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信息技术深入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网络安全视角出发,阐述计算数据库技术特点及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应用意义,并分析当前医院信息管理中对计算数据库技术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网络安全 医院 信息化 计算机 数据库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虚拟影像导航辅助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在导航系统下进行小切口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26例。统计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和48h引流量,进行HISS评分分析,测量下肢力线和关节活动度。结果在导航系统下顺利完成26例小切口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切口大小为7—8cm,手术时间为70—90min,出血量为100-150mL和48h引流量80—150mL。术前HISS评分72分,术后2周为98分。术前髋膝踝角为5°-10°,术后2周为0°-200术前屈曲挛缩0°-10°膝关节活动度为100°-120°,术后2周屈曲挛缩0°-4°,膝关节活动度为125°-135°。26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2个月,无感染、假体位置不良及髌股关节疼痛等并发症。结论计算导航系统的应用解决了MIS-UKA操作中视野的局限,同时可以实时、动态地观察下肢力线变化、膝关节假体旋转对位和软组织韧带平衡情况,并提供几何学和形态学资料,对膝关节进行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的重建,提高了假体放置的精确性,使骨质和假体之间有了最大的贴合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显微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在我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各项信息网络的技术已经趋于完善和成熟,信息网络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当中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越来越难以离开信息网络技术。医院作为民生的基础建设,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安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医院的运行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医疗信息和数据信息,这些信息都需要依靠计算网络来进行处理和分析,一旦计算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很容易就会造成信息数据的泄露,对医院的声誉以及发展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本文针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计算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展开探究,对计算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针对网络安全的维护以及管理展开深入分析,希望能够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 标签: 医院 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网络 安全管理 维护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气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0例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观察组)及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影像及肺功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变部位不同观察组又分为气管狭窄组、支气管狭窄组各20例;其中恶性狭窄38例,气道狭窄程度〉50%者30例,腔外型狭窄为20例,弥漫型狭窄22例,偏心性狭窄37例。应用螺旋CT机采集感兴趣区DICOM数据,利用医学影像3D重建软件建立气道几何模型;将肺功能数据施加到几何模型出入口边界后,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进行气道气流动力学模拟,记录感兴趣区气流动力学截面积、流速、体积流量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参数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气流动力学研究模型成功建立。气管、支气管狭窄组狭窄处流速分别为(1764±1484)cm/s、(156±57)cm/s,流量分别为(1565±963)mL/s、(310±99)mL/s,均高于同组气管、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P〈0.05或P〈0.01);支气管狭窄组患侧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为(82±35)cm/s及(79±32)mL/s,分别小于健侧支气管入口流速(211±83)cm/s及流量(184±68)mL/s(P值均〈0.01);在15例偏心性气管狭窄患者中,和原发病变同侧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分别为(464±246)cm/s及(526±283)mL/s,高于病变对侧支气管入口流速(308±209)cm/s及流量(359±255)mL/s(P值均〈0.05)。对照组气管及双侧支气管入口分别与气管、支气管中段流速及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气流动力学参数存在着一定的病理性改变。气管狭窄引起狭窄处气体流速、流量增加,且偏心性狭窄影响两侧支气管气流;支气管狭窄则引起患侧进入气流减少。计算气流动

  • 标签: 气管狭窄 肺功能试验 肺量测定法 计算机模拟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 简介:目的分析病案教学法以及计算辅助教学法在神经内科教学当中是否具有较强的应用成效。方法在2017年6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内部的神经内科中选取100名学生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之后再对这些学生进行平均分组处理,保证每一组人数相等。小组有两个分别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结果对于对照组当中的神经内科学生运用常规教学法进行具体的神经内科知识教学,对于观察组当中的学生采用病案教学法以及计算辅助教学法进行具体的神经内科知识教学,然后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两组所有学生的成绩以及对于教学的满意度。结果经试验研究发现,而观察组内实验对象的成绩要远远高于对照组内的实验对象,P小于0.05。而对照组内的实验对象其对于教育教学的总体满意度是82%,而观察组内实验对象全部都很满意先行的教育教学方法。由此可以直观的发现,观察组内实验对象对于教学的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内实验对象。其中P值小于0.05,因此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病案教学法以及计算辅助教学法具有较强的应用成效,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神经内科的教学质量,另外,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这一情况,可以说该种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病例教学法 计算机辅助 神经内科 教学质量 出科成绩
  • 简介:摘要:伴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医院内部也开始利用计算信息技术管理优势,将其与病案管理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使得病案管理满足时代化的发展要求。现阶段在推动病案信息化管理进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当前应该以现存问题为依据,合理制定病案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本文在开展课题研究时,首先阐述病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病案信息化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病案管理 计算机信息化技术 病案信息化
  • 简介:摘要制药厂对于污水处理是具有一定的要求的,其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于污水处理的工艺的要求上。制药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一般使用的处理方法就是厌氧-缺氧-好氧生化处理法,在其电控系统的选择上会更多的使用DCS控制系统,能够更好的对污水处理的整个系统进行控制。本文主要对DCS控制系统在制药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来更多地增加对其的了解,并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促进污水处理的发展。

