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式,以此来为患者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2013年8月~2017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50例,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式,并且在7天之后对其进行回访调查,统计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对并发症处理前后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头痛、呕吐、恶心、肌肉痉挛、透析中低血压、体外循环凝血以及透析膜破裂等属于血液透析的主要并发症类型;相较于治疗前,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所降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要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选择合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

  • 标签: 血液透析 治疗效果 常见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进行护理的有效方式进行探究。方法收纳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皆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接收,用随机序号法把患者分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对症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有效性。结果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高于研究组,而研究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区别(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行对症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羊水过少孕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设定为研究区间,并选取98例羊水过少孕妇进行临床研究,根据不同的分娩方式将其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产妇采用阴道分娩,观察组49例产妇采用剖宫分娩,对两组羊水过少孕妇对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两组产妇羊水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发现,采用阴道分娩的对照组产妇与采用剖宫分娩的观察组产妇羊水污染率相差并不明显,但是胎儿窒息率却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羊水过少孕妇能在合适的时间采用剖宫生产有利于缓解胎儿窒息率,因此今后对羊水过少孕妇进行分娩时,可采用剖宫生产分娩方式

  • 标签: 羊水过少孕妇 不同分娩方式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并针对其提出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流行性传染病患者12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这12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分析常见流行性传染病种类及疾病传播方式,并对预防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结果常见流行性传染病的主要包括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粪口传播、血液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结论传播途径和传染病病原是流行性传染病扩散的必然条件,因此根据传染病特征制定综合性控制对策,可有效控制和预防疾病的传播。

  • 标签: 流行性 传染病 传播方式 控制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给予护理干预后,观察对其产程时间、采用的分娩方式与产后抑郁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10月82例产妇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研究护理措施期间,对照组(41例)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41例)传统护理措施+护理干预措施;最终就两组产妇护理效果对比。结果同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对比,观察组获得显著缩短(P<0.05);同对照组产妇阴道分娩率(51.22%)对比,观察组(85.37%)获得显著提高(P<0.05,X2=11.0385);同对照组产妇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获得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产妇选择护理干预措施完成护理工作后,于产程持续时间缩短、阴道自然分娩促进以及产后抑郁焦虑的改善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对于产妇分娩质量的提高做出保证。

  • 标签: 护理干预措施 产妇 产程时间 分娩方式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观察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高龄分娩产妇参与研究,并采用单双号法将90例产妇分成试验组和一般组,对试验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予以一般组产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较一般组产妇高,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较一般组产妇短,产后12h、24h出血量较一般组产妇少,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 标签: 高龄产妇 助产护理干预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分析该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72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并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急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应在入院后根据病情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早期及时行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胆囊结石 急性胆囊炎 手术时机及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于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合理饮食、控制情绪、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完善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

  • 标签: 冠心病 高血压 护理干预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18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说教式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强化型健康教育,比比较两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各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变化,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各项指标变化统计。结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较开展活动前有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较开展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病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而强化性健康教育的实施,患者的各项改善较说教式健康教育患者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更好,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更好,利于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综合护理管理对胃癌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胃癌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03到2017.05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综合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为(2.26+0.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3+0.67)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嗜烟、嗜酒、缺少体育锻炼、饮食不规律、高盐饮食等不合理生活习惯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45.35+4.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64+3.56)分,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疼痛综合护理管理,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疼痛综合护理管理 胃癌手术 生活行为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的手术方式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患者128例,观察组对其进行小梁切除术+白内障小切口切除术+植入人工晶体联合治疗,对照组对其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眼压、视力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眼压和视力恢复均比对照组的好;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仅出现了1例而对照组出现了5例。结论采用小梁切除术+白内障小切口切除术+植入人工晶体联合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电子喉镜、纤维喉镜手术、支撑喉镜显微三种方法对于治疗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97例声带疾病患者,其中,声带小结患者131名,声带息肉患者166名,随机将297名患者划分为三组,分别为电子喉镜组、纤维喉镜手术切除组、支撑喉镜显微切除组,均99例。结果297例声带小结、息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种手术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电子喉镜、纤维喉镜手术切除、支撑喉镜显微切除等手术方式对于治疗声带小结或息肉均有显著的效果,可以在医学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声带小结 声带息肉 纤维喉镜手术 支撑喉镜 电子喉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应用于宫外孕患者的意义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宫外孕患者200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将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00例为一组,对照组100例宫外孕患者则为常规处理,观察组100例宫外孕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和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宫外孕患者的SAS和SDS分值低于对照组,但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概率80.00%,P值<0.05。结论人文关怀有助宫外孕患者的心理健康,以积极的配合态度来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有着很大的帮助,也展现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 效果 宫外孕
  • 简介:目前宫颈液基细胞学及宫颈、阴道细胞学描述性诊断方式(TBS)已经在国内较大医院开展,为了使教学内容能够跟上当前专业技术的发展,因此将这一内容应用到大学临床检验专业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去。通过两年以来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宫颈液基细胞学 阴道细胞学描述性诊断方式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化疗方式治疗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宫颈癌6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患者化疗采用顺铂化疗方案,B组患者化疗采用奈达铂化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6个周期以上治疗,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1.43%,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3.9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下降发生比例以及肝损伤发生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胃肠反应发生比例、肾损伤发生比例明显高于B组,而血小板下降发生比例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实施不同的化疗方案,近期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方案。

  • 标签: 宫颈癌 同期化放疗 近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椎管内麻醉和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对比。方法我院于2009开展膝部人工关节置换术。截取近期内50人,随机分成2组进行不同麻醉方式下的对比研究研究组给予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椎管内麻醉(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式下临床效果,出现恶性、呕吐,血压降低、尿潴留方面对比。结果椎管内麻醉下有效率,出现恶性、呕吐患,血压降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为32%。B超引导下麻醉有效率,出现恶性、呕吐,血压降低、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为8%。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引导下麻醉效果优异于椎管内麻醉,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 标签: 两种麻醉方式 膝关节置换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股沟疝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3,实施传统疝修补术)和治疗组(n=43,实施小切口技术疝气手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治疗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切口技术疝气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由于传统疝修补术,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

  • 标签: 不同手术方式 腹股沟疝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42例维持性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血液灌流组、血液透析滤过组,每组均为相同的14例,分析三组患者的钙磷代谢水平。结果血液透析组透析后的钙磷水平与血液透析灌流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灌流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透析后的钙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灌流和血液透析滤过在改善维持性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方面,要比血液透析更加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维持性透析 血液净化 钙磷代谢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88例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效果;自发性出血消失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紫癜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儿IGA、IGG水平;家长满意度。结果综合护理组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自发性出血消失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紫癜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IGA、IGG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护理组IGA、IG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护理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加速症状消失,改善病情,提高免疫功能和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护理方式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为传统后路椎板开窗技术进行治疗,共32例患者,B组为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共34例患者,C组为自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进行治疗,共36例患者,对三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组间比较,B、C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3%,B组为91.18%,C组为91.67%,三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有所不同,相比于传统的手术,微创的新型技术的创伤更小,出血量少,治愈时间快,三种方案的疗效差异不在,在对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应合理选择方案。

  • 标签: 不同手术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对比分析