规培生 医患沟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研创一体化模式对医学本科科研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2023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苏州某高校医学专业本科400名,以是否接受学研创一体化模式教学分组,实验组200名,对照组200名,对比两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结果:干预前两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各项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科研究创新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研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医学本科的科研能力。

  • 标签: 学研创一体化模式 医学 本科生 科研能力
  • 简介:医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医生的医德关系到生命、健康等人类最切身的利益。因此,在医学生的培养教育中,医德教育始终置于重要地位1。Monteverde教授提出临床实践可能会促进医疗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受实用主义学习理论的启发,它使学生认为教育的实践,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实践中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增加其有效性2。

  • 标签: 临床医学 医学生 医德教育
  • 简介:摘要:PBL一词来自约翰杜威1944年的著作《民主与教育》。1969年,他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被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医学教育中进行应用。它是一种利用实际发生的临床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面对患者的各类疾病问题,受训者在临床推理过程中进行假设、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决策和总结训练。因此通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对问题批判性看待的习惯。PBL教学强调在有实际的应用效果的情境中学习。因此解决问题不是一个目标,而是让学生学习问题背后的底层科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学习正确的临床思维和推理,提高整体思维能力,达到进步效果。

  • 标签: PBL 基础教学法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伤性闭合性骨折采取骨贴膏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有效性。方法:本次总共抽取60例病例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1~2021.12,均以外伤性闭合性骨折确诊,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对比组(30例)与分析组(30例)。采取骨贴膏治疗分析组,采取骨Ⅰ号贴膏治疗对比组。研究结束后对比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等数据,以评定效果。结果:研究结束后,2组对比总有效率数据,分析组96.67%高于对比组50.0%(P<0.05)。2组对比不良反应率数据,分析组6.67%略高于对比组3.33%,但差异较小(P>0.05)。结论:外伤性闭合性骨折采取骨贴膏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不良反应少,疗效可靠、安全,可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外伤性闭合性骨折 生骨贴膏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脉散结合六味地黄汤加减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随机选取的60例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人数为30例,实验组采用脉散结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模式,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更优,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散结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生脉散 六味地黄汤加减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五加化胶囊辅助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方法 筛选7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以常规手段治疗,观察组结合五加化胶囊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出血 五加生化胶囊 疗效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提高脊柱外科护理实习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12月在本院脊柱外科进行实习的30例护理实习作为对照组,将2023年1月—12月在本院脊柱外科进行实习的30例护理实习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使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得分、操作能力得分及对教学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推理、假设的认可、演绎、解释、论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提高脊柱外科护理实习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显著,可以增强其对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多元化教学 脊柱外科 护理实习生 评判性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部护理实习带教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的护理实习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研究组应用新型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结果研究组的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实习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实习的带教过程当中,应用新型的带教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门诊护理 带教 护理实习生 考核成绩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重视应届高中毕业的健康情况,制定合理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定期超声检查,对查出脂肪肝者,进行病因分析。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ACUSONX300型彩超波诊断仪,对2038名应届高中毕业进行常规肝脏超声检查。结果2038名应届高中毕业中检出脂肪肝者49人,占2.4%。其中轻度脂肪肝者32人,占1.6%。中度脂肪肝者17人,占0.8%。结论超声检查对脂肪肝有很高的敏感性,对应届高中毕业脂肪肝者应给予有效的体育锻炼和合理的饮食。必要时可以医疗介入,脂肪肝属于可逆性疾病,及时综合治疗,可完全恢复正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门诊本科实习带教台账进行具体的规范要求,并采用定期和专项的检查和反馈,保证了护理实习生在门诊实习单元的带教质量,提高了门诊带教水平和完成了门诊实习计划。

  • 标签: 门诊 护理实习生 台账管理
  • 简介:1.1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不同学历的实习护士在肿瘤科实习前的焦虑值及采取干预后的焦虑值的调查,探讨影响实习护士在肿瘤科实习期间焦虑的因素及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将 72例不同学历的肿瘤科实习护,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当场填写调查问卷,对明显焦虑的实习护士于实习第四周进行二次调查,不做任何干预措施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即对进入我科实习一周的护进行问卷调查,对明显焦虑的实习护士于实习第四周进行二次调查,期间进行干预措施。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果 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结论 临床实习,护的焦虑程度与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相关;严重焦虑影响了护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实习效果,护理教育者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肿瘤 实习护生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护临床血运观察能力的培养。方法通过在骨科护理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注重患肢血运观察能力的培养,指导护生了解骨科病人的特点,掌握血运观察的方法、加强培训技巧的训练。结果通过对骨科护血运观察能力的培养,巩固了护的骨科专科知识,激发护主动观察的意识,使护血运观察能力和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培养骨科护进行临床血运观察能力,可有效提高护的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更快地适应骨科护理临床工作,提升自我效能,此教学方法在骨科护理带教中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通过整理医院药学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及药物治疗新的观点,为医院实习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药学 毕业论文 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