  • 标签: DCS控制系统 制药厂污水处理 分布式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通过对制氧工序控制系统硬件频繁损坏、顺控程序异常停运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控制系统的“环境适应性”问题。指出制氧工序控制系统虽是一套优秀的控制系统,但已不适宜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使用或选用。制氧工序选用ECS-700控制系统,从硬件配置、工程项目实施及控制方案组态等进行了全面优化,系统投运当年,在同等条件下,通过操作优化,制氧工序出口氧气浓度比改造前增加了3.7%,增加氨产量约105t,制氧工序的长期稳定运行也给气化系统优化操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制氧工序控制系统 频繁故障 原因分析 解决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成像-CT(PET—CT)和CT增强扫描在诊断F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1012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诊断或疑似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及术后随访为金标准,统计并对比PET—CT和增强cT在诊断下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PET—CT在诊断下咽癌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大于增强CT。在下咽癌原发灶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7.44%(38/39)、3/5和93.18%(41/44),PET—CT则分别为100.00%(20/20)、1/1和100.00%(21/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颈部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73.91%(17/23)、52.38%(11/21)和63.64%(28/44),PET/CT的分别为16/16、4/5和95.24%(20/21),两者比较除特异性外,其他观察指标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远处转移诊断中,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2/4、97.50%(39/40)和93.18%(41/44),PET—CT则分别为5/5、16/16和100%(21/21),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PET—CT彳F诊断下咽癌的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方面,优于单纯的颈胸部联合增强CT;在原发灶与远处转移方面的优势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仍提示PET—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方面,PET—CT的敏感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CT增强扫描。

  • 标签: 下咽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转移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计算导航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传统手术术后髌骨的轨迹,探讨是否单纯通过此项技术能改善髌骨轨迹和减少膝前痛.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导航组采用计算辅助下行TKA手术41例47膝,男19例22膝,女22例25膝,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9岁.非导航组采用髓内定位杆(股骨)、髓外定位杆(胫骨)定位,常规手术行TKA.传统手术的44例患者中48膝,男20例23膝,女24例25膝,年龄66~79岁,平均年龄73岁.全部85例患者均为初次TKA手术,两组患者的原始疾病、年龄、HSS评分行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度及患者膝前痛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全部患者进行6~12个月的回访,导航组术后髌骨外侧倾斜角(4.2°±3.9°),传统手术组为(5.1°±3.4°);导航组术后髌骨外移度(1.9±0.2)mm,传统组为(2.7±0.4)mm;导航组手术前后患者膝前痛发生率分别为83%、11%,传统手术组分别为88%、23%.经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在术后髌骨倾斜角、髌骨外移度、膝前痛的发生率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导航辅助TKA与传统手术相比,能够使截骨更加精确,术后下肢力线更佳,进一步获得更满意的髌骨轨迹,膝前痛改善的比率导航组与传统手术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治疗 计算机辅助 髌骨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冠状动脉计算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老年主动脉瓣瓣膜病150例,心电图示ST-T改变,均在术前行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检查,以CAG结果为标准,分析CT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的患者CTA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4%(115/118)、87.5%(28/32)、96.6%(115/119)、90.3%(28/31),以冠状动脉受累数量分析分别为96.7%(323/334)、61.3%(163/266)、75.8%(323/426)、93.7%(163/174)。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5%的患者CTA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52/52)、67.3%(66/98)、61.9%(52/84)、100.0%(66/66),以冠状动脉受累情况分析分别为98.2%(166/169),64.3%(277/431),51.9%(166/320),98.9%(277/280)0结论冠状动脉CTA可用于AVR患者术前筛查,对于CTA未能发现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可不必再行CAG检查。

  • 标签: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冠心病 主动脉瓣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A联合计算三维重建技术在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抽集2020年1月到2022年9月于我院就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疾病接受医疗救助的患者一共30例作为我院本次研究的全部对象;以常规影像学检查阶段为对照组,以CTA联合计算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的阶段为观察组;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统计两阶段准确率、观察组阶段和“金标准”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阶段的准确率较之于对照组阶段更高,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和“金标准”检查结果之间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A联合计算三维重建技术在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疾病诊断中具备较高的应用潜力。

  • 标签: 盆腔静脉血管网 疾病 三维重建技术 CTA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断层成像术全身骨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2020年7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248例接受单光子发射计算断层成像术全身骨显像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对照组(n=124,常规护理)及研究组(n=124,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图像优质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图像质量优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97% >88.71%)(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86.58±8.69分>82.25±8.45分)(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促使单光子发射计算断层成像术全身骨显像检查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获取高质量图像,为诊疗提供准确资料,同时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骨显像 图像质量 护理治疗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的生存质量的关注越来越高涨,因此在相关的制药产业的发展也是十分的迅速以及必要的,在制作药物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对于相关的污水进行及时的处理,这对于各方面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的技术正在逐渐被应用上来,在本文中将进行具体的阐述。

  • 标签: 制药产业 控制系统 污水处理 发展与展望。
  • 简介:【摘要】经过本次新冠疫情事件,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加重视防控科研攻关,并在实际中结合了多种学科知识,在统一领导下协同促进科研进度,想要加快解决疾病防控难点和问题。在整个疾病防控系统运作下,还需要高质量的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只有强大专业的团队才能为防控人民战争提供坚实的支撑。基于此,本文主要浅析了疾控机构基层专业卫生人员的科研能力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了相应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强化疾控体系科研质量。

  • 标签: 疾控中心 基层人员 科研能力 优化现状